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让贵德非遗,绽放时代新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让贵德非遗,绽放时代新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的岁月积累了无数的文化瑰宝

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贵德

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世居贵德的各族人民

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

遗产展现出贵德人民非凡的文化创造力

此刻,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感受多彩非遗的魅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尚尤则柔

 

 

‍尚尤则柔,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边唱边跳,动作由简到繁。开始只有几个舞曲,到目前已发展到20多种。其中比较古老的有十三种,它分布于贵德地区的部分藏族村落。由于尚尤则柔具有广泛的民众性和社会基础,风格独特,表现丰富,在藏族舞蹈艺术中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显著的典型性,舞蹈作品结构,节目表演形式方面均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其种类、曲目的储藏量很大,居藏族舞蹈之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由于尚尤则柔的古老性和深邃内涵,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都体现出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以很强的凝聚力、激发力成为一种精神动力,在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加强民族团结中发挥出它的独特作用。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统砖瓦制作技艺 

 

传统砖瓦制作技艺,是一项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烧砖制瓦工艺,每一块青砖、瓦件、砖雕兽等都要经过,制泥、制坯、晾晒、修饰、装窑、看火、烧制、上水、出窑九道工序手工操作而成,成品色泽青蓝、质地坚硬、古香古色、风格朴实、雄宏大气。贵德传统砖瓦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它传承中国古代青砖窑系列制作技艺并加以融合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为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且难以被现代技术仿制和代替,是一份及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风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贵德曼唐绘制工艺

 

  

贵德曼唐绘制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题材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宗教和生活乃至天文地理等诸多领域,被誉为绘画艺术的珍品。曼唐有医学价值、天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科学参考价值,体现人文自然和谐共存的崇高理念,反应尊老爱幼、扶弱济困,普度众生,遵纪守法的价值观念,其绘画技艺和展现理念浓缩为中华优良文化的艺术体现和承载方式。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葫芦雕刻

 

 轻重有致,力求眼心配合默契,一气呵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经历代工匠不懈努力,传承与发展,葫芦雕刻技法日臻精湛,作品造型日趋完美,将绘画中的素描技法用于葫芦雕刻,光线和线描的表现形式完美结合使其相得益彰。精美的葫芦雕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遐想,并承载着贵德人的聪明才智,在省内外大放异彩,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贵德传统木雕 

 

    贵德历史悠久,地处黄河上游,气候宜人,当地生长的云杉、柳木、榆木、梨木等木材质地细腻,是木雕的首选材料,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贵德木雕创造了有利的优越条件和文化氛围。木雕是用特制的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出花卉、人物、动物、文字、佛像、吉祥纹饰等图案的一种雕刻工艺,木雕雕刻形式多样,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于保护木质和美化,一般以生活生产中的实用器具、装饰雕刻、寺院、古建筑、木雕装饰和木雕日用器为主,并形成地方特色。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郭密发饰

 

    贵德郭密发饰是对贵德县尕让乡,拉西瓦镇罗汉堂地区藏族发饰的称呼。郭密发饰的制作属传统技艺,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征,是藏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身体作为载体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文化事像和文化崇尚,经济模式,个性特征,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外在集合体。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特殊的技艺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适合高原生态生产,审美为综合性的载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精神,其制作设计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每一件发饰都拥有独特的意义和内涵。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统剪纸

  

剪纸时最古老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一,作为一种主要艺术,它给人以视觉上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贵德县民间流行剪纸,多在过春节是贴“窗花”,“灯笼”和演社火时“龙灯”或婚嫁时装饰美化居室。剪纸图案以对称纹样,为连为多,内容为鸟兽,花卉,龙凤呈祥,福寿如意等。县内汉、回、藏妇女喜爱者颇多,杨成君为代表的剪纸艺术传承人,擅长以“人物”等多种形态的剪纸技艺。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古建彩绘

  

贵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间古建彩绘(包括墙体彩绘),明初随着汉族的定居贵德而传入该地区,贵德民间建筑彩绘,融合了多民族藏传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教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因素,形成了贵德独特的彩绘风格,农民画家岳志明的建筑彩绘,融入了地方古建绘画技法和甘青作法,绘画内容丰富,风格鲜明,他自幼酷爱绘画,受家庭的熏陶和父亲的传授,技艺大进,跟随父亲从事古建彩绘三十八年,在古建彩绘上,以藏、汉寺院绘画见长,用色考究,着色庄重古朴,图案大方,笔法娴熟,画技正统,堪称古建彩绘的一代画师,其古建彩绘遍及贵德的藏、汉寺院和庙宇及省、州、邻县都有其艺术佳作。

贵德文化遗产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贵德人的文化与情感

走进时间长河

走入贵德非遗的世界中

不仅仅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保护文化遗产,捍卫精神家园

憧憬未来,我们坚信

焕发勃勃生机的“贵德非遗”

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活”起来

相关知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让贵德非遗,绽放时代新韵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茂名分会场——见心花道“茂名四季插花”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圆满举行
一盏茉莉清香 非遗魅力绽放详情
福来云往——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大招商丨楚雄莆田携手,绽放非遗之花 传承魅力文化
匠心浇灌 非遗之花绽芳华
“建设浙江大花园——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进江郎山”活动在江郎山启动
江苏徐州:保护传承文化血脉 让非遗之花绽放时代芳华
世界公园非遗艺术节暨2024世界非遗博览会发布、郁金香国际文化周成功启动
让非遗的花朵盛开在青春田野
后申遗时代非遗的现状及保护.PDF

网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让贵德非遗,绽放时代新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73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这7种“养生草”,比人参还补,吃
下一篇: 农村这4大“养生花”很常见,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