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NO41
花文化校本课程不是封闭的课程形态而是与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综合性学习课程以及由学校环境所负载的潜在课程和学校组织实施的活动课程紧密联系的一种开放性的课程形态。基于校本课程开放性、联系性特征我们在开展渝北区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花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策略研究”的过程中开辟了花文化校本课程的“四整合”实施途径。一、学科课程“渗透式”整合途径学科课程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加以组织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有鉴于此我们把花文化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起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相机渗透花文化教育因素以丰富学科课程的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美术课渗透花文化之“美”。欣赏花的图片制作花的书签、标本、图画等培养学生美术综合能力。例如花文化校本课程中的《花之君子—兰花》一课有这样的设计“兰花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的流传名花之一。请小画家们鉴赏名家名作再挥毫泼墨试着画一画高雅的兰花吧。”通过从“鉴赏名家名作”到“试着画一画”的学习过程逐级提升要求培养学生绘画素养。2.科学课渗透花文化之“真”。走出教室观察花介绍花的基本知识花名、花貌、花类、培育花木的技能认识花对环境的影响对美化生活所起的作用根据植物的种子鉴别一些花的品种了解花文化的发展史花克隆技术与发展前景等并写出实验报告及科学论文。3.语文课渗透花文化之“雅”。语文教材中不乏写景状物、借物抒怀的美文集合与花相关的词语、诗歌、格言等进一步了解花的特点、秉性和作用着重对花的品性进行挖掘达到赞美花感悟花的内涵。例如学习语文课程中的杨万里所写《小池》一诗时就可利用花文化校本课程中的《凌波仙子—荷花》一课的资源开展渗透式整合教学一是走进“徜徉花苑”板块阅读叶圣陶的散文《荷花》扩大阅读视野二是走进“丽花带语”板块阅读荷花“清白坚贞、纯洁高尚”的花语领悟荷花所代表的人格寓意三是走进“荷花文化”板块欣赏温庭筠的《莲花》诗“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并与杨万里所写的《小池》进行比较提高比较鉴赏能力。除此之外语文课可以发动学生收集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花诗花词举办朗诵会开展“我为花儿写花语”的比赛写作花的观察日记、征文为自己编写一句关于花的座右铭以及主办以花为主题的手抄报等等。例如花文化校本课程中的《冰清玉洁—玉簪花》一课有这样的设计“利用已学到的有关玉簪花的知识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办一份‘关于玉簪花’的手抄报吧”。要求学生自我分担合作任务有的说“我可以上网收集资料”有的说“我画画不错可以负责手抄报的版面设计”有的说“我就来负责写字吧”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主办手操报的任务。4.思品课渗透花文化之“善”。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利用花文化渗透花的药用、食用等生活常识教育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利用花文化渗透栽花、养花、护花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绿化、美化公共环境的社会意识。至于其他各门学科课程都可以与花文化校本课程进行渗透式整合譬如数学课上了解并计算花龄花期等体育课上排练花的舞蹈、做花的造型等这些都是学生们乐此不疲的花文化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渗透式整合途径。二、综合课程“探究式”整合途径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视为一种课程。依据综合性学习特点可以与花文化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开辟“探究式”整合途径。基本思路是把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内容按照各种主题的形式进行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而对与实际问题相关的主题进行自由的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关心和解决现实问题意识与创造性。一般步骤包括①师生共同规划探索主题并形成主题库②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资料制定探索计划、准备相关条件④学生以多元的方式进行主题的探索和研究活动⑤总结并汇展探索成果。试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菊”文化》为例。第一步分工准备明确“菊”文化探究任务。有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让每个学生准备“菊花积累本”和“菊花感悟本”以记载探究菊文化的收获与体会。第二项任务是将主题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予以细化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课题自愿分组并制定出相应的活动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流程等。具体分工内容有七个方面①写作组观察生活中的菊花写日记写活动过程的体验、感悟。②收集体验组收集关于菊花的各种资料——菊花的品种菊花的功效及菊花与名人的趣闻栽培菊花扮靓教室。③朗诵组练习朗诵收集到的不同朝代或者自己创编的不同风格的菊花诗词、警句、对联、有关菊花的词语对对碰。④摄影、书法、绘画组、电脑制作组拍摄、绘制或电脑制作菊花图并配以简洁的文字介绍。⑤演讲组观看有关菊花的电影写评论。⑥创编组写菊花花语菊花座右铭菊花班歌菊花对联办菊花为主题的小报。⑦表演组“我是一朵雏菊”。唱菊花的歌跳菊花的舞演菊花的童话剧然后写观后感。第二步策划行动开展“菊”文化探究活动。一是教师重点辅导信息的搜集方向和节目审查统筹计划。二是各组学生采编、练习准备汇报展示。三是各组把每次讨论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教师适当提出要求和建议做好合理引导。包括提出安全纪律方面的要求提供部分网站地址、书报名录对制作和排练提出建议等。第三步交流展示分享“菊”文化探究成果。①赏菊欣赏由学生拍摄、绘制或收集到的各种菊花特写、菊展照片以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伴以配乐解说互动命名——如花文化校本课程的“四整合”实施途径◇张朝娟本刊特稿
相关知识
花文化校本课程的“四整合”实施途径
“花文化”校本课程纲要.doc
校本课程建设大全11篇
校本课程家庭园艺DIY的开发与实施
园艺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校本课程建设之要素、意蕴与路径——基于“长安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花卉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途径
校本课程插花艺术教案
特色课程建设方案范例6篇
罗店小学:开发“三花校本” 传承花卉文化
网址: 花文化校本课程的四整合实施途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3245.html
上一篇: 保密观考试能考几次 |
下一篇: 无土栽培有关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