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别拿马铃薯不当土豆

别拿马铃薯不当土豆

本文转载于:语宝‍‍‍‍‍‍‍

马铃薯是百姓餐桌上非常常见的食物,可以采用蒸、煮、炖、炒、炸等多种方式进行烹饪。马铃薯因其绵软的口感、易入味的特质等而深受许多朋友的喜爱。

在大家吃得酣畅淋漓的同时,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都是怎么称呼这位“老伙计”的?

不看不知道,原来我们常见的马铃薯居然还有这么多叫法!

近日,有人却在“马铃薯”和“土豆”的名称上做起了“文章”。

对于这一问题,请听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如何回应: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两岸同胞讲相同的语言,用相同的文字,但由于生活环境和习惯用语不同对一些物品的叫法存在差异,比如各地对土豆、马铃薯有不同的叫法,是很自然的现象。随着两岸交流逐步恢复扩大并不断深入,两岸民众越来越能读懂对方的用语习惯,越来越能相互了解和理解,互学互鉴

关于“马铃薯”和“土豆”在叫法上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是怎么解释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马铃薯”和“土豆”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有以下条目:

【马铃薯】mǎlíngshǔ <名>❶一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有柄,卵圆形,花白色、红色或蓝紫色。地下块茎肥大,可以吃。❷这种植物的块茎。‖通称土豆,有的地区叫洋芋、山药蛋。

【土豆】tǔdòu <名>马铃薯的通称。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两个词的释义都没有加“<方>”标记,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认为“马铃薯”和“土豆”都属于普通话词汇。

不仅有“马铃薯”和“土豆”,它在汉语方言里的叫法还有很多哦!

汉语方言中“马铃薯”有多少种叫法?

戳大图一探究竟!

图片来自《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016)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016),我们可以发现,原来在我国各地,“马铃薯”竟有这么多“皮肤”!

如图例所示,马铃薯在汉语方言中的叫法比较多,从930个调查点的材料中看,有150多种不同的叫法。主要有:

1.“豆蛋”类,如“土豆儿、土豆子、土豆、地豆、地豆儿、地蛋、地蛋子”等,这些叫法大多通行于我国河南省、北京市城区以及东北三省;

2.“薯”类,如“马铃薯、荷兰薯、冬薯、雪薯、洋山薯、番囝薯”等,这些叫法大多通行于我国东南沿海,如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等地;

3.“芋”类,如“洋芋、洋芋头、洋芋艿、洋芋果、洋番芋”等,这些叫法大多通行于我国陕西省、四川省、贵州省等地;

4.“山药”类,如“山药、山药蛋、山药豆儿、白山药”等,这些叫法大多通行于我国山西省、河北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等地;

5.比较零散的叫法有“冬菇、山蔓菁、地蔓、灰灰蛋、乌卵囝”等,这些叫法零星分布于我国福建省北部、广东省东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以及湖南省南部。

其中,豆蛋”类叫法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北京市城区以及东北三省。而“马铃薯”这一叫法,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涉及省份包括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海南省,安徽省南部以及湖南省东部也有部分“马铃薯”的叫法。

可见,两岸的语言一脉相承,两岸人民一母同胞,同声同气。“马铃薯”和“土豆”不过是一物多说罢了!

这种食材在你们的方言中怎么说?马铃薯还是土豆?或者还有哪些叫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曹志耘主编,商务印书馆, 2008)

视频来源:“中国日报”哔哩哔哩账号

图片来源:“人民网”公众号、《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百度图片

投稿邮箱:yuyanbaohu@163.com

今日责编:牟某人

相关知识

别拿土豆不当干粮 专家:可预防糖尿病等慢病
土豆(马铃薯通称)
马铃薯是土豆吗?马铃薯和土豆一样吗?
土豆可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病
马铃薯是土豆吗
马铃薯块茎指的是土豆吗,马铃薯块茎是指土豆吗
土豆和马铃薯有什么区别
马铃薯田地土豆地马铃薯开花土豆花
甘肃的土豆、洋芋、马铃薯
马铃薯(土豆)什么时间收获?各地马铃薯佳收获时间

网址: 别拿马铃薯不当土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386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叙述马铃薯的生育时期及其各时期的
下一篇: 团结镇:你知道洋芋花的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