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00—2018年中亚五国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000—2018年中亚五国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研究陆地碳水循环耦合的一种常用度量指标。基于MODIS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通过Slope趋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亚WUE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与干旱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中亚年均WUE随着生境湿润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生长期规律与此相反),其中湿地WUE最高(1.820±0.10 g C·mm~(-1)·m~(-2)),而灌丛WUE最低(1.330±0.18 g C·mm~(-1)·m~(-2))。(2)中亚WUE呈略微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率为0.016 g C·mm~(-1)·m~(-2),年均WUE的显著下降区域大于上升区域。WUE对年降水和年气温的敏感性均表现为正值区大于负值区且均存在阈值效应,降水敏感性阈值介于250~300 mm(低值点)和500~550 mm(高值点),温度阈值介于3~6℃(高值点)和9~12℃(低值点),且ε_(NDVI)(WUE对NDVI敏感性系数)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3)通过WUE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EI)的相关性比较,发现WUE受干旱程度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灌丛、作物、森林、草原和湿地,且不同植被类型下WUE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关知识

轮作休耕对小麦和油菜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平原膜下滴灌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对供水方式响应研究
植物对环境中气候变化的响应.pptx
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地形调控作用
大杜鹃自然物候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浅析
1999—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基于卫星遥感的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树木生长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获揭示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敏感性与脆弱性

网址: 2000—2018年中亚五国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432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
下一篇: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