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抗稻瘟病基因pi

抗稻瘟病基因pi

Ⅰ抗稻瘟病基因pi-d2导入水稻提高稻瘟病抗性的研究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最严重病害之一,俗称水稻“癌症”。控制稻瘟病害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杀菌剂和利用抗病品种。植物基因工程的兴起为病害的控制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利用该技术可向现有栽培品种中导入外源抗病基因而不受种属限制,拓展了可利用基因的来源,这无疑为作物抗病育种工作开辟了一条崭新而有效的途径和发展空间。在水稻中已克隆了六个抗病R基因Pi-b、Pi-ta、Pi-9、Pi-2、Piz-t和Pi-d2。前5个基因蛋白属NBS-LRR类蛋白,而Pi-d2具有一个独特的B-lectin而作为新的一类抗病蛋白。本研究首次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i-d2基因转入水稻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日本晴和抗病品种中花9号等,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GUS活性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得到了对稻瘟病抗性提高的水稻材料,为水稻以及其它禾本科植物抗病分子育种奠定基础,并为有性杂交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不同水稻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作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三种不同的表达载体(含有长为3.2kb自身启动子驱动的Pi-d2基因组序列的pCB6.3k、含有长为2.2kb自身启动子驱动的Pi-d2基因组序列的pCB5.3k和35S驱动的Pi-d2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表达载体pZH01-2.72kb以及阴性对照载体pZH01-tp309)导入到水稻中,获得一批转Pi-d2基因的潮霉素抗性植株。2在农杆菌介导过程中首次将PSK添加在共培养基中提高了转化效率。PSK浓度为10nmol/L时,抗性愈伤出愈率比对照提高最高达11%;当PSK为200noml/L时,几乎完全抑制抗性愈伤的生长。PSK还与筛选培养基中的2,4-D浓度有关,2,4-D为2mg/L比1mg/L更有利抗... (共130页)

相关知识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进行自花传粉的粮食作物,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
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
水稻红米品系的稻瘟病抗性改良及农艺品质性状研究
Adv. Sci | 华中农大棉花遗传育种团队利用高通量基因编辑系统创建棉花抗虫基因突变体库并鉴定到广谱抗虫基因GhMLP423
稻瘟病菌致病机制及绿色防控新策略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研究——以稻瘟病为例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docx
南京农大张正光课题组:光照如何提升水稻对稻瘟病菌的免疫力
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
植物基因工程常用的基因.md · skyonsky/转基因那些事

网址: 抗稻瘟病基因pi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39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研究发现现代山羊的抗病能力源于借
下一篇: 花店设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