首页 > 分享 > 刈割+淹水治理互花米草技术对盐沼土壤的影响

刈割+淹水治理互花米草技术对盐沼土壤的影响

摘要: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s)作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当前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产生了严重影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生态工程植物于1995年被人工引种我国上海崇明东滩,现已大面积分布于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形成了大面积的单优势种群落,与本地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海三棱蔗草(Scirpus mariqueter)形成了强烈竞争,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有效治理和控制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对维护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本研究在崇明东滩生态修复示范样地...

关键词:

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入侵互花米草盐沼土壤理化性质持续淹水生态修复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生态学

导师姓名:

张利权

学位年度:

2010

语种:

中文

分类号:

X171.4(环境生物学)S451(有害植物及其防除)

在线出版日期:

2010-12-22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知识

“绿色沙漠”互花米草生态治理实践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防治:理念、技术与实践
风从海上来 “绿色沙漠”互花米草生态治理实践
青岛完成1312多公顷互花米草全部刈割
不同潮滩生境互花米草的植被性状与治理技术
不同治理方法对互花米草的控制效果及其对生境的影响
山东东营互花米草治理工程启动两年:完成首轮刈割10万亩
刈割加遮荫综合治理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治理互花米草并恢复芦苇的方法.pdf
一种刈割加翻耕综合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pdf

网址: 刈割+淹水治理互花米草技术对盐沼土壤的影响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047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校喀斯特研究院蓝家程教授团队在
下一篇: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人物之一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