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武汉城管“献花执法”的管理悖论在哪儿?

武汉城管“献花执法”的管理悖论在哪儿?

武汉城管“献花执法”的管理悖论在哪儿?

2012年10月08日 08:30   来源:华龙网   宋祖礼

  商户将经营物品摆到店外,属于违规经营,城管上前纠正,临走时还送上一枝鲜花。(据《武汉晨报》)

  常言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商户涉及违规经营,城管纠正后不忘赠送玫瑰,意在“以德报怨”引起商户的愧疚心理,令其自惭于自己的违规行为而不再重犯。然而,看似合情合理的“道德惩戒”手段运用到公共管理上时,却有其先天的悖论。

  其一,若对于商户违规经营的判定符合相关规定同时也正当合理,那么赠送玫瑰是否可以看作另一种形式的“奖励违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玫瑰虽然不算什么贵重物品,然而其象征意义毕竟是褒义正面的。若对于违规商家予以赠送玫瑰的“惩罚”,那么对于一向遵纪守法的商家又该作何“奖励”?若这两方面未能取得平衡,那么赠送玫瑰的执法行为显然对于守法商家是不公平的。

(责任编辑:周姗姗)

编辑推荐

12

分享到: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相关知识

武汉城管“献花执法”的管理悖论在哪儿?
城管“献花执法”,“花招”要不得
城管献花执法,千万别成作秀“花招”
别让“献花执法”沦为花瓶
武汉市洪山区城管局回应“鲜花执法作秀”质疑
城管执法受摄像头“监控”
车载监控系统启用 城管执法影音可循
关于城管执法建议书的回复
城管部门尝试鲜花执法 “钉子户”无证摊自行离开
嵌入式电脑在城管执法车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网址: 武汉城管“献花执法”的管理悖论在哪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769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城市管理中不妨多些“花招”
下一篇: 别让“献花执法”沦为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