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石柱长沙村:因地制宜发展赤松茸 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石柱长沙村:因地制宜发展赤松茸 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长沙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集聚了不少农户,技术人员给大家讲解演示了赤松茸的下种技术,农户分工合作,输送铺设基质、下种、覆盖基质、打孔……技术人员在一旁全程指导,整个种植流程有条不紊。

据了解,赤松茸学名皱环球盖菇,一般生长在草地或阔叶树林边缘。赤松茸营养丰富,口感脆嫩,鲜味浓郁,市场前景广阔。去年,长沙村驻村工作队携手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利用本村丰富的李子树林,采取“林菌—昆虫”高效生态转化模式,在长沙村试种赤松茸喜获成功。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王伟说:“虫菌联合生态化转化主要基于本地农林废弃物利用,通过前期试验确定的适地配方,在李子林下闲置土地栽培食用菌。食用菌采收后产生的菌糠就地养殖白星花金龟幼虫二次利用,废弃物综合转化率可达90%以上。并增加林下生态产品,如菌菇、虫体和虫砂以及蛋白鸡,以此形成林菌—虫—鸡生态循环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助力乡村产业创新。”

“我们在石柱实施的林菌和昆虫生产转化项目,主要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农林剩余物,比如说稻壳、玉米杆、树枝等,进行发酵种菌,给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形成新的产业,从而促进乡村振兴。”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谭名照说。

为了将这一富民产业做大做强,今年,长沙村以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在李子树下种植赤松茸20亩,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户参与到赤松茸生产的每个环节,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赤松茸种植技术,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为农户种植赤松茸增收奠定基础。

桥头镇长沙村村民王万柳说:“我们在这里务工,每天100元。更重要的是,我们想学种植技术,在来年,我也打算种四五亩赤松茸来增加收入。”

长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向港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赤松茸种植项目是我们驻村工作队精心引进的项目,见效快、产值高、技术难度不大,非常适合山区农户种植。接下来,长沙驻村工作队重点围绕赤松茸各个生产环节开展工作。”

近年来,长沙村驻村工作队一直在致力让长沙村产业与市场充分接轨,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长沙村的产业结构,助推农业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良性发展。

桥头镇长沙村第一书记表示,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跨越100万大关,收益超20万元。在充分调研并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将因地制宜发展“林—菌—虫—鸡”市场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亩产值预计将达到4万元左右。

相关知识

灵芝、万寿菊、赤松茸···顺义两年发展林下经济4万亩!
【乡村振兴】林下经济: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
和政县做足林下经济大文章
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生产!贵安曹家庄村“反季”赤松茸出菇了
乡村振兴|丹参花开、百合吐蕊,林下经济悄然绽放
【乡村振兴】高楼镇:发展“荷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蓬莱镇典昌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生态农业+林下经济+乡村旅游!这里是不一样的武平县永平镇——
林下种植小菌菇 拓宽村民致富路
湖南安化:发展林下黄精种植助推乡村振兴

网址: 石柱长沙村:因地制宜发展赤松茸 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28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乡村行·看振兴】新湾村:赤松茸
下一篇: 洛阳:大力发展花经济 生态效益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