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胶东饽饽带“花儿”

胶东饽饽带“花儿”

胶东饽饽带鈥溁ǘ

“花儿”是胶东人对精美面塑的爱称。在胶东,每每的节日喜庆、祭祀礼仪、红喜事、生辰庆寿等民俗活动,都要有“花儿”饽饽的出现。                    
这是一种形似“寿桃”、用白面蒸出的特大饽饽。上面的那些面塑“花儿”是绝佳独到的工艺品,无论是花、草、鱼、虫,还有飞禽走兽,都无不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漂亮。另有一种饽饽叫“圣虫”(一种兽),在其嘴里雕有一枚铜钱(或硬币),形象可爱,寓意着财源滚滚,生活美好。
“面塑”是胶东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在民间也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源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汉代时期,人们把面粉蒸制了一定的形象,为食用增强装饰效果。到了明代,面塑逐渐脱离食用,演变成单纯艺术形式独立存在,一些身背工具箱,四处奔波的面塑艺人出现在繁华闹市,以此为生计,进一步促进了艺术水平的提高。
现代面塑艺术以它绝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睐,这正是因为它所注入的时代文化的积淀和创作者不断进取的热情和才思,使得它成为一种出于俗而脱于俗的朴素文化。它在民间自由地按照自身规律生存和发展,有了它少受污染的民间特色,才得以在今天的雅俗文化对流中以其独特、完整的形象俏立于民间艺术之林。
这些胶东面塑,不仅仅是传统工艺,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相关知识

舌尖上的非遗——胶东花饽饽
胶东花饽饽,蒸出来的“艺术品”
山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侨报新闻 胶东花饽饽习俗
我校举行胶东花饽饽非遗文化产业研究院签约仪式
胶东花饽饽匠人做出可以吃的玫瑰花献礼“女神节”
蒸花饽饽迎新年
荣成民俗丨非遗面塑文化传承 荣成花饽饽走向国际
山东省教育厅 工作展示 威海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中心第161期综合实践活动掠影——寻找非遗小传人——胶东花饽饽的传承与创新
中秋花饽饽吸睛,贝雕忙定制,苇编出口激增,山东手造凭实力大爆
烟台栖霞非遗文化进入“丰收季”

网址: 胶东饽饽带“花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493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菊花被赋予了什么品质
下一篇: 以花卉命名的城市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