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科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兰州百合是甘肃的名优特产,是兰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历经400多年的发展,兰州市七里河区又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区,已经成为七里河区广大后山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

目前的基本现状:

兰州市七里河区境内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差异较大,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海拔在1521米-3121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年降水量334毫米-594毫米,无霜期92天-174天,二阴山区优越的土壤、空气、水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适合发展百合。目前,七里河区百合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主要分布在该区西果园镇、阿干镇、魏岭乡、黄峪乡,百合收入平均每亩为35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 ,特别是后山地区百合收入平均为592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90%。兰州百合成为稳定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重要渠道。百合的加工已形成较大规模,95%以上的百合经过深加工后外销。真空包装的兰州百合、百合干等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台湾等几十个大中城市,部分还远销出口到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制约七里河区兰州百合产业发展主要因素:

兰州市食用百合生长周期长,6年才是一个完全生长周期。而且近几年每亩百合的产量大多在500公斤左右。倒茬期至少也需3年,极大地限制了百合的发展,降低了土地使用效率。兰州百合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喜阴、喜潮湿)、种植生长年限长,种植过程中的土壤养分亏缺严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植物有害病原菌积累、土壤生物群落变化等,七里河区百合重复种植时易造成根(茎)腐等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兰州百合的产量和质量,有的还造成减产,这就是兰州百合种植区称谓的“百合黄化现象”。“百合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每年兰州百合种植区不同程度发生了大面积的百合黄化现象,造成我区未种植过百合的土地十分稀缺,导致百合种植户农纷纷到外地、州、市寻找土地资源种植兰州百合,到外地种植兰州百合既加大了管理难度,增加了兰州百合的种植成本,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兰州百合的品质和兰州百合地理标志产品的声誉,找地难已经成为广大百合种植户极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七里河区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

目前连作障碍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茬引起连作障碍、土壤耕作条件恶化,土壤缺素症严重,引起百合黄化现象的重要因素:

土壤缺素是引起百合“黄化”的最直接最敏感的因素。因为百合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难以使土壤肥力保持平衡,加上长期种植百合,不能倒茬轮作,造成的土壤肥力明显降低,百合种植户长期施用单一化学肥料,而施用有机肥的很少。百合“黄化”的缺素种类很多,如氮、钾、磷、镁、锰、锌、硫、硼、铁等元素缺乏时,都能使叶片产生“黄化”。只是“黄化”的程度和特征有所不同罢了。但随着连作障碍土壤缺素症严重,其中许多缺素症,是远不能通过一般施肥可以解决的。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根系不发达、长势不旺、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抗逆性减弱、加之二阴地区特殊的环境条件,甚至造成百合早期枯死现象。

单一茬口、自毒现象严重,也是百合黄化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单一茬口,单一作物种植,连作时间越长,连作障碍越严重。百合连作障碍自毒现象,是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这些物质通过影响细胞膜透性、酶活性、离子吸收和光合作用等各种途径来影响植物生长。同时,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有益微生物数量下降,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微量元素比例失调,肥力下降、有毒害作用的作物根系分泌物在土壤中大量聚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加上土壤养分亏缺、土壤反应异常、土壤理化性状恶化、来自植物的有害物质和土壤微生物变化。目前,百合连作障碍机理概括为土传病虫害加剧、土壤理化性状劣化和植物的自毒作用加重。也是造成田间百合黄化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虫害引起的黄化现象:

百合基腐病又称枯萎病,是立枯丝核菌引起百合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百合的茎基部和鳞茎。基腐病发生时,百合球根基盘或鳞片上产生黑褐色的腐烂,并沿鳞片扩展,以致多片鳞片腐烂、脱落,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导致百合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时整个鳞茎腐烂,引起颈根腐烂,直至整株植株死亡。病菌病原体的大量积累侵入后严重发生,造成百合田间黄化现象不同程度偏重发生。

百合连作障碍引起的土传病虫害,土传病虫害是连作障碍因子中最主要的因子,连作提供了根系病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的场所,导致土壤中病原拮抗菌的数量减少。土传病虫害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如枯萎病等。危害百合的有根结线虫,主要侵染百合的根系,受害后侧根膨大形成根结,须根增多,破坏根组织的正常分化和生理活动,消耗大量的同化产物,同时对根系造成伤害,使水分和养分运输不足,导致地上部生长瘦弱,叶片黄化,开花延迟,产量下降,在遇到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极易萎蔫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提及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组分由放线菌株、酵母菌株、纤维素酶活、蛋白酶菌株活、淀粉酶活;

所述放线菌株、酵母菌株的有效活菌数均为由放线菌株中的链霉菌(有效活菌数54亿/克),含量850克,占85%、酵母菌株(有效活菌数80万/克)含量100克占10%、纤维素酶活20克占2%、蛋白酶菌株活15克占1.5%、淀粉酶活15克占1.5%。

进一步,所述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pH值为5.6-7.4。

进一步,所述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为颗粒状,粒度直径不大于2.0 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养分分析法测定健康株与病株根区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含量,AA3型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铵态氮含量;

采用稀释在平皿涂抹法测定土壤放线菌数量;

采用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

采用酶解法提取优势放线菌。

进一步,采用养分分析法测定健康株与病株根区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前还需进行培养基的配制和土样采集;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配制高氏1号和腐植酸琼脂培养基,倒皿前分别加入重铬酸钾使培养基中K2Cr2O7的浓度达到80微克/升。

土样采集方法为:

用采样铲分别将百合健株和病株整个根系完整挖出,用铲轻敲根系,让与百合根系结合较松的土壤自然落下后弃去,将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连同根系放入自封式采样袋,用手轻轻揉搓根系,使与根系结合较紧密的土壤落入采样袋中,所采取样品为健株根区土和病株根区土;

健株根外土的采集:用采样铲刮除百合植株行间地表1 cm 土层后,采集距健株15 cm 处深度0-18 cm 的耕层土壤;

病株根外土的采集:采集距病株15 cm 处深度0-18 cm 的耕层土壤;

采用养分分析法测定健康株与病株根区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方法为:

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

采用pH计法测定pH,pH计法中,土∶水=1∶1;

采用0.5毫升/升NaHCO3溶液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

采用1毫升/升中性CH3COONH4溶液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含量;

采用2毫升/升KCl浸提,AA3型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铵态氮含量;

采用稀释平皿涂布法进行放线菌分离计数,28℃培养10 d 后选择稀释度合适的平皿统计放线菌总数、放线菌株、小单孢菌数量,并将形态不同的放线菌接入高氏1号斜面,纯化后保存。

进一步,采用琼脂块法进行拮抗性放线菌筛选,具体为:

用竹签挑取少量保存至斜面的放线菌于已滴加0.1 mL 无菌水的高氏1 号平皿上,涂摸均匀,28℃培养7 d,用7 mm 打孔器制成放线菌琼脂块备用;

向已培养4 d 的病原真菌斜面加4 毫升无菌水,用灭菌竹签将菌丝刮下、磨碎,搅匀制成菌悬液备用;

用1毫升无菌吸管吸取0.1 毫升病原菌菌悬液于培养基平皿上涂布均匀;将已制备好的放线菌琼脂块接于培养基平皿上,菌面向上;25℃培养6 d,待病原菌均匀长满整个平皿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

进一步,采用酶解法提取优势放线菌,具体为:

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孢子悬液1 mL至装有60 mL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的250 mL玻璃瓶中,以4层棉布封口,重复3瓶;

28℃、每分160转的摇床振荡培养7d后用滤纸过滤、0.45 μm微孔滤膜真空抽滤、0.45 μm灭菌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得发酵滤液;向已培养镰刀菌、大丽轮枝菌斜面培养7 d中加入无菌水4 mL, 用竹签将菌丝刮下、搅匀;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0.1 mL菌悬液于PDA菌悬液于改良培养基平皿上,用刮铲涂匀;28℃培养 4 d后,用打孔器制成7 mm圆形菌饼,备用;

放线菌发酵滤液与冷却至50℃的PDA或改良PDA培养基按体积比1︰4混匀后倒平板,以无菌水代替放线菌发酵滤液为对照;用灭菌竹签挑取病原菌琼脂块置平板中央,菌面向下,每处理3次重复;

28℃培养60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抑菌率;用优势放线菌于斜面培养7 d,加无菌水4 mL,用竹签将孢子刮下、搅匀,制成孢子悬液。

进一步,采用酶解法提取优势放线菌后还需进行:

进行孢子粉拌腐殖酸、蘸根接种、有机肥接种处理,每个处理步骤重复2次;

孢子粉拌腐殖酸接种:接菌量为1.5g/kg,孢子量为80亿;

蘸根接种:将放线菌孢子粉与腐殖酸按质量比1:9混匀,加水10kg,把百合母种根部蘸后置于避光处,使菌粉均匀包裹百合母种外表根后种植;每个母种平均接种孢子量为4亿;

有机肥接种:将1000克配制好的百合防治连作障碍制剂+有机肥,搅拌均匀,在第一年百合播种时随有机肥以基肥形式均匀撒施于百合地,第二年、第三年生百合,结合中耕除草及追肥,将配好菌肥以沟施方式均匀施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在修复土壤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在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上的应用。

目前,关于立枯丝菌、镰刀菌在百合方面的研究尚未报道,本发明通过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菌株及相关酶类互不拮抗、相互协同复配而制成的一种防止百合连作障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1是:蘸根接种:将制剂孢子粉与腐殖酸按质量比1:9混匀,加水10kg,把百合母种根部蘸后置于避光处,使菌粉均匀包裹百合母种外表根后常规种植。每个母种平均接种孢子量为4亿。

2是:将1000克配制好的百合防治连作障碍制剂+有机肥(其中有机质大于40% 66kg或腐熟农家肥1000kg,搅拌均匀,均匀撒施于666.7平方米的百合田中,每平方米施入的微生物菌剂量为81亿,因百合的合理密度为1.3万株/亩, 每平方米为19.5株,每株平均拥有有益菌菌量为4亿,在酵母菌、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活在百合田中分解有机质,为放线菌能量的作用下在百合田中定植,在合适(温度、湿度)条件下能够 有益菌快速生长与繁殖,抑制了有害菌的数量,达到了百合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平衡,使百合根部不受真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等有害菌的干扰而不生病、达到百合生长微生物的平衡,起到了修复土壤微生物菌群、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酵母菌等菌群能分解有机废物,从而在土壤中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将碳、氮、磷、钾、硫等分解,将大分子蛋白转化为作物容易利用的小分子蛋白,易于百合吸收,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因每平方米的有益菌增加了8.1亿,同时施入66kg有机肥或1000kg腐熟农家肥,蘸根接种:将放线菌孢子粉与腐殖酸按质量比1:9混匀,加水10kg,把百合母种根部蘸后置于避光处,使菌粉均匀包裹百合母种外表根后常规种植。每个母种平均接种孢子量为4亿,花前测量平均株高:处理:平均株高44.5cm,对照平均株高31cm,株高增长30%,处理的开花期比对照提前5-7天,处理的根系比对照长度增长19%。鳞茎(百合)增产量17.8%。

有机肥接种:将该发明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将1000克+有机肥(其中有机质大于40% 66kg或腐熟农家肥1000kg,搅拌均匀,在百合播种时随有机肥以基肥形式均匀撒施或沟施于百合地,有效的防止了连作障碍,花前测量平均株高:处理:平均株高45cm,对照平均株高32cm,株高增长28.9%,处理的开花期比对照提前6-7天,处理的根系比对照长度增长20%。叶片长度增加12%,百合增产达到22.3%。因此,起到功能微生物兼有生物菌肥的作用,对百合生长十分有利;

在连作6年的百合田中经过3年设对照、菌剂拌腐殖酸蘸根、有机肥接种3个处理,每个处理67平方米,重复2次,

孢子粉拌腐殖酸接种:接菌量为1.5g/kg,孢子量为80亿;

蘸根接种:将有益菌孢子粉与腐殖酸按质量比1:9混匀,加水10kg,把百合母种根部蘸后置于避光处,使菌粉均匀包裹百合母种外表根后常规种植。每个母种平均接种孢子量为3亿,3年平均增产17.8%。

有机肥接种:将该发明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 将1000克+有机肥(其中有机质大于40% 66kg或腐熟农家肥1000kg,搅拌均匀,在百合播种时随有机肥以基肥(追肥)形式施于百合地,有效的防止了连作障碍,百合增产达到22.3%。

因此:该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组分由放线菌株(有效活菌数54亿/克),含量850克,占85%、酵母菌株有效活菌数80万/克含量100克占10%、纤维素酶活20克占2%、蛋白酶菌株活15克占1.5%、淀粉酶活15克占1.5%的配方比蘸根接种在同样菌群、相同环境的情况下,增产量为4.5%。所以,选用后者。

本发明比较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放线菌数量及其拮抗性对百合健株与病株的根域微生态特性, 在分析百合连作田块中百合植株保持健康生长的微生态机制,为百合连作障碍预防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组分按质量比由放线菌株(有效活菌数54亿/克),含量850克,占85%、酵母菌株有效活菌数80万/克含量100克占10%、纤维素酶活20克占2%、蛋白酶菌株活15克占1.5%、淀粉酶活15克占1.5%组成。

进一步,所述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pH值为5.6-7.4。

进一步,所述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为颗粒状,粒度直径不大于2.0 mm。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采用养分分析法测定健康株与病株根区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含量,AA3型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铵态氮含量;

S102:采用稀释在平皿涂抹法测定土壤放线菌数量;

S103:采用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

S104:采用酶解法提取优势放线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在修复土壤上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在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上的应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通过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菌株及关酶类互不拮抗、相互协同复配而制成的一种防止百合连作障碍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百合有益菌经过筛选、调试、培养并改良的高浓缩有益菌混合物。在腐殖酸加琼脂的环境下能够快速生长与繁殖,增加了土壤放线菌的数量,抑制了有害菌的数量,达到了百合生长环境的微生物的平衡,使百合根部不受真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腐病菌等有害菌的干扰而不生病、达到百合生长微生物的平衡,起到了修复土壤、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酵母菌等能分解有机废物,从而在土壤中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将碳、氮、磷、钾、硫等分解,将大分子蛋白转化为作物容易利用的小分子蛋白,易于百合吸收,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其中所含的一些功能微生物兼有生物菌肥的作用,对百合生长十分有利。

主要技术指标

有效活菌数 亿/克(毫升)〕 ≥54.0 ;

纤维素酶活 酶单位/克(毫升 ) ≥29.0;

蛋白酶活〔酶单位/克(毫升)〕 ≥14.0 ;

淀粉酶活〔 酶单位/克(毫升)〕 ≥10.0;

杂菌率(%) ≤5.0 ;

水分(%) ≤15.0 ;

pH值 5.6-7.4;

粒度直径(mm) ≤2.0 ;

有效期/年 2。

由于百合连作障碍加重的土传病害已经严重影响百合产量。但在同一连作田块中,在土壤类型、施肥管理及种植品种等相同的条件下,健康植株与发病植株同时存在的现象十分普遍。

目前对该现象的发生原因了解很少,除流行病学因素外,有无其他原因尚不清楚,亦无相关报道。植物根系与根系分布区内的土壤关系密切,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区系等正常与否决定着根系健康生长或发生病害。

通过棉花黄萎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盐分含量存在差异、黄瓜根区土壤中的速效磷钾含量有健株高于病株的现象、草莓根腐病株与健株根区微生物区系不同。

由此推知,在相同的连作栽培条件下,健株与病株同时存在的现象之后必有其必然的原因。

分析连作土壤中百合健康生长的微生态机制, 对于防治百合连作障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发明比较了土壤养分含量、土壤放线菌数量及其拮抗性对百合健株与病株的根域微生态特性,在分析百合连作田块中百合植株保持健康生长的微生态机制,为百合连作障碍预防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进一步说明。

为探索甘肃省兰州市连作百合健康生长的微生态机制,采用养分分析法测定健康株与病株根区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稀释在平皿上,用涂抹法测定土壤放线(链霉菌)菌数量,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采用 16S rRNA 序列分析法鉴定优势放线菌,发酵液抑菌试验检测优势放线菌灭癌素链霉菌对百合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在连作6年的百合田中:病株百合根区土壤中速效P、K 含量分别较健株低28.9%、12.3%,铵态氮含量较健株高23.1%。在高氏1 号的培养基上,病株的根区土壤中放线菌总数、小单孢菌及未鉴定放线菌数量较健株分别减少50.1%、81.7%及52.9%;在腐植酸琼脂培养基上, 病株根区土壤中的放线菌总数、链霉菌数量较健株分别减少45.0%、45.7%。在病、健株根区的土壤中,真菌的拮抗潜势值病株均小于健株。健株根区土壤中的优势放线菌为灭癌素链霉菌,该菌对百合常见土传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由此可知,保持连作百合健康生长的根区土壤微生态特征是,高量磷钾及低量氮的速效养分组合,放线菌且拮抗放线菌的拮抗潜势较大,优势放线菌为有益菌。

下面结合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进一步说明。

(1)培养基 高氏1号和腐植酸琼脂培养基,倒皿前分别加入重铬酸钾使培养基中K2Cr2O7 的浓度达到80微克/升。放线菌保存及拮抗放线菌筛选琼脂块制备均采用高氏1 号培养基。

(2)土样采集

在百合根区土指与根系结合较紧密、受根系影响较大的土壤。用采样铲分别将百合健株和病株整个根系完整挖出,用铲轻敲根系,让与百合根系结合较松的土壤自然落下后弃去,将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连同根系放入自封式采样袋,用手轻轻揉搓根系,使与根系结合较紧密的土壤落入采样袋中,所采取样品即为健株根区土和病株根区土。根外土指采自百合行间受百合根系影响较小的土壤。用采样铲刮除百合植株行间地表约1 cm 土层后,采集距健株15 cm 处深度0-18 cm 的耕层土壤,即健株根外土;采集距病株15 cm 处深度0-18 cm 的耕层土壤,即病株根外土。

(3)土壤养分测定

参照鲍士旦的方法测定养分。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 采用pH计法(土∶水=1∶1)测定pH;采用0.5毫升/升NaHCO3溶液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含量;采用1毫升/升 中性CH3COONH4溶液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含量;采用2毫升/升KCl浸提,AA3型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铵态氮含量。

(4)放线菌分离计数

采用稀释平皿涂布法。28℃培养10 d 后选择稀释度合适的平皿统计放线菌总数、链霉菌、小单孢菌数量,并将形态不同的放线菌接入高氏1 号斜面,纯化后保存,该菌固态发发酵制剂的孢子量为5.4亿/克。

(5)拮抗性放线菌筛选

采用琼脂块法。用竹签挑取少量4.2.4 中保存至斜面的放线菌于已滴加0.1 mL 无菌水的高氏1 号平皿上,涂摸均匀,28℃培养7 d,用7 mm 打孔器制成放线菌琼脂块备用。向已培养4 d 的病原真菌斜面(培养7 d)加4 毫升无菌水,用灭菌竹签将菌丝刮下、磨碎,搅匀制成菌悬液备用。用1毫升无菌吸管吸取0.1 毫升病原菌菌悬液于培养基平皿上涂布均匀,将已制备好的放线菌琼脂块接于其上,菌面向上。25℃培养6 d,待病原菌均匀长满整个平皿后,(需培养9 d)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直径d。分别分为拮抗性强、中、弱及无的分级标准分别为d≥13 mm、13 mm>d≥9 mm、9 mm>d>7 mm 及d≤7 mm,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7。

(6)优势放线菌鉴定

采用酶解法提取放线菌,送南京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发酵滤液抑菌试验该菌是从供试健株土壤中分离、鉴定的优势放线菌为灭癌素链霉菌,用优势放线菌于斜面培养7 d,加无菌水4 mL,用竹签将孢子刮下、搅匀,制成孢子悬液。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孢子悬液1 mL至装有60 mL高氏1号液体培养基的250 mL玻璃瓶中,以4层棉布封口,重复3瓶。28℃、每分160转的摇床振荡培养7d后用滤纸过滤、0.45 μm微孔滤膜真空抽滤、0.45 μm灭菌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得发酵滤液。向已培养镰刀菌、大丽轮枝菌斜面 培养7 d)中加入无菌水4 mL,用竹签将菌丝刮下、搅匀。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0.1 mL菌悬液于PDA菌悬液于改良培养基)平皿上,用刮铲涂匀。28℃培养 4 d (R. solani培养7 d)后,用打孔器制成7 mm圆形菌饼,备用。放线菌发酵滤液与冷却至50℃左右的PDA(或改良PDA)培养基按体积比1︰4混匀后倒平板,以无菌水代替放线菌发酵滤液为对照。用灭菌竹签挑取病原菌琼脂块置上述平板中央,菌面向下,每处理3次重复。28℃培养60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抑菌率,其结果为放线菌54亿/克(毫升)。

下面结合拮抗放线菌灭癌素链霉菌孢子粉对百合植株生长的影响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进一步说明。

设对照、孢子粉拌腐殖酸蘸根接种、有机肥接种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2次。

孢子粉拌腐殖酸接种:接菌量为1.5g/kg,孢子量为80亿。

蘸根接种:将放线菌孢子粉与腐殖酸按质量比1:9混匀,加水10kg,把百合母种根部蘸后置于避光处,使菌粉均匀包裹百合母种外表根后常规种植。每个母种平均接种孢子量为4亿,花前测量平均株高:处理:平均株高44.5cm,对照平均株高31cm.株高增长30%,处理的开花期比对照提前5-7天,处理的根系比对照长度增长19%。麟茎增产量17.8%。

下面结合生防菌对百合植株生长的影响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有机肥接种:将该发明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将1000克+有机肥(其中有机质大于40% 66kg或腐熟农家肥1000kg),搅拌均匀,在第一年百合播种时随有机肥以基肥形式均匀撒施于百合地,第二年、第三年生百合,结合中耕除草及追肥,将配好菌肥以沟施方式均匀施入,将1000克配制好的百合防治连作障碍制剂+有机肥(其中有机质大于40% 66kg或腐熟农家肥1000kg,搅拌均匀,均匀撒施于666.7平方米的百合田中,每平方米施入的微生物菌剂量为81亿,因百合的合理密度为1.3万株/亩, 每平方米为19.5株,每株平均拥有有益菌菌量为4亿,在酵母菌、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活在百合田中分解有机质,为放线菌提供能量的作用下在百合田中定植,在合适(温度、湿度)条件下能够 快速生长与繁殖,抑制了有害菌的数量,达到了百合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平衡,使百合根部不受真菌立枯丝核菌、镰刀菌等有害菌的干扰而不生病、达到百合生长微生物的平衡,起到了修复土壤微生物菌群、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酵母菌等菌群能分解有机废物,从而在土壤中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将碳、氮、磷、钾、硫等分解,将大分子蛋白转化为作物容易利用的小分子蛋白,易于百合吸收,从而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因每平方米的有益菌增加了8亿,同时施入66kg腐殖酸或1000有效的防止了根(茎)腐病,百合增产达到22.3%。

堆肥:将1公斤生防菌加入到1000公斤腐熟牛、羊粪有机肥(含水量33%-40%)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待用)。

本发明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对人畜无害,不可与化学杀菌剂混用,至少前后间隔48小时后再用。

如果土壤墒情差,施肥后浇水或兑水浇施。

避免阳光曝晒。

病情严重地块可适当加大剂量,本发明的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不能代替杀菌剂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百合连作障碍的生物学机理及生物防治技术综述
一种消减黄精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一种复合生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土壤消毒技术破解百合连作障碍难题
一种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种衣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缓解作物连作障碍的方法与流程
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防控马铃薯疮痂病的中药渣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一种消除连作障碍的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方法专利检索

网址: 一种百合连作障碍生防制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876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百合变黑了怎么办?全面解析百合叶
下一篇: 百合花开花期间需要施肥吗?权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