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蔬菜花卉所揭示不同遗传背景百合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机制

蔬菜花卉所揭示不同遗传背景百合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机制

蔬菜花卉所揭示不同遗传背景百合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百合课题组在百合属植物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Extracts from Different Lily Bulb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bility” 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ntioxidants上(IF:6.312,DOI:https://doi.org/10.3390/antiox10101634)。

       百合是重要的观赏、食用及药用植物,该属有百余个野生种和数万个栽培品种。其含有具有丰富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尽管世界范围内有30多种百合被确定为食用和药用植物,但对百合活性成分的研究只集中在少数几个栽培种,如卷丹、兰州百合、山丹、龙牙百合等,对其他野生种及栽培品种活性成分的系统研究鲜见报道。因此,系统评价不同遗传背景百合属植物中活性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活性,对充分了解、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百合属植物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试验利用生理生化实验,系统对不同遗传背景的代表性百合材料的研究发现,供试百合提取物均含丰富的酚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有广泛的抗氧化活性;传统食用和药用百合在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上差异较大;且很多未被开发为食用和药用的野生百合和现代杂交百合品种中的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食用和药用百合,因而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结合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百合活性成分差异积累主要集中在苯丙烷代谢等次生代谢通路;且百合属植物特有的苯丙酸甘油酯糖苷(王百合苷)类物质在不同遗传背景材料中的构成差异很大,为百合中重要活性成分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了参考。


       该研究探明了不同遗传背景百合材料中次生代谢物积累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情况;揭示了百合属植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化妆品和营养保健品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为充分开发利用百合种质资源,大幅度提高百合产品附加值,促进百合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论文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蔬菜花卉研究所唐玉超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明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1002,2019YFD1001805,2018YFD10004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1899,31902043,31672196)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antiox10101634

综合新闻

10/14 2024 农业农村部科技司司长周云龙到我所重点实验室调研指导 10/12 2024 蔬菜产业专家团在安徽和县举办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观摩会

相关知识

四种花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Nature Commun |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揭示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的遗传调控机制
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揭示SV驱动甘蓝类蔬菜驯化的新机制
红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红花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玫瑰花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功效
植物提取物抗氧化原理及成分解析
6种食用花卉有效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花卉抗氧化筛选与玫瑰花抗氧化活性研究
蔬菜花卉研究所揭示双色百合花花青素苷转运分子机制

网址: 蔬菜花卉所揭示不同遗传背景百合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机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02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月季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 中药蒲公英花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