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推崇道法自然的传统,还是在创新图强的路上重新出发,中药产业的发展与传承不仅需要老一辈的坚守,更需要年轻力量的不断加入。
事实上,确实有越来越多青年投身中药相关领域——有的深耕田野,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中药种植基地打造成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致富田;有的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破题入局,彻底颠覆传统中医药市场的消费边界;还有的致力于研发创新实践,通过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开发新药、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无论身为何种角色,这些年轻人都在力图适应一个更为复杂的需求现实,进而充分论证,在传统和自然中挖掘出的历史经典产业,同样可以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得以充分绽放。

中药材开出致富花
洪碧伟是青田小有名气的“百合大王”,他种植的百合基地,曾获农业农村部“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出生于1986年的洪碧伟最初从事的是汽修行业,受种植中药材的岳父影响,在攒下了足够的创业资金后,他转行创办了青田县碧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100多亩土地建立了以百合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从外地等地引进了元胡、浙贝母等中药材。
每当中药材播种和成熟收获的季节,基地总是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周围村庄的留守老人和低收入农户纷纷前来“打卡上班”。洪碧伟告诉记者,合作社每年季节性用工200余人,其中65岁以上留守老人和低收入农户占80%以上。
为了帮助农户增收致富,洪碧伟创立“借种包收”的农户合作新模式,他把种子借给低收入农户种植,药材采收后,公司扣除借种的成本按订单价收购,解除了老百姓“种什么”的问题和“种出来卖给谁”的后顾之忧,也加快了中药材的科学种植和推广速度。
如今,洪碧伟的中药材基地已从最初的1个村扩大到17个村,2023年,合作社在青田县8个乡镇增加联结基地305亩,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增加农户就业收入3500余万元。
种药材致富的故事,在丽水乡村不胜枚举。
走进松阳县象溪镇南坑源村“江南药谷”中药材基地,能看到规模化种植的三叶青长势喜人,浙江屹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天俊正认真检查三叶青的长势。
身为“90后”的项天俊是一名退伍军人,退役后在浙江贝尼菲特药业有限公司从事药品销售。怀着对中药材种植的浓厚兴趣,他在去年与贝尼菲特合作成立了屹绿公司,如愿投身中药材种植领域。
“我们建立了60亩三叶青大棚种植基地,正准备带动更多村民在林下开展三叶青仿野生种植。”项天俊告诉记者,三叶青作为道地药材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与大田遮阴种植模式相比,林下仿野生种植投资小、管理成本低,非常适合在农村普及。”
但推广之路并非坦途。对中药产业并不熟悉的村民,起初对种植三叶青普遍心存疑虑。为了赢得大家的信任,项天俊为村民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承诺未来统一收购村民种植的三叶青。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通过种植三叶青能够获得真金白银,“现在申请加入的人正在继续增加。”项天俊说,规模化种植基地将被打造成集三叶青种植、加工和教研学游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区,“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小屏幕联通大市场
今年是吴婷从事灵芝行业的第13个年头。“90后”的她虽然仍以“新农人”自居,但在龙泉,她已是业内知名的灵芝经销商。
大学学习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吴婷,毕业后的第一份职业是记者。当时她采访了不少灵芝种植户,渐渐发现龙泉灵芝的市场前景广阔,“我的父亲从事灵芝生产、销售二十多年,耳濡目染,我对灵芝产业既了解,也有很深的感情。”
2011年,吴婷拿着8000元“创业启动金”在浙闽赣食用菌市场开出了一家灵芝专卖店,销售灵芝、灵芝孢子粉等产品,“日常工作就是接待顾客、打包发货,创业的生活充实而忙碌,我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年轻的吴婷不仅敢打敢拼,还有创新精神。她重新设计了灵芝产品的外包,同时申请了“龙明宝”“江南灵芝谷”等商标,注册成立龙泉市龙明宝灵芝专业合作社和龙泉市本味园家庭农场,致力于打造灵芝品牌。
线下生意红红火火,吴婷又赶上了互联网的大潮。2013年,吴婷把龙泉灵芝的销售业务搬到了淘宝等线上平台,进一步拓宽消费市场。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吴婷意识到灵芝的销售模式也需要随之改变。2018年,她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试水,记录自己的田间生活和日常趣事。
“这些是今年新采收的林下仿野生种植的紫灵芝,口感有菌菇味,不苦,适合日常煮水、煲汤、泡酒。”“快到灵芝孢子粉‘喷粉’的时节,我们会提前给每个灵芝套筒,方便后期孢子粉的收集”……在短视频里,吴婷穿梭于田间地头,面对镜头熟稔地介绍灵芝的生长情况,分享自己种植灵芝的经验以及各式各样的灵芝产品。
“起初我对拍摄短视频一窍不通,只能从零开始,逐步学习账号的创建、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及视频剪辑方法。”如今,吴婷的账号已经拥有一群固定粉丝,视频播放量节节攀升的同时,也为灵芝产品拓展了销路。
“前不久,有位台湾客商看到我们团队发布的灵芝视频后联系我们,咨询了解灵芝产品。”经过2个多月的沟通洽谈、多次寄样,台湾客商与吴婷的第一次合作就签下了2000公斤灵芝的销售合同。吴婷告诉记者,通过电商、短视频等渠道的影响力,2023年至今已经帮助自家和灵芝种植户们卖出了3吨的灵芝子实体。
吴婷深知,没有好的产品质量,就没有长久的合作。因此,她的家庭农场坚持有机栽培,对基地的选址要求严苛,栽培全程不施打农药、不施化肥,采用人工物理锄草,从源头确保灵芝的品质。
此外,吴婷还聚焦开发灵芝药食同源系列产品,研发由紫灵芝、赤灵芝、铁皮石斛等药食同源原料制作的灵芝冲泡茶和灵芝黄精小罐茶,一经推出便迎来热销,“药食同源产品是一片更广阔的市场,未来大有可为。”

研发驱动产业跃升
在中医药的广阔天地里,有人深谙种植,有人擅长销售,也有人投身“慢工出细活”的新产品研发。
如今已成长为康恩贝中药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的金志文,便是中医药研发领域的逐梦者。
出生于1992年的金志文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当时他的就业目标很明确——参与中药研发。
“科研工作忙碌而充实,近几年,我们的工作一直围绕着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展开,其中复方鱼腥草合剂沉淀难题的攻克,成功突破了一直让我们头疼的存储瓶颈。”金志文告诉记者,复方鱼腥草合剂是康恩贝的拳头产品,但其在长期储存过程中会产生沉淀,影响产品的销售与消费者观感。
如何消除药剂中的沉淀物?接下这一技术攻关项目后,金志文从多个技术路线入手尝试破题,研究沉淀产生的机制,“我们翻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无数次实验研究,最终将‘除’的思路调整为‘溶’的思路,通过在中药试剂中添加增溶剂,确保沉淀物不再析出。”金志文告诉记者,经过改进的产品不仅质量进一步提升,药剂经过长时间存放也依旧能保持澄清。
作为研发团队的带头人,金志文在康恩贝工作的9年时间里,先后参与了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和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成功申报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仿制药),参与开发中药1.2类创新药——洋常春藤叶口服液,逐渐成长为技术部门的中坚力量。
科研攻关离不开人才,越来越多年轻血液的加入,使整个技术研发团队显得充满活力。金志文告诉记者,8名团队成员均为“90后”,不少年轻的研究人员在中医药研发工作中已能独当一面,比如“95后”高加文独立从事中药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标准提升,成为团队中的技术高手;出生于1998年的李建峰在部门中任重要岗位,在药材基源、种植、采收和加工等多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历史经典产业在新时代实现蓬勃发展,其动力源于无数青年在传统与创新的博弈中不断修正与精进。站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实现一次又一次突破性的跨越,迈向产业的更高层级。

源新闻·丽水日报 记者 刘雅倩 通讯员 张靓 叶晓龙 叶梦雨
源新闻编辑 徐刘杰 责编 谢孔伟 审核 刘奇
相关知识
深读丽水丨中药产业里的“潮流生意经”
深读丽水丨灵芝绽放
#深读海南#【“C位...
深读佛山
浙江日报丨丽水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
浙江丽水推进香榧产业发展(图),行业动态-欢迎加入园林网!
深读:我市兰花产业发展观察
中药丨广藿香与藿香
丽水,生物知多少
深读|我市描绘兰花产业全域发展蓝图
网址: 深读丽水丨中药产业里的“潮流生意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66866.html
| 上一篇: DB43T 2826 |
下一篇: 勐腊县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高效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