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前期气温低,土壤湿度大,近期气温回升又快,预计今年会是枯黄萎病的高发年。目前到了棉花打顶期就是棉花枯黄萎病高发期,大家注意观察,早发现,早治疗。枯黄萎病早期可防治。大暴发厉害的会绝产,大家一定要注意,重视。已知枯黄萎病属土传病菌,可防治,后期无法逆转。引起枯黄萎病最重要的是高温和高湿,而且还是棉花最需水肥时,抵抗力差。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成株期主要的病害,在棉花生产中是为害极大,且具毁灭性的病害,二者常混合发生,被称为棉花上的"癌症"。 病害一旦发生难以根除,苗期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损失严重,结果造成严重减产。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只有一字之差,但病原不同,侵染过程类似,都作用于植株的维管束,由于二者发病症状比较相似,如不仔细观察分辨,在病症的区别上常常引起混淆。
在不少棉田中,不但有单一的枯萎病和黄萎病病田,还有许多两病混生病田,有时一株棉花还同时感染两种病害,这两种病害的相似性和混生性使不少棉农因为分不清这两种病症,在田间防治上发生药不对症,导致治疗不当。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区别介绍如下:
一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相似点
1、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均为真菌性病害,且两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均与温度关系密切。
2、两种病菌均可在棉籽、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且两种病害均以土壤传播为主。
3、两者都是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侵染过程类似。
4、棉花感染两种病菌后,维管束均变褐,且水分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甚至枯死。
二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主要区别
由于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病原不同,所以其发病症状、发病时间、发生条件等亦有所不同。
1、发病时期不同
棉花枯萎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而棉花黄萎病苗期一般不发病。枯萎病较黄萎病发病时间早,一般在子叶期就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苗期和蕾期。而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才开始出现症状,在棉花7-8月份花铃期大量发病。
2、发病温度不同
两种病害都要求较高温度,发病适宜的温度均在25-30℃,只是最初发病温度稍有不同,枯萎病为20℃,黄萎病为24℃。所以枯萎病在田间出现病害症状及发病高峰要比黄萎病早。
3、发病症状不同。
1)苗期症状不同点。棉花枯萎病病株的子叶和真叶出现黄色网纹,局部枯焦,严重的造成死苗,在不正常气候条件下出现紫红型和青枯型症状。黄萎病病株叶片叶肉褪色呈灰色或浅黄色,叶片看上去像西瓜皮的颜色和斑纹,叶缘向上翻,落叶型菌系可造成大面积落叶。
2)中后期症状不同点。枯萎病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小,顶端枯死或局部侧枝枯死,叶片出现黄色网纹和局部枯焦,雨季病部出现红色霉层。黄萎病一般不矮化,叶脉不变色,叶肉褪色使整叶呈西瓜皮状,叶缘枯焦,落叶型菌系可造成落叶光秆,一般下部先出现症状,向上发展,雨季病部出现白色霉层。
4、发病高峰不同
枯萎病在田间有两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发病高峰在棉花现蕾后的6月份。以后随气候温度升高,病害停止,甚至症状隐蔽,到秋季雨多时(一般在9月份)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黄萎病在苗期很少发病,一般从棉花现蕾开始发病,到7—8月份的花铃期达到发病盛期,吐絮期逐渐停止发生和发展。
5、维管束颜色不同
导管颜色剖秆检查。枯萎病剖开茎杆,木质部导管变黑褐色腐烂,变色不均匀,潮湿时病株茎秆表面有大量粉红色霉层。黄萎病剖开病茎,木质部导管呈褐色,但比枯萎病颜色浅,且变色部分分散而均匀,潮湿时病叶上长出白色霉层。
三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都是系统侵染的维管束病害,其防治方法基本相同,要以预防为主,并根据不同棉区的发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措施。
(一)农业防治
1、种植抗(耐)品种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在棉花生产中,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抗病性,控制病害发生。
2、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入棉种、棉籽饼和棉籽壳。
3、对轻病田拔除病株,并进行土壤消毒;对重病田实行轮作换茬,北方可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轮作3-4年。
4、加强田间管理。勤中耕,深中耕,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5、搞好现蕾前的预防工作。棉花现蕾期是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期。
(二)化学防治
1、种子和土壤处理:做好棉花播种前的药剂浸、拌种工作,消灭种子上的菌源,或选用包衣棉种。
2、做好发病前的防治工作。
病菌主要分布在根部周围的土壤中,所以我们要从棉花根部入手。中裕农科推荐使用枯黄萎病防治技术专家--润土一号
【润土1号】是如何杀菌治菌的?它为什么能够杀菌治菌?
下面为大家重点介绍:
解决方案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技术专家:润土一号
润土一号是以哈茨木霉菌的杀菌治菌作用为主,以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抗病为辅助的专杀枯黄萎病菌产品。
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作用是在土壤中与有害病菌争夺养分和生存空间,通过在根系周围大量繁殖和定殖,成为优势菌群,占领一定的地位和位置,防止有害菌与它抢地盘,同时抢了有害菌的食物,减轻有害菌的繁殖发展。这样就有效排斥、干扰了有害病菌微生物在植物上定殖与侵染,从而达到抑菌抗病的效果。
【真正杀菌治病的是——哈茨木霉菌T-22】
哈茨木霉菌τ-22在植物的根围、叶围可以迅速生长,抢占植物体表面的位点,形成一个保护罩。就像给根系穿上靴子,阻止病菌接触到植物根系表面,以此来保护植物根部、叶部免受上述病原菌的侵染,木霉对寄主真菌识别后,木霉菌丝沿寄主内病原菌丝平行生长和螺旋状缠绕生长,并产生附着胞状分枝吸附于寄主菌丝上,通过分泌胞外酶溶解细胞壁,穿透寄主菌丝,吸取营养,进而将病原菌杀死。
建议:当前正是棉花黄萎病、枯萎病的发生盛期,对于这两种号称棉花“癌症”的疾病,防治该病的最佳措施是防患于未然,即建议广大农户朋友加强田间检查,发现零星发病棉田,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并对病株处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18999737924
19909933100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棉花枯、黄萎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一种防治农作物癌症的生物农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区别及防治技术
全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区试16年
棉花兼抗枯黄萎病品种选育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利用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培育抗枯、黄萎病陆地棉的研究
马铃薯枯萎病、黄萎病病害症状及马铃薯枯萎黄萎病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危害症状
科研进展丨科研人员研发防治棉花黄萎病新型纳米农药
夏季月季黑斑病高发期,花友要注意防治!
网址: “植物癌症”枯黄萎病高发期,怎么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79363.html
上一篇: 红花枯萎病 |
下一篇: 最全枝干病害(腐烂病、溃疡病、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