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中世纪文化中,女性是无骨而生,这样的宗教思想反映在社会现实中,女性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的存在是缺失的,他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角色是被给予的,被构造的。作为女性的艺术家,她们被排斥在主流艺术之外,不能进行以人体为主的宗教历史题材绘画,所以在以人体画为主的意大利,女性艺术家的声音几乎微乎其微,但是在荷兰这种情况有所不同,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加尔文教的改革,使荷兰的花卉画、静物画、风俗画和风景画开始繁荣。因此对于不能进行人体课训练的女性艺术家而言,严格专业化的消解,使一批以花卉为题材的女性艺术家获得成功。然而艺术史上却为女性艺术家找到了更为匹配的诠释。女性艺术家在花卉画的成就正好迎合了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观玩态度,女性艺术家被看作是用身体在作画,女性艺术家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化的过程中,被传授被驯化为"花"的气质即被欣赏的、温柔的,并且是柔弱的,女性艺术家与花的双重身份被诠释。展开▼
相关知识
西方绘画史中女性艺术家与花的双重身份
女性艺术中的花意象浅析
美人花——花卉在传统仕女瓷绘艺术中的韵意
当女性艺术家遇到浪漫花卉,都有何奇妙灵感?
海外艺术家成都迎中秋绘“天涯共此时”
女性艺术家的花朵意象——第二次把女人比做鲜花
流芳百年!西方名作中的花卉简史
画笔下的生命日记:蔡锦个展“女人花”亮相“頌”艺术中心
花与汝孰美?细数国内外那些顶尖的女性美学艺术作品
西方油画中,花卉题材大火,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如何处理这一主题?
网址: 西方传统绘画史中女性艺术家与花的双重身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49059.html
上一篇: 植物:通往诗的王国——唐代诗人游 |
下一篇: 探秘鸢尾花的魅力:从历史到种植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