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 181 十字花科作物病毒研究:主要病毒的 季节变化和基因组变异 陈集双冯明光 柴立红 陈洁云 刘文洪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29) 十字花科作物上的病毒在国际上没有像茄科、禾本科等作物上的病毒那样引起普遍重 视。但是,国内研究者对我国十字花科作物病毒研究却有相对多的积累。尤其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从病原和病害防治的角度,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和应用研究(刘栩平等, 气候变化,尤其是冬季气候变暖和作物栽培制度的变化,作物病毒的发生因受到年度不同、 地区差异、作物种类及其栽培技术体系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新的特点。城市周围冬 季大棚蔬菜、花卉的大规模种植、反季节栽培等新情况和新环境条件,势必导致我国十字花 科作物病毒发生和流行规律的变化。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十字花科作物 病毒的系统鉴定和分子检测,重新确定了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侵染萝卜、小青菜、油菜、榨 菜、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病毒种类及其病毒分子生态学特征,为新世纪作物病毒病控 制和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通过病毒分离接种、双链R.NA分析、病毒提纯、形态学观察和血清学反应测定,对 基本接近,5年间TuMV的侵染率略高于CMV。以上结果得到了基于病毒基因组克隆和探 针制备的RNA点杂交检测的验证。 十字花科作物上CMV和TuMV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中,春季(3。5月) 毒分离物较少,CMV和TuMV的比例接近。 在系统检测的1998~2001年间,十字花科作物上病毒种类呈现明显的年度变化特征, 于其随季节变化的差异。 ’ 个具有典型的卫星RNA条带,占检测样品的55%。其中,有1个CMV分离物同时携带1种 个碱基以上,与我国其他地区发现的CMV卫星RNA的情况相似,而与欧洲等地在番茄上报 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 植物。 克隆,获得了2个来自杭州十字花科作物上的CMV卫星的全序列。经过序列分析,来自青 CMV 以分为3个大小类型。“小卫星RNA组”(8mallsatellite):340nt,这些CMV分离物主要 CMV satellite):368 来自于欧洲;“中长卫星RNA组”(middle—length nt;“长CMV卫星组”(10ng CMV satellite):380nt,后两类主要来自亚洲地区。来自十字花科作物的2个CMY卫星RNA Yns和Rs分别属于“长CMV卫星组”和“中长卫星RNA组”。 采用RT—PCR产物直接测序结合PCR产物克隆和重组质粒测序的方法,获得侵染十字 花科作物的CMV分离物YNRNA3的全序列。该病毒分离物RNA3的全长序列由2220nt组 酸组成,CP由217个氨基酸组成。在3a读框上游有121个碱基组成的前导区(非编码区), 框的3’端,有301个碱基组成的非编码区。这是国内外第一次确定十字花科植物CMV基 的核苷酸序列在参与比较的序列中为最长,其余11个已报导的CMV分离物RNA3的大小 为2193。2217nt。对12个CMVRNA3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将其归为2大类、3小类。CMV I(血清学亚组I)的分离物之间的同源 SubgroupIt(血清学亚组Ⅱ)的分离物与CMVSubgroup 性较低,均在80%以下;亚组内RNA3的全序列同源性则较高,均在95%以上。来自十字花 I。该分离物与来自我国台湾 科作物的CMV—YN根据其RNA3全序列特征,属于S1-咖up 地区的分离物NT9和来自我国福建花生上的分离物PE具有最紧密的序列同源性关系。 CMV 结果相似,根据CP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获得的分组情况与血清学亚组也完全吻合。但是, CMV—YN与来自日本的分离物SO具有最紧密的氨基酸同源性,同时与来自我国台湾的分 较高,形成C
相关知识
几种重要花生病毒研究新进展
RNAi介导的高抗芜菁花叶病毒研究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病毒检测
北方花生两种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治
十字花科植物基因组共线性关系的研究及应用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昆虫群落时间生态位研究
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植物病毒与兰花变异
一种十字花科作物抗病品种的鉴定方法.pdf
我国常见药用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与防控
昆明玉米矮花叶病病原初步研究
网址: 十字花科作物病毒研究:主要病毒的季节变化与基因组变异.pdf全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4683.html
上一篇: 兰花病毒病研究进展 |
下一篇: 小RNA深度测序在几种木本植物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