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院崔海涛教授研究组发表植物免疫调控的综述论文

我院崔海涛教授研究组发表植物免疫调控的综述论文

植物主要通过细胞表面PRR受体激活的基础抗性(PTI,PAMP-triggered-immunity)和细胞内NLR受体激活的专化抗性(ETI,effector-triggered-immunity)抵抗病原菌入侵,限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NLR受体蛋白作为一种分子开关,其激活免疫反应的生化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领域中一个关键科学问题。2021年12月17日,New Phytologist期刊在线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崔海涛教授课题组和德国马普植物育种研究所JaneParker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A new biochemistry connecting pathogen detection to induced defense in plants”的综述论文,介绍了植物NLR蛋白激活免疫系统的生化分子机制。

该综述讨论了最新的关于NLR受体蛋白在遗传学,特别是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面取得的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堪称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NLR蛋白激活的一个共同机制是通过多聚化形成激活状态的“抗病小体”。CC-NLR“抗病小体”形成定位在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导致持久的钙离子细胞内流;而TIR- NLR“抗病小体”具有NADase酶活性,催化产生的小分子可能激活了下游的EDS1-PAD4或EDS1-SAG101二聚体。而激活状态的EDS1二聚体,又激活了一类辅助NLR(helperNLR,简称为RNL)受体蛋白家族(ADR1和NRG1家族),多聚化的ADR1/NRG1同样形成位于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因此,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钙离子似乎是ETI放大PTI信号的关键节点。同时,拟南芥中一些细胞表面的PRR受体又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激活TIR-NLR_EDS1_RNL免疫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强了植物免疫调控网络。最后,综述提出了一个植物免疫系统的进化模型:植物从一个核心的胁迫反应系统(由活性氧、MAPK蛋白激酶、钙离子和转录因子等组成),通过逐步增加的受体和调控元件(PRR、NLR、EDS1和RNL等),形成了复杂而强健的免疫系统。

我院崔海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德合作交流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nph.17924

相关知识

JGG |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李磊/周俭民团队综述植物免疫研究最新进展
JGG | 周俭民团队与陈学伟团队合作综述植物免疫在作物抗病性中的研究与应用
植保所专家联合国内多家单位撰写我国植物病毒学20年研究进展综述
中科院植物所金京波研究组揭示植物免疫反应调控新机制
Small Structures – 刘路课题组发表“FT与TFL1对植物开花时间与株型调控的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 科技论文 植保学院朱旺升教授团队揭示植物新型钙离子通道ACD6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
我院植物病毒学团队揭示植物抗病基因对病原菌一种双重识别机制
我院高武军教授团队报道DNA甲基化参与雌雄异株植物芦笋性别分化和性染色体演化过程
设施园艺与品质调控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发表研究论文
我院许锋教授团队在西兰花富硒栽培研究上取得进展

网址: 我院崔海涛教授研究组发表植物免疫调控的综述论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22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免疫学.ppt
下一篇: Science:提高植物免疫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