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兼具生产和生态的功能,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近20年来,部分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开始下降,生长特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明显。本研究以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章古台实验基地内不同年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年轮年代学方法,分析樟子松树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过程以及生长方程;同时运用当地1967-2016年的气象数据,研究樟子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及应对极端干旱天气的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章古台地区近50年的年平均气温为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波动较大,总体上有略微下降。樟子松径向生长与4-7月降水和7-9月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显著正相关,而与温度则多呈负相关,不同年龄的樟子松对各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32年生、34年生和36年生樟子松响应趋势一致,年龄较大的48年生、58年生樟子松响应一致。2.从单个干旱和整个干旱期来看,不同年龄樟子松径向生长应对极端干旱能力表现为:58年生樟子松抵抗力更强,恢复能力较弱;而32年生樟子松恢复力更强,抵抗力更弱。由整个干旱期弹性力分析可知,48年生和58年生樟子松弹性力最大,表明年龄较大的樟子松恢复至其原有的生长水平的能力要强于年龄较小的樟子松。3.对8个样地的标准木深入研究,其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呈递增,但不同解析木间各个生长阶段的生长量不同;Logistic生长方程对樟子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拟合较好(R2>0.96),经过检验樟子松自然生长过程和阶段可通过生长方程间接得出,即拟合模型较科学,可以应用到实际的樟子松经营当中。4.通过对樟子松生长阶段的划分得出,樟子松树高的生长速生期为6a-26a;胸径为11a-36a;材积进入速生期较晚,速生期时间为20a-46a。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相关知识
水保学院研究团队在樟子松人工林对干旱响应方面取得进展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初探
【林草局】辽宁:率先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中国木本植物幼苗生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互花米草生物量年动态及其与滩涂生境的关系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种群结构及其林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
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
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对土壤碳汇功能影响研究综述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树木生长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获揭示
网址: 辽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56162.html
上一篇: 长春花的栽培管理 |
下一篇: 气候变化对我国刺槐、紫丁香始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