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
焦自龙
“双碳”,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简称。有观点认为,种植植物是唯一不消耗能量的碳汇方法,因此,打造具有高固碳能力的园林植物景观,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城市园林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城市园林中栽植数量最多的正是行道树。笔者认为,在今后新建道路绿化或老旧道路景观提升时,对行道树的选择及种植方式都应考虑景观整体的碳汇价值。
对于行道树的树种选择,笔者有几点建议。
适地适树,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比,乡土树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都相对更强一些,也更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水分和气候环境,在极端气候到来时,安稳度过的可能性更大。
优先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树种。通过各项指标测试,可大体确定各类树种的固碳能力水平,在选择行道树树种时,除考虑抗逆性、适应性、观赏性、遮阴和清洁效果外,还应考虑固碳能力。
优先选择低维护的树种。行道树栽植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抗逆性强、缓苗期短、成活率高的树种,生长过程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优先选择林冠覆盖面积更大的树种。树冠大、叶片大、枝繁叶茂的树种,遮阴、降温作用更明显。林冠覆盖面积越大,街道空间的低碳效率就越高。
优先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或中龄期树种。有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长速度快的乔木碳汇能力更强。因此,相对于成熟期乔木而言,幼龄和中龄期乔木的生长速度较快,固碳增长量较大,且移植初期的排碳量也相对较少;而生长速度慢、已经入成熟期的乔木则固氮量相对较少,且老树所需的人工养护会更多。
优先选择美学价值高的树种。美学观赏是行道树最直观的表现,观赏价值高的行道树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打造魅力街景,为司机和行人提供视觉享受。观花、观叶、观果、观形的特色行道树深受城市居民喜爱。因此,观赏价值越高的行道树被更换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街道景观的综合生态价值也就越高。
优先选择长势健壮的树种。长势健壮是行道树的优良品质,长势健壮的行道树不仅树姿优美、观赏和生态价值都很高,而且无需过多管理养护,能有效促进街道景观多固碳、少排碳。
在笔者看来,除了选好树种,还应注意种植方式。不同植物类型,个体固氮能力基本符合如下规律:乔木大于灌木;乔灌木大于草坪和地被;落叶树种大于常绿树种。通过乔木、灌木、草本、花卉搭配栽植,可形成更具生态和观赏价值的复层结构。
如前文所述,落叶树种的个体固氮能力通常是大于常绿树种的。但常绿树种能够在冬季保持常绿,弥补了落叶树种冬季落叶后致使景观过于单调的不足。以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方式搭配种植行道树,不仅丰富了树种多样性,提升了景观效果,而且对景观整体碳汇也有促进作用。
此外,还应增加行道树列数,尽量形成林荫道。行道树栽植数量越大,街道景观的碳汇能力就越强,增加行道树的列数,可以有效提升单位面积内植物景观的碳汇能力。若能形成林荫道,则遮阴、滤尘、降噪等作用可以得到进一步发挥。舒适的街道和公园环境也可以将人群从建筑物中吸引出来,进行户外活动,间接减少家电耗能,可谓一举多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提升固碳能力 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助力“双碳”③)
智慧景观花柱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报告嘉宾 | 周建斌教授:生物质固碳气化多联产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碳”秘未来式—双碳视角下的溪源江滨水空间景观生态修复与提升
“双碳”目标下,哪些植物能固碳,怎样种才能效果更好?
华北地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测算研究
碳中和背景下植物净固碳能力研究进展
中国花卉报 “双碳”...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正堂:发挥好地球科学服务“双碳”战略的作用
速生草固碳技术为固碳、碳汇开拓新思路
网址: 高固碳能力植物景观为“双碳”目标助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8427.html
上一篇: 金埔园林董秘回复:公司通过对已建 |
下一篇: 申城公园绿地生态价值持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