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年10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高翔   周维成   彭成荣   李双双   张凤格   王高鸿   开通知网号

【摘要】:人工快速种植沉水植物是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与沉水植物重建的有效措施之一。研究采用琼脂凝胶取代传统抛栽法的软泥或粘土作为外裹物对苦草进行人工种植,并与传统插栽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琼脂抛栽法种植的苦草成活率达到100%,生物量、光合效率、子株生长情况等指标都表现优良;(2)新型琼脂抛栽法种植苦草过程中水体的CODMn值、TN含量、TP含量都现大幅下降,DO值、ORP值都明显上升,水体水质明显改善。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随心;苏鹏程;QC小组活动在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四川水利;2023年06期 2 高蓉蓉;邓雪婷;吴炜顺;盛下放;何琳燕;一株光合细菌的筛选及促进苦草生长的特性[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年03期 3 何瑞;李宁;孙玲玲;王诗华;李青峰;常赜;罗欢;水环境治理中沉水植物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人民珠江;2023年S1期 4 奚霄松;沉水植物生命史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元素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绿色建筑;2022年01期 5 吕杰;袁敏;曲炳鹏;苏慧敏;苗杰;岳依阳;常见沉水植物的生长条件及栽植养护方法[J];现代园艺;2021年13期 6 刘浩;种植方式对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探讨[J];现代园艺;201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海峰;沉水植物新型种植方法效果研究[D];重庆大学;2020年 2 方坤;生物炭对沉水植物系统构建及除污效能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 3 方琴;围控式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D];合肥学院;2020年 4 张夏颖;环境因子对沉水态圆叶节节菜生长的影响研究[D];温州大学;201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振华;高岩;郭俊尧;严少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实践与思考——以滇池水生植物生态修复实践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1期 2 张聪;贺锋;高小辉;孔令为;胡胜华;夏世斌;吴振斌;3种种植方式下沉水植物恢复效果研究[J];植物研究;2012年05期 3 陈小鸟;王海珍;章永泰;孙京玲;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翔;周维成;彭成荣;李双双;张凤格;王高鸿;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10期 2 王珺;方黎明;李晔;李贺鹏;岳春雷;不同种植方式对常见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34期 3 刘浩;种植方式对沉水植物生态修复效果的影响探讨[J];现代园艺;2018年04期 4 张聪;贺锋;高小辉;孔令为;胡胜华;夏世斌;吴振斌;3种种植方式下沉水植物恢复效果研究[J];植物研究;2012年05期 5 刘建两旱一水后季稻不同种植方式经济效果的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6 范秀磊;石上;戚玉浩;张建昆;梁森;李慧娴;沉水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及工程实践[J];江苏水利;2024年08期 7 水生所在基底改良和沉水植物恢复工程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2年08期 8 贾凤聪;吴亚斌;赵进勇;张晶;韩会玲;沉水植物菹草生长习性与治理方法研究进展[J];人民珠江;2021年06期 9 孙彩云;郑冰清;李俊;符洪铭;孙荣卿;刘红豪;廖祖莹;江红生;吴振斌;夏世斌;王培;沉水植物对岩溶碳汇稳定性影响研究[J];地学前缘;2024年05期 10 蔡晨晨;汪维峰;卜岩枫;黄栋;刘秋亚;王飞飞;黄顺;林媛媛;周国伟;复杂底质条件下沉水植物的恢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进城;马剑敏;曾磊;胡胜华;刘碧云;贺锋;周巧红;吴振斌;杭州西湖湖西水域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初期的季节动态[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5年 2 娄远来;抛栽稻田不同密度稗草对其自身生长及产量结构的影响[A];面向21世纪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西湖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沉水植物种植[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4 蒋金辉;安树青;周长方;关保华;孙志毅;沉水植物顶端优势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5 杨聿;杨芳;莫伟均;何贞俊;刘文竹;不同种植方式下苦草在河道中的抗冲能力模拟[A];中国水利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9年 6 黄娟;冯志波;欧阳竹;陈雨海;周勋波;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光能利用的影响[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7 李永丰;娄群峰;吴竞仑;周恒昌;刘丽萍;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生态防治阈期[A];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论文集杂草科学与环境及粮食安全——中国化学除草50年回顾与展望[C];2004年 8 童蕾;叶立飞;浅谈沉水植物净水功能的应用——以鄞州院士公园打造“会呼吸的水下森林”为例[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王沛芳;李金;王超;牛淮金;程涵;王蓉;沉水植物对河道水流及水质净化影响规律的耦合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夕林;张建明;张谷丰;孙雪梅;张洪进;除草腐脲防除抛栽、移栽稻田杂草的效果评价[A];新世纪(首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技术论坛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风斌;异龙湖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影响因子与恢复技术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2 李杰;不同种植方式水稻群体生产力与生态生理特征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3 丁玲;水体透明度模型及其在沉水植物恢复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张艳;沟垄集雨种植方式下施肥梯度对土壤环境和玉米生长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年 5 周昌明;地膜覆盖及种植方式对土壤水氮利用及夏玉米生长、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李昊昱;保护性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塬麦玉不同种植方式作物水氮利用的调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7 郭保卫;水稻有序摆抛栽超高产形成及其生理生态特征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易文利;有机质对磷素在沉积物—水—沉水植物间迁移转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友谊;机械有序抛栽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2 吕东毓;水生系统中沉水植物避难效应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祁春;沉水植物—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源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殷彦斌;气力有序高速抛栽装置的试验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5 金海燕;高密度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D];天津农学院;2018年 6 谷景龙;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性状、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7 陈传信;种植方式对复播大豆田间微环境及大豆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 8 赛吉日呼;牧草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9年 9 田思惠;种植方式和施肥对有机牧草生产特性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9年 10 姚静;不同种植方式下晚稻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生理参数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骆会欣;沉水植物跃然“出水”[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徐建华;“设施农业+标准化”的能量[N];中国质量报;2017年 3 记者范敏;海口改变椰子树种植方式[N];中国花卉报;2009年 4 张建文;广北农场特色产业拉动种植方式转变[N];东营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韩洪锋;创新带来种植方式的变革[N];淄博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洁尉 通讯员 周飞 国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提出沉水植物苦草引种新方法[N];中国科学报;2014年 7 王震 张庆师;10余万农民告别落后种植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5年 8 记者 王岚 通讯员 包静琴;鄞州大力打造“水下森林”[N];宁波日报;2018年 9 全媒体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许德军;农人投喂秧盘 机器抛栽绿苗[N];湖南日报;2022年 10 闫建智 陈文英 郭丽冰;转变种植方式奔“钱”途[N];秦皇岛日报;2010年

相关知识

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生态修复技术对水环境治理的影响
新书推荐:沉水植物附着生物膜体系特征与生态功能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的功能
昆明地区花卉生产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种沉水植物去除水体氮磷与化感抑藻效果比较研究
沉水植物与环境关系评述
大型城市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修复工程实践——以武汉东湖为例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如何养护管理

网址: 新型沉水植物种植方法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60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影响花卉生长和花期的环境因子研究
下一篇: 室内盆栽:打造美丽室内空间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