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研究

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研究

《绿化与生活》 2015年01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研究

张林玉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本研究对具有培养前途的杜拉明、奥瑞斯、沙尼三种树莓品种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以期为树莓的品种推广和大量繁育提供技术支撑。适合树莓进行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为带芽茎段,对于杜拉明、奥瑞斯、沙尼三个品种来说,带芽茎段的萌发率均为100%,而茎尖的萌发率分别为28.6%、20.0%、13.3%,从萌发率来看,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的效果明显优于茎尖。外植体最佳的取材时间为春季5月份,相比6月、8月,5月外植体的污染率降低一半以上,增殖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月份。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禹;树莓初代培养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2 潘菊;杨双;双季树莓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北方园艺;2012年21期 3 曹慧;薛佳桢;孙京波;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22期 4 刘中才;我国树莓发展现状与前景[J];科技传播;2010年24期 5 王岳英;树莓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材料试验[J];山西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6 解瑞彬;李秋菊;曹媛媛;杨恩芹;黄俊轩;刘艳军;树莓的组织培养快繁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7 郭修武;娄汉平;树莓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果树;2008年06期 8 陶双勇;邓贵东;树莓组织培养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08年04期 9 任爱;树莓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10 毕海林;徐中志;和加卫;和秀云;朱映安;杨正松;杨洪涛;野生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立恒;美国红树莓和黑莓脱毒快繁及工厂化育苗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安伟;树莓叶片离体再生及植酸酶基因转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玉;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研究[J];绿化与生活;2015年01期 2 陶双勇;邓贵东;树莓组织培养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08年04期 3 李瑞梅;胡新文;郭建春;木薯外植体快速、高效消毒的简易方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04期 4 郭辉;沈宁东;宁夏枸杞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芽形成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8年09期 5 霍朗宁;张东升;贾忠奎;树莓组织培养繁育体系研究[J];林产工业;2013年01期 6 曹慧;薛佳桢;孙京波;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22期 7 任爱;树莓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8 戴燚;李涛;张艺;苏跃;穿心莲无菌外植体快繁体系初探[J];种子;2018年08期 9 石虹梅;俞明月;“菊花组织培养”实验选取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的结果比较[J];生物学通报;2017年01期 10 霍朗宁;张东升;贾忠奎;树莓‘沙尼’组培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世荣;张忠福;徐正兰;杜平;杨宏;绞股蓝外植体花芽分化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2 董兆龙;唐亮;刘文轩;邓志瑞;郭志华;陈沁;辣椒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A];全国作物细胞工程与分子技术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苏翠;杨曦;沈丽春;刘慧娟;粉芭蕉增殖培养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杨亚萍;郑新强;茶树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邓素芳;林珊珊;郑智聪;赖钟雄;台湾相思茎段离体培养初探[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毛静;周媛;李进进;王彩云;除虫菊薄层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7 刘佳;‘焦糖'矾根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8 邸宏;田兴亚;陈伊里;卢翠华;不同马铃薯品种再生系统的筛选[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陆庆光;树莓产业发展现状与若干启示[A];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0 徐春艳;法库县树莓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平;基于棕色脂肪组织生热和肠道微生态探讨树莓酮对小鼠肥胖的调控机制[D];南昌大学;2023年 2 常晨;树莓酮合成途径分析及其在微生物中异源高效表达[D];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 3 王丽丽;树莓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干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马文玉;微波膨化树莓脆片的质构品质形成机理及工艺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2年 5 殷明焱;组织培养保存大型海藻种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张迪;组织培养诱导水稻发生的可遗传基因组变异及非生物胁迫下表型变异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剑;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不定芽发生体系与发育机理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张彦妮;复叶槭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及其遗传转化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宋建英;邓恩桉微体快繁技术和耐寒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Bharat Kumar Poudyal;[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妮妮;葡萄风信子外植体直接分化花芽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洋;阿月浑子和黄连木外植体启动培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黄若;毛红椿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染色体制片技术初探[D];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 4 周涛;“楚魔花1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5 俞鑫星;拟南芥主根发育及叶片外植体根从头再生过程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21年 6 郭帅;文冠果苗木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7 史清英;三叶青茎段外植体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及印度梨形孢对其生长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8 向博文;显齿蛇葡萄微繁殖体系的建立[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曹希娟;不同品种树莓引种表现和果实品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22年 10 魏齐;基于树莓派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武汉工程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兵 李英;华亭:树莓种植拓新路[N];平凉日报;2024年 2 本报记者 焦莫寒 李丽;结缘树莓 蕾绽花开[N];河南日报·农村版;2024年 3 本报记者 刘国庆;宕昌县:小树莓结出“致富果”[N];陇南日报;2024年 4 本报记者 王伟如 通讯员 谢平林;树莓喜丰收 采摘正当时[N];民族日报;2024年 5 李有权 本报记者 李锦兰;昆明呈贡 农文旅搭上互联网 小树莓带动大产业[N];中国商报;2024年 6 记者 晴空;小树莓架起乡村振兴大产业[N];西宁晚报;2023年 7 杨昆明;中国·封丘第八届树莓节强品牌聚财气[N];新乡日报;2023年 8 本报记者 沈谦;扎根乡村开拓扶贫路 凝神聚力打赢攻坚战[N];陕西日报;2018年 9 记者 魏洁 冯海潇 荣洁;农投京北一颗树莓卖2元仍供不应求[N];张家口日报;2019年 10 记者 韩莎莎;坎苏镇“造血”扶贫拔穷根[N];伊犁日报(汉);2019年

相关知识

一品红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生产中一套经济实用的自动化设备
药用植物裸花紫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野生密花石斛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研究
君子兰组织培养研究
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花卉
球根海棠的组织培养
三种苦苣苔科野生花卉的繁育与抗逆性研究
花卉生产技术 花卉组织培养 花卉组织培养.docx
大花蕙兰快速繁殖体系的初步建立

网址: 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39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长寿花高繁殖组培体系及瓶外生根技
下一篇: 吊钟海棠的繁殖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