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衣》里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虽意在劝诫人们珍惜时间,但也引出一个关于花的小问题——
古人折花用来干嘛?
花,绚烂缤纷,香远益清。古往今来,人们种花、赏花、咏花、绘花……简而言之,人们爱花。
明 佚名《秋花图》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折花用来干嘛?其中很朴实的一个用途,就是用来插花——
采撷似锦的繁花,剪枝修型,带入室内,置于身旁。
如今我们将“以植物枝叶、果实或花朵插进容器的装置艺术”定义为插花。
但在古代,插花的范围会更大一些,并不一定非要往容器里插——簪花,把花朵别进发髻,也属于古代插花的范畴。
而用瓶状容器盛放花材的插花形式,还有一个专门的词特指,即,“瓶花”。(类似的还有“盘花”,特指用平口宽底的盘器插花。)
南宋 佚名《胆瓶秋卉图》
故宫博物院藏
“瓶花”这一概念出现在北宋,目前能找到关于瓶花最早的记录,是北宋诗人俞瑊所作的《中山别墅》:
村居何所乐,我爱读书堂
阶草侵窗润,瓶花落砚香
凭栏看水活,出岫笑云忙
野客时相过,聊吟坐夕阳
窗外青草繁茂,窗内书香捧读,本就闲适的村居生活,因为瓶花的芬芳而增色不少。
实际上,早在瓶花一词于宋代出现以前,唐代就已经有关于“以瓶插花”的理论资料了——
罗虬的《花九锡》。
花--九锡,花的九锡。所谓“九锡”是过去的一种礼制,指皇上赐予大臣的九种最尊贵的礼遇。
罗虬借鉴了这一概念,提出对花的九种礼遇,故名 “花九锡”。
南宋 李嵩《花篮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花的九锡是什么?
一是重顶帷(障风),二是金错刀(剪折),三是甘泉(浸),四是玉缸(贮),五是雕文台座(安置)。
六七八分别是画图、翻曲、美醑,这三项都属于(赏)的范畴。最后一项,第九项,是新诗(咏)。
从花朵的摆放位置到修剪养护,再到后续为花作画、谱曲,饮着美酒欣赏它,最后还要写首新诗赞叹歌咏它。
古人对花的情感,可谓“全心全意”。
《花九锡》正文虽寥寥七十个字,但却写明了人们赏花弄花的一整套流程、体系。
在《花九锡》中,罗虬还特意提出只有兰、蕙、梅、莲这类高洁的花材,才值得这般礼遇。
足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赋予了花木“人的品格”。
宋 佚名《秋兰绽蕊图》
故宫博物院藏
自宋代有了“瓶花”的说法后,涉及瓶花的诗词开始大量涌现:
“多插瓶花在处安”;“无奈瓶花故故香”;“重温卯酒整瓶花”……
人们爱花惜花,渐渐地把花事融入到平凡生活的日常。
一炉香、一盏茶、一瓶花,不追求狂欢式的赏爱,而是在细节中表达对花的雅趣。
宋 佚名《盥手观花图》(局部)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也正是在这种爱花赏花的氛围中,“清供”开始在宋代流行起来。
清供,以香花蔬果供于案上,一开始常见于祭祀、礼佛。
宋以后,清供逐渐向日常生活靠拢,成了寻常日子里也会摆放的雅致装饰。
明 陈洪绶《清供图》
私人藏
一般来说,清供有两层含义,一指清雅的物品,如松、竹、梅等花木,香火和清淡的食物;
二是指古器、盆景等供玩赏的器物,如文房清供、书斋清供等。
古人喜欢在桌案窗前摆上花木、时令鲜果、奇石、古玩、文房四宝。
跟随四季时节变化,变换花木的种类,再根据不同的时花,选择不同的花器。
一枝花、一汪水、一花插,从细微处见用心,于清浅中见个性。
“瓶花开落纪春冬,窗纸昏明认朝暮”。四季的变化靠什么来体现?靠瓶中花的开落。
瓶花,既是风雅意趣,也是别具意蕴的四时之味.......
观复博物馆根据馆藏【南宋·官窑青釉瓜棱纹菱形花口瓶】摹古制作【岁时清供·青瓷瓜棱形花插】
插花艺术在宋代与焚香、点茶、挂画共列为“四艺”。
【南宋·官窑青釉瓜棱纹菱形花口瓶】,外形简素清雅,不失宋人疏朗文气之美,又灵巧秀丽,颇具玲珑。
为了还原宋人之风雅,【岁时清供·青瓷瓜棱形花插】高度不超一拃——
这是宋人最心仪的高度,可置于桌案上,与茶事、捧读、雅聚为伴。
这款花插,我们特意做了三款青瓷釉色,各有不同滋味:
介于青瓷与白瓷之间的影青
梅子泛青之时的梅青
以及翠色清透的翠青
三款浓淡各异,可搭配不同花材。形美流畅,细节亦极为讲究。
相关知识
来一瓶古人的花花世界!
古人眼中的“花花世界”
花卉+文化 建阳花花世界等你来
原来古人过年,也是花花花
“花花世界”也可以帮你养生
花博会开幕了 来一场花花世界的奇妙旅行
读花言巧语 看花花世界
插一瓶花,用花朵点亮整个冬天
公交也能打造花的海洋!来“花花世界”专线打卡岭南花卉市场
花卉博物馆,来一场“花花世界”的经验之旅
网址: 来一瓶古人的花花世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5732.html
上一篇: 亮点多多!这个交易会值得一看 |
下一篇: 昌江黎族自治县扶持花卉产业发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