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云 文/摄
琳琅满目的鲜花、绿植、资材、茶艺、家具、书画等当然很常见,但清新舒缓的背景音乐、惬意自在的公共休息区、风格多样的花艺杰作等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
走进北京花卉嘉年华艺术中心,你一下就能明显感到,在这里,买花之外的体验也很丰富。
8月13日,记者来到花卉嘉年华,现场感受花卉新零售的多元风格。
高俊云是江苏宜兴人,来京经营紫砂壶10多年。
走进他的店内时,他正与朋友们品茗聊天。听说想采访,他欣然邀请记者入座。
“生意红火吧?”记者问。
“停业升级两年,新市场的人气商气还需要慢慢养,但新的环境的确上档次、有品位,处处能感觉到一种舒适、自在的休闲情调,与我的经营风格高度吻合。”
当天,他开业才不过一周左右,很多老朋友渐渐都回来了,又在此重聚。
“客人进来,买不买,不重要,最喜欢在这种氛围中和新老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
升级改造以前,高俊云就在这里经营了近10年。如今,他和朋友们都迷上这里了,来此会面、聊天、品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店面风格都是花卉嘉年华帮助设计定位,与整体环境高度一致。”
他告诉记者,墙边那一面木格屏风、货架上的紫色线帘,都是他们设计的,看着确实有点不一样,能够营造出一种氛围。
“等两天,还要在上方用枯枝设计一个作品,现在显得有点高、有点空。”高俊云认为,现在的运营团队更专业,服务更周到、热情,“跟家人一样”。
看来,经过两年调整升级,花卉嘉年华以全新面貌重回公众视野,的确给人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甫一开业,吸引更多的人走进花卉嘉年华。
在日常经营模式正式开启之前,首届室内软装设计大赛在此举行。在众多参赛者中,不少人选择留下来经营自己的产品。
《多肉的艺术》作者张立英就是其中之一。
“我家就在花乡草桥,父母在北京良乡经营家里的多肉植物生产基地,以前以批发为主。这次参赛之后,感觉花卉嘉年华环境品质一流,完全不像传统花卉市场嘈杂、拥挤、混乱,在这里经营应该很享受、很放松。”张立英说。
在她的多肉产品中,价格从数十元到上千元都有。
其中,有一盆玉缀,定价1288元。“最初只是一小棵,养了10年,现在长了满满一大盆。”她的母亲告诉记者。
姿态万千的多肉,错落有致的陈列,店内甚至还有一丛茂盛的翠竹,别致的场景令过往客人无不驻足观赏。
帮家里零售只是想法之一,与朋友们多一个线下交流空间也是张立英看重的。
“现在,我们喜欢在店内探讨交流,关于生意、图书、电影、人生等。在这里,氛围的确很轻松,又完全不同于咖啡店那种略显消沉的慵懒。”她说。
就在这种轻松自在中,开业短短10天,日营业额最高已近2000元,多少让她有点意外之喜。
启动日常经营模式以来,花卉嘉年华日最高客流量早已突破2000人。七夕节那天,来了约2500人。
记者观察,有不少客人,来花卉嘉年华,其实并不为了购物。有的想在植物绿墙下的那张沙发上静坐片刻,也有的只为在花园书店啜饮一杯,还有的想从各个花店个性鲜明的装饰风格中捕捉一丝灵感……
可以说,花卉嘉年华对客人的魅力是多元的、开放的。
当然,客人不全是消费者,也让个别入驻企业感到费解:不购物,来这里干嘛?
有一家企业经营绿植,北京莱太花市关停之后,又在这里签约入驻。
“每天,客人是很多,但买东西的并没那么多,希望慢慢能好起来。”她说。
也许,她是对玉泉营花卉历史暂时不够了解,玉泉营的“老人”可都清楚地知道,这里的商气一直旺,花卉文化底蕴更是深厚。
张瑞鹏算得上是在这里经营最久的人,1999年,花卉嘉年化的前身玉泉营花卉展销厅开业伊始,他就在这里。这次重回旧地,焕然一新的市场令他有点不敢相信。
“以前,人们到花市,买完花就走,没什么可逛的,因为太挤了。现在,就算不准备买点什么,也觉得来这里逛逛很值,所以人一直很多。”他说。
“到底有什么魔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流?”记者问。
“艺术气息非常浓,完全不像以前那种纯粹经营的花卉市场杂乱无章。很多细节都呈现出一种艺术气息,与植物结合在一起,很清新自然,人们当然还是更喜欢这种多元风格。”他说。
他还特意强调,尽管目前在营业额上还体现不出来,从长远看,更大的人流量对入驻企业极为有利。
“对生意现状满意吗?”记者问。
“才进来没几天,谈不上满不满意。新开张,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来养,很正常。更重要的是,玉泉营可是一个老牌花卉商业重镇,历史上花卉产业就闻名京城内外。升级改造后,商业模式更加开放、多元,我自己很享受这种感觉。”张瑞鹏说。
一路走来,边喝茶、边采访,记者也很享受这里独特的氛围。
交流过后,我发现,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到这里的商业环境品质,令他们惊喜。看来,花卉新零售的确受到公众欢迎。
北京叶茂轩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经营绿植,负责人邬越称花卉嘉年华是一个“造福项目”,言下之意是为市民创造了一项福祉。
目前,花卉嘉年华出租率近七成。因为重新开放营业,市场目前给予入驻企业签约一年免租4个月的优惠。
在优质服务入驻企业的同时,花卉嘉年华作为一个全新平台,面向社会的公众活动相继推出。
9月8日,作为第七届丰台区惠民文化消费季重要内容之一,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花卉景观制作互动活动将在此举办。活动由专业花艺师现场指导,采用特色绿植和花卉制作花卉景观场景,现场插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图文标识,以“诗情花意”的方式抒发市民爱国热情。
除了花卉景观制作,活动内容还包括跨界主题沙龙、花艺制作体验等。
“我们举办系列活动,目的就是吸引社会公众、普通消费者持续关注、广泛参与,为花卉嘉年华创造流量,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种花卉零售新模式。”花卉嘉年华运营负责人毛小外说。
他介绍,下一步,签约国内知名花艺师的嘉年华花艺学院将正式开学;此前,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插花体验活动、七夕节婚礼秀、花艺设计论坛等已先后开展,花卉新零售的内涵由此无限扩大。
相关知识
2023年中国花卉行业零售渠道发展现状分析 构建多元化零售渠道组合
丰台打造多元化“花街”花卉消费体验模式
丰台打造多元化“花街”花卉消费体验模式
上海多元化庭院景观设计——百变风格,打造你的理想花园!
丰台区打造多元化花卉消费体验模式
鲜花“遇见”互联网+花店“玩转”新零售
鲜花“遇见”互联网 花店“玩转”新零售
推出20余项“花+”特色活动 北京丰台打造多元化花卉消费体验
新零售花礼:2020,究竟怎么搞?
新零售——花店的探索
网址: 感受花卉新零售的多元化风格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7609.html
上一篇: 昆明绿堤空间花卉有限公司怎么样 |
下一篇: 门店摆什么花最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