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電梯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292340/?start=100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概括儒家思想,我們可以說是『中庸之道』。然而『中庸之道』普遍受到誤解,在流傳過程中又摻入道家『明哲保身』的圓滑處世哲學,結果今日『中庸之道』成了『無原則立場』『折中主義』乃至『投降主義』的代名詞,誤解不可謂不深。 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庸之道』呢?我認為是中庸之道就是理性原則。我們先來看《中庸》一書是怎么解這個『中』字的。(『庸』字可解為『常』,并不是一個核心概念)《中庸》曰:『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喜怒哀樂』是情感,是感性。情感沒有發生之前自然就是理性。那么什么叫『發而皆中節』呢?我們可以參考大程子的說法:『圣人之喜怒系于物而不系于心,以物之當怒而怒,以物之當喜而喜。』很顯然,這個『當怒』『當喜』就是『應當』,也就是『理』。 『中』與『和』是一體之兩面,有未發之中,必然有發而皆中節之和,反之亦然。『中』既然是『未發』,因此是不可見的,我們只能從『和』上見『中』。(『中和』問題宋明諸儒論述頗多,可參考《陽明傳習錄》) 可見,什么是『中』?『理』就是『中』。『中庸之道』就是『追求合理』。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來看。『喜怒哀樂』還是什么?是價值判斷。『喜』是價值上的認同,『怒』是價值上的排斥。『喜怒哀樂系于物而不系于心』也就意味著價值判斷是從對象出發,而不是從我出發,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客觀』。客觀就是理性。 當然,如果只講到這里,那么儒家哲學也未免太簡單了!《中庸》開篇即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個『道』自然也是『中庸之道』或『中道』。既然『中』是『理』,那也就意味著『理』與『性』與『命』均是一個意思,只是著眼點不同。『性即理』,因此『中道』就是『率性』。我們再結合前面關于『喜怒哀樂』的討論,也就不難明白為何有『性其情』的說法。所謂『性其情』,就是用『理』之『中』去糾正『情』之『偏』。 于是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是『理』?什么是『性』?什么是『命』?儒家對于這些概念均無限定。我們可以說,對這幾個概念的任何限定和定義都是錯誤的。因為任何定義必然被包含在『理』這一概念之內(很顯然,我們從書上看到的任何定義都是如此),既然是一部分,自然無法定義整體,這跟『只在此山中』是一個道理。 那么如何來認識『理性命』?『心』。因為『理性命心』這四個概念都是同一的。所以曾子『三省吾身』,孟子『求放心』,陽明『致良知』,都是『返躬』『盡心』的認識過程,用牟宗三的話來講,叫『逆覺體證』。 -------------------------------------------------------------- 我們再從《論語》來看『中道』。在《論語》當中,基本上是從『無過無不及』來定義『中』。那么過與不及的標準是什么?自然是『理』。這從『克己復禮』也可以看出來。『己』者『情』也(『欲』也在七情之內),『禮』者『理』也(譬如尊老愛幼是禮,也是理)。孔子稱顏子好學,則說『不遷怒』,這很明顯就是『理性』的意思。 --------------------------------------------------------------- 我們再來看『中庸之道』的處世哲學是怎樣的。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很顯然,孔子對狂狷是持褒揚態度的(另有『孔子在陳,思魯之狂士』句)。因此這里的『中』只是『狂』和狷』之間的中,而絕非私欲和正義之間的中。『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前者心系天下,后者潔身自好,均屬于德行,唯一個過,一個不及。 現在大家明白了,今日流傳的中庸概念,恰恰就是在『私欲』和『正義』之間取中,在『感性』和『理性』之間取中,結果成了無原則、無立場、墻頭草的代名詞。 其實要說中國人處世原則中的『圓滑世故』,應該是從道家哲學而來。『明哲保身』在莊子那里顯然是一個褒義詞,因此『不譴是非』『以德報怨』的老莊哲學應該為中國國民性中的一些弱點負責。儒家是講『以直報怨』的,講『敬以直內,義以方外』的,而不是什么『外圓內方』。從故事的角度來講,諸葛孔明是一個故事比較多的人,也是儒家處世哲學的一個代表。今日說國民性,把凡是不好的都推給儒家,而不提幾千年的佛老傳統,這是不公正的。 ---------------------------------------- 補充: 『中庸原則』的應用 譬如我們今日是否要縮小貧富差距?在這個問題上,運用『中庸』的原則,答案必然是肯定的,而不是在『要』和『不要』之間取『中』,在『正義』和『非正義』之間取『中』。那么這個縮小的過程應該是突然的還是漸進的?『中庸法則』的答案必然是『漸進的』,因為漸進是一切事物演變之規律(理),而不是說在『冒進』和『不作為』之間取『中』。那么這個縮小的過程是否要兼顧各方的利益?這是當然,因為兼顧各方方顯公平之理,但這個『兼顧』必須首先是正義的,而不是說連同貪官污吏、灰色收入階層這些群體也要『兼顧』。 由此可見,『中庸』絕對不是無原則,相反,它是在立定一個原則之后(理),再從下一層級取『中』(無過無不及)。 二樓電梯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292340/?start=100
相关知识
期刊篇目查詢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花肥:花肥種類,介紹,有機肥,無機肥,使用方法,施用步驟,施用原則,注意事項,花肥
樹木修剪方法及正確修枝位置教學,喬木正確修剪原則
理論指導實踐 青春獻給“三農”
《中國荷文化史》:學術精神與荷魂蓮韵的美好結合
隋唐五代讖文學的文化闡釋
交流互鑒點亮人類文明之光(2023·年終專稿)
忧郁症的花精疗法
歸來手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网址: 中庸之道=理性原則(兼論儒家哲學)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46787.html
上一篇: 广州交响乐团 Guangzhou |
下一篇: 西方文学经典语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