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融媒记者 周嘉/文 宋姿熠/图、视频
3月20日,记者走进富顺县邓井关街道新湾村看到,在郁郁葱葱的柑橘林中,一朵朵赤松茸正不断从松针覆盖下的泥土里冒出头来,浑圆饱满,长势喜人。务工的村民们手提篮筐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赤松茸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食用起来口感对比其他菌类更具有爽、滑、嫩的特点,富含氨基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深受市场青睐。
2024年11月,新湾村与富顺县懋丰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按照“公司+村集体”的方式,开展赤松茸林下种植试点,种植50亩赤松茸,集体种植、统一管理,每亩可产鲜菇1500至2500公斤,按目前每公斤3至5元的市场价计算,亩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从2月起,我们基地的50亩赤松茸迎来了丰产期,每天能采接近1000斤,从目前长势和销量看,我们的试种是成功的。”富顺县懋丰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文秋茂说,“我们的赤松茸主要销往自贡各地及周边市场,同时也在抖音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林下种植赤松茸不仅盘活闲置林地,还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随着林下赤松茸迎来采摘销售“黄金期”,目前基地每天用工20多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一天80块钱,还可以照顾家里,比去外面打工安逸。”村民罗有平说。
算完“经济账”,再算“生态账”。“林下种菌的一大好处在于,它能帮助处理大量秸秆。”新湾村党总支书记牟卫兴告诉记者,新湾村设立了秸秆利用示范点,低价收购周边农户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将其转化为菌菇“培养基”。基料培养好后,运往柑橘园铺堆种植赤松茸,栽培后的废料还能直接还田充当有机肥,既提高了土壤肥力,又避免了秸秆还田不易腐熟的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我们新湾村赤松茸林下种植项目总的规划是1000亩。今年,我们要通过这50亩试点基地的示范带动,把这产业做大做强,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牟卫兴介绍说。 编辑:郑鑫玉
责任编辑:张翠娜
编审:张宏彦
相关知识
特色种植如何“种”出产业新生态?看林下赤松茸与草莓园的“共富密码”
一手抓防疫 一手抓生产!贵安曹家庄村“反季”赤松茸出菇了
【乡村振兴】林下经济:美了生态 富了口袋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小小赤松茸撑起产业振兴致富伞
灵芝、万寿菊、赤松茸···顺义两年发展林下经济4万亩!
徐州:各美其美 特色农业“满眼春”
商城:农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临泽:工厂化栽培赤松茸喜获丰收
【我是“湾村明白人” (47)】中国乡村振兴网报道耒阳“湾村明白人”助力乡村振兴
田园风光别样美 乡村旅游助振兴——看云梦文旅“六朵金花”之花开十月
网址: 【乡村行·看振兴】新湾村:赤松茸助农林下“掘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2842.html
| 上一篇: 钦州市赤禾+疣吻沙蚕海滩涂生态高 |
下一篇: 石柱长沙村:因地制宜发展赤松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