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开创了以桃花喻美人的先河,花品更成了文人笔下人格、德行的象征,如梅之高洁傲寒、兰之幽芳素雅、菊之恬淡野逸。一枝花朵在文人眼中可以演变成万般姿态,表心志、表节操、怀故人、寄相思。
中华花艺是以中国人对花木之美的特殊品味为基础,以花木神态形色之架构与自然人文关系为依归,假瓶盘为地,别造灵奇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台湾中华花艺资深教授李丽淑,研习花艺四十载,从事花艺教学30多年。曾受邀到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和法国斯特拉斯堡·约瑟芬宫进行中华花艺的讲学,近些年奔走于海峡两岸,在内地的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公益推广中华花艺文化,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中华传统花艺的意境之美。
对于中国传统花艺文化李丽淑教授将其称之为自己的源乡,或许是常年信仰佛教和身体里自带民族情感的缘故,当李教授第一次接触到中华花艺就被它深深吸引,东方美感的端庄宁静让她与中华花艺一见如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放弃了早前已经获得的日本池坊花道正教授一级和美国芝加哥花艺学院资深教授的资质,全身心地投入进中华传统花艺中。了解中华花艺历史,从花艺起源的魏晋时期开始,历数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花艺传承,总结归纳不同朝代花艺的特征。又从历史记载、古诗词、散文、壁画、书画等作品中寻找依据。李老师说其实有时候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花艺,通过花艺可以了解更多古人的处世哲学,也可以感受到诗词歌赋的浸润与圆雅,修心载道,对自己也是一种情操的陶冶。
机缘巧合的机会,李老师接触到了佛前供花,在听了佛教师傅的提醒后,李老师决心长期坚持佛前供花,把美丽的花供放在佛前,内心充满了感动,并表示能够将自己信仰与坚持的两种事物结合起来,是自己一生的福报。
李丽淑的作品中多数蕴藏着她个人对于传统文化、佛教、日常生活的不同理解与真实情感,对文人花、心象花有颇深的造诣。李老师说花为画心,由一瓶花的选材、形状可以看出插花者的心智、性情和创作时的心态。插花是修心载道,提升心境的一门艺术。
在中国传统节气方面李丽淑也研究颇深,根据不同的节气摆放不同的花品,并结合香炉、团扇、毛毯的搭配,提升花艺的整体意境与美感,把东方的淡雅、古典、宁静之美展示的淋漓尽致。同一花器的不同摆放方式及花材的选用都很有讲究,蕴含的含义也大不相同,真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一瓶花中蕴藏了很多从古至今中国人流传下来的品格。
身为台湾人的李丽淑老师此次来到洛阳,表示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看的牡丹花,完全被牡丹的娇艳华贵所吸引了,觉得今后要多做一些与牡丹结合的作品,在传统之上进行创新,也说到今后要常来洛阳欣赏牡丹。
插花完成后,要为花品画图、谱曲、写诗、再找朋友一起欣赏。将东方古人的生活美学传到现代,为生活增添雅趣,让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修心、静性,在体验中华传统花艺的同时也能感悟古人的人文精髓与处世哲学,喜欢并热爱中华花艺及中华传统文化,这就是近些年李老师一直坚持的事。
将热爱变成事业并坚持一生,为弘扬中国传统花艺文化做出巨大贡献,感谢李丽淑教授在传承中华花艺文化上创新结合,让传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并致力于将中华花艺在国际推广。这种专注、坚持把传承中华文化作为己任的卓越品格在现在社会非常值得我们大力赞赏与学习。为李老师手动点赞100次!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凰家对话第七季】走进台湾中华花艺教授李丽淑的花道世界 ——凤凰网房产洛阳
把爱好变成事业 她用热爱编出“花花”世界
当洛阳牡丹遇上中华花艺,让我们走进雅致的插花艺术 ——凤凰网房产洛阳
我,济南人,创业成功,热爱花道,花数十万学花艺,成为花道教授
童年的梦成就一生热爱,以自然教育传递环保梦想
时代人物丨王丽荣:从喜欢到热爱 用青春守护一片繁花
花开中国梦——中国插花花艺名家李慧淑世界邮票全球首发
禅修心、花逢时——中华花艺的生命原乡
日本花道 小原流花道 插花 花艺培训
荷兰布尔玛花艺学院
网址: 把热爱变成事业并坚持一生,走进台湾李丽淑教授的花道世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0587.html
上一篇: 喜讯∣世纪公园荣获上海市花卉园艺 |
下一篇: 长房潭房·时代公馆2019美好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