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四)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四)

四、钟情于花木之奇

袁宏道与花的因缘,可以说从他降生这一刻已经注定,他于隆庆二年(1568)十二月初六出生在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桂花台荷叶山房,看这样一个山房名字,就宛如到了一个花叶雅致的地方。

袁宏道在吴县当县令时,说过一句警语:“弟尝谓天下有大败兴事三,而破国亡家不与焉。山水朋友不相凑,一败兴也。朋友忙,相聚不久,二败兴也。游非及时,或花落山枯,三败兴也。”在这段话可以看出,他对结交山水朋友十分看重,朋友来了干么呢?自然是赏花游山,如果此时已经花落山枯,则大为扫兴。

在杭州游历时,袁宏道写有一篇《雨后游六桥记》,记叙了一次饶有雅趣的赏花经历,寒食雨后,心念桃花落尽,急与作别,偕友前去,果然“落花积地寸余,游人少,翻以为快”,又“少倦,卧地上饮,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为乐。”读到这样的文字,读者仿佛见到几位“花痴”沐浴在花雨中,以面上受花多寡做输赢,或歌啸,或饮酒,风流倜傥,不输唐寅,可见对花之爱,以至痴迷。万历二十七年(1599)春,袁宏道完成《瓶史》一书,时年32岁。

《瓶史》虽然成书于袁宏道居北京期间,但之前在苏州的生活对他影响相当大,他十分清楚江南的流行风气,并敏锐捕促到了这种习气,在他写《时尚》一文中记有:“近日小技著名者尤多,然皆吴人。”在吴县县令任上时,袁宏道在给妻弟李学元的信中说:“人性必有所寄,然后能乐。”暴露出了他追求“闲适”的美学观念,把审美情趣与人生悟道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

袁宏道在《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中称:“好修治小室,排当极为方略。”可见他出则游历,入则好修,插花便是他的最爱之一。在谈到他为什么喜花插花而不是栽花时,他认为是因为“邸居湫隘,迁徙无常,不得已乃以胆瓶贮花,随时插换”,况且在北京城里种植有各种名花,取之方便,于是插花成了“余案头物”了。

对于插花艺术,如何才能更多展现其奇特之美,袁宏道显然作过深度研究与尝试,他在《瓶史·宜称》中他提出了自己的美学主张:“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二种三种,高低疏密,如画苑布置方妙。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以绳束缚。夫花之所谓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天然,如子瞻之文随意断续,青莲之诗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若夫枝叶相当,红白相配,以省曹墀下树,墓门华表也,恶得为整齐哉?”

这种不拘形式束缚,取自自然、妙趣天成的美学理念,尽可能地保留“参差不伦,意态天然”的形态,与日本千利休提出的“花如在野”的思想不谋而合,也是禅花创作中的一个基本要点。插花虽好,但不能代替真正的山水之乐与花野之趣,因此,袁宏道《瓶史·小引》中特别指出:“此(插花)暂时快心事也,无狃以为常,而忘山水之乐,石公记之。”

在花开花落之间,袁宏道更看到了四季变更中的轮回与随缘任运的本性,在《珊瑚林》下卷中,他指出:“百花至春时便开,红者红,白者白,黄者黄,孰为状点?人特以其常见,便谓理合如此,此理果可穷耶?若梅花向夏秋开,便目为异矣。”在《戏题黄道元瓶花斋》中,袁宏道以诗的形式,总结了自己对插花的美学偏好:

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

花枝虽浅淡,幸可托贫家。

一枝两枝正,三枝四枝斜。

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

仿佛杨枝水,入碗酪奴茶。

以此颜君斋,一倍添妍华。

细心的学者发现,在这首诗中,出现得最多一字就是枝条的“枝”。在袁宏道看来,枝条就是风骨,是一盆花的骨架、灵动与气态。西洋花以堆花为主,很少看见叶草与枝条;东洋花以造型为主,兼用花叶,偶见枝条;而中国传统插花却一直把枝条视为根本,甚至在一盆花中可以没有花、可以没有叶,却不能没有枝。对禅学有深刻认识的袁宏道明白用枝条最能展现插花的变化,一枝两枝嫌太少,三枝四枝也不多,这应该成为禅花研究者深入探讨的根本性问题。

在《瓶史·花目》中,袁宏道说:“一室之内,荀香何粉,迭为宾客。取之虽近,终不敢滥及凡卉,就使乏花,宁贮竹析数枝以充之。”这是说,一雅室之中要让四季花卉轮流更迭,就像家里的嘉宾轮流来访一样,如果缺少好的鲜花,就不要随便乱插,最简易的方式就是找几枝翠竹和松柏来插作。在这袁宏道的美学思想中,几枝无花的翠竹和松柏要比“凡卉”高贵得多,因为枝条中有风骨,而凡卉中却有失刚毅。

万历三十四年(1606)夏,袁宏道又完成《瓶花斋集》和《潇碧堂集》,瓶花已经完全进入他的生活,连斋名亦以瓶花命名,从上文可见,他的雅道好友黄国信(字道元)也有一间瓶花斋。在他的生命中,时时处处与花相连,即便是在不顺时、谈忧国忧民之时,也经常拈花入诗。一次葡萄社在北京城西显灵阁举办雅集,袁宏道以“城市山林”为韵作诗,抒发心底对国事的忧虑:“野花遮眼酒沾涕,塞耳愁听新朝事;邸报束作一筐灰,朝衣典与栽花市。……”花在诗中出现,是用来折射自己的心情。

《瓶史》虽然不是中国第一部描写插花的著作,但影响却是最大的,并且对日本的花道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瓶史》成书于1599年,但不久已经传到日本,日本日莲宗僧人元政(1623-1668)在写给元赟的信中已经写道:“数日前探市,得《袁中郎集》,乐府妙绝,不可复言,《广庄》诸篇识地高,《瓶史》风流,可见其人。又尺牍之中,言佛法者,其见最正,余颇爱之,因足下之赐也。”可见在《瓶史》出现之后的五十年间,日本人已经看到了论述插花的《瓶史》。又过了大约50年后,即在日本元禄九年(1696),随着刻本《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在日本的传播而广为人知,并一再翻刻,《瓶史》的影响力日前扩大。大约再过100年,约在日本文化年间,日本出版了几种适合本国人阅读的注释本,以日本人的眼光来解读《瓶史》的美学价值。

日本著名花道家望月义想(1722-1804)从阅读《袁中郎全集》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开始聚焦研究《瓶史》,并以《瓶史》的理论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插花艺术风格——人称“袁中郎流”,与诸多同好一起把《瓶史》作为插花艺术的理论来学习并付诸实践,其弟子原溪岸、山和井因此著有《瓶史述要》。他的高足桐谷鸟习稍后又著有《瓶史国字解》四卷,以日文来注释《瓶史》,此书序言亦说:《瓶史》最迟在清康熙元年(1662)前已东传到日本,“前者黎云斋者,据石公《瓶史》建插花法,自称宏道流,大行于世。”笔者就收藏了这一刻本于日本文化五年(1808)正月的《瓶史国字解》,书中用日文详细解读了袁宏道的插花艺术和美学思想,成为日本“袁派”插花的由来。(未完待续)

展读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一)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二)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三)

相关知识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四)
【花道】日本花道宏道流初研究1·宏道流缘起
【花道】日本花道宏道流初研究2·宏道流风格
【美学插花】花艺风骨宏道流
宏道流花道课程,2023年6月上海举办
【花道】明代插花理论与宏道流(二)
花艺风骨宏道流
宏道流花道中国学员发展计划,提升插花技艺。
花道美学:插花书籍推荐
【花道】家元来沪亲授宏道流花道课

网址: 【花道】论袁宏道的插花美学思想(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79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插花造型基本理论》PPT课件.
下一篇: 中国艺术插花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