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语义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非展示性的推理过程,语义理据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以英、汉颜色词"红"与"黑"为例,说明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不仅可以从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系统内部入手,还可以从认知主体入手,根据联想意义、情感意义和语境意义得出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
21 0 1年 5月
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Ju a fS a g a ie s y S ca ce c o r lo h o u n Unv ri n t o il in e S
M a .01 y2 1
第 3 2卷
第 5期
V0 .2 No5 1 3 .
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 ——
以英、颜色词“”“”例汉红与黑为
朱卡德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韶关 5 2 0 ) 10 5
摘要: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是
语义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非展示性的推理过程,义理据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语以英、颜色词“”“为例,明隐喻认汉红与黑”说 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不仅可以从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系统内部入手。可以从认知主体入手。据联想意义、感意义和语境还根情 意义得出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 关键词:知语义;认隐喻;喻认知;义理据隐语中圈分类号: 3 H0 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 7 5 4 ( 0 1 0 - 0 2 0 10— 3 8 2 1 )5 0 8 - 4
一
、
引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喻无处不在。 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冠的《楼红
梦》原名《头记》乾隆四十九年甲辰 (7 4梦觉,石, 18)主人序本正式题名为《红楼梦》此后《楼梦》取,红便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将《石头记》名为《楼梦》因更红, 为书中从头到尾找不到一处名为“红楼”的建筑或地
象的产物。以,所认为《红楼梦》三个字不过是个符号的论断恐怕过于简单。从《石头记》红楼梦》到《的更名,录了一部名作问世的艰难历程。红楼梦》记《三个字不仅仅是个符号,它隐喻着故事发生的家族的特殊性,个“”,一红字揭示了这个家族灯红酒绿的豪华生活,示了因与皇家连姻的走红运势,揭揭示了作者 内心的某种情感。很明显,红楼”在这里是一个隐“
喻。莱考夫等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那么,应该怎么理解《楼梦》个字的语义,三个字的语红三这 义理据又是什么呢? 二、义与语义理据语
方。但唐朝
诗人李白有诗云:东风已绿瀛洲草,“紫 殿红楼觉春好。”五代前蜀诗人韦庄也有诗云:长“安春色本元主,来尽属红楼女。”古两首诗中的“红楼”都是指“美的楼房,华旧常指富家女子的住处”。至此 .们不得不深深折服于文学大师对隐喻的独我 具匠心。
但是,有名家学者说,也书名《红楼梦》三个字不过是个符号。果真如此吗?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 指出:是人类意识的微观世界。符号关系词义理词
语言,分为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形式是意义的传播媒介,语义是形式的实质所在。义是人们交换语信息、互相理解的中心所在,有语义,就没有交没也际。语义结构不能直接等同于客观的外在世界,它是主客观的结合,是人在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体验。 语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词的语义比词的形
论认为。词汇的符号意义表达的是现实世界或语言世界的所指对象。“言的意义应当与语言外的某语对象相关,词义应表示词与语言外的事物现象的相关性。”概念和意义是通过符号对认知过程进行抽[ 1
式复杂得多。词的隐喻语义不是静态的语言系统中所固有的词义,喻语义不是词义常量。“喻隐隐是一种语用现象。典中没有隐喻,词隐喻只在语言的使用中出现。”2‘义是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语
收稿日期:0 1 o— 6 2 1 _ 3 1作者简介:卡德 (9 2 )男,南湘潭人,关学院外语学院讲师,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朱 1 5一,湖韶主 8 2
第1页
下载原格式 pdf 文档(共 1 页)
微信
相关知识
菊花的认知隐喻分析——基于李清照词的研究
英汉花的隐喻认知比与翻译.PDF
汉英花卉植物词隐喻对比研究
《猪之死》中的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
“花”的隐喻研究
诗歌中意象的认知隐喻分析.PDF
认知手段对物质依赖的干预研究——以毒品成瘾为例
李清照诗词中“花”的隐喻
汉泰语“花”类词语隐喻对比研究
浅析唐诗中“花”的认知隐喻
网址: 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以英、汉颜色词“红”与“黑”为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58876.html
| 上一篇: 枫叶象征什么样的人,看到枫叶想到 |
下一篇: 汉语财经报道标题中概念隐喻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