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乡愁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以大冶市上冯湾村规划为例

“乡愁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以大冶市上冯湾村规划为例

《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2017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乡愁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以大冶市上冯湾村规划为例

王梦姣   许琴   开通知网号

【摘要】:面对乡村建设之中乡村可识别性较低、乡村集体记忆淡薄的问题,本文以"乡愁记忆"为切入点,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提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方法。首先,笔者对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总结,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解读了"乡愁记忆"的内涵,提出"乡愁记忆"是由主体、客体、载体三者互动形成的,而记忆载体是最易改造的元素,由自然环境载体、人工环境载体和非物质载体构成,而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集体记忆发生和碰撞最丰富的空间载体,在保留和传承"乡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以上冯湾村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提取出最具特色的记忆元素,再以这些元素为重点,营造"点"、"线"、"面"三个层次的记忆场所以及过渡空间,验证了"乡愁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性,为乡村规划实践提供了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庞冠男;基于历史原真性的山西省地域性旅游文化景观研究——以山西省平顺县东庄村村落景观设计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帅;基于陕北秧歌传承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20年 2 季巷彤;灶美“淘宝村”公共空间体系重构与适应性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乔路;李京生;论乡村规划中的村民意愿[J];城市规划学刊;2015年02期 2 李伟;徐建刚;陈浩;王水源;基于政府与村民双向需求的乡村规划探索——以安徽省当涂县龙山村美好乡村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年04期 3 汤海孺;柳上晓;面向操作的乡村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3年03期 4 汪芳;严琳;熊忻恺;吴必虎;基于游客认知的历史地段城市记忆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地段为例[J];地理学报;2012年04期 5 贺勇;孙佩文;柴舟跃;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2年10期 6 汪芳;严琳;吴必虎;城市记忆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宣武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1期 7 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J];南方建筑;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鲁倩;郑州近郊区社区规划中乡村记忆重构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叶敏;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问题和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范赛玲;城市记忆活力复兴的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于波;城市记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波;“乡愁记忆”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J];居舍;2018年32期 2 何梦洁;焦佳琪;张琪;乡愁视域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与实践[J];天工;2024年27期 3 郭阳;范和生;反思与重塑: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建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4期 4 周礼;戈大专;推进公共空间治理 提升乡村建设品质[J];群众;2020年24期 5 高佳欣;邹晓翔;刘媛媛;乡村振兴:基于陕西关中地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方案的思考[J];新西部;2020年Z4期 6 倪沁;乡村公共空间发展及其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2019年02期 7 孔子萌;刘馨悦;林思铭;乡村公共空间中灰空间意向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12期 8 张睿杰;江鑫源;何依;米奎尔·马蒂·卡萨诺瓦斯;城市形态学视角下的小型公共空间历史类型研究——以巴塞罗那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年期 9 唐林;罗小娇;周洢;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研究——以绵阳市铁炉村为例[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3年11期 10 陈铭;杨磊;多元治理主体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治理研究——以武汉市雄岭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姣;许琴;“乡愁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以大冶市上冯湾村规划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C];2017年 2 王莉莉;我国城市儿童体育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框架的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社会科学分会)[C];2023年 3 李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广场舞文化价值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育史分会)[C];2023年 4 鲍闯龙;居住区公共空间安全性建设探讨[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23年 5 杨希杰;阎波;人机融合认知下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研究——以七星岗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3年 6 邹钧文;卞硕尉;朱安娜;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后提升策略研究[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3年 7 朱晓玲;温晓诣;游余勇;文化空间修复引导下的老城更新——以学宫片区复建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3年 8 王晖;效益导向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探究[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3年 9 夏彬鑫;包容性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相关研究综述[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C];2023年 10 李孟佩;陈姝颖;黄海琪;单位制老旧住区外部公共空间适老性更新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A];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晶环;农村公共空间的转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刘荣伶;大城小事·睹微知著[D];天津大学;2020年 3 法达(ALWAH,ABDULFATTAH AHMED QASEM);也门萨那市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的工具开发和方法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 4 胡辉;总体空间的观念[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5 何正强;社会网络视角下改造型社区公共空间有效性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黄骏;地铁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7 苏婕;面向公共空间人群活动理解的视频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21年 8 Nguyen Thi Thuy Van;公共空间与城市活力[D];浙江大学;2020年 9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孙旭阳;基于“行为—感知”测度的旧城区户外小微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D];天津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淑贤;基于可供性理论的乡村公共空间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 2 胡靖;旅游介入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 3 方婷婷;公众参与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更新治理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2年 4 李漠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 5 倪沁;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9年 6 刘毅;川西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变与重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7 代亚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再生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7年 8 练迪;开放社区导向下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 9 杜洁;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3年 10 蒋敏;宿迁市L镇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田佳琦 吴立高;艺术赋能 加快乡村公共空间建设[N];宁波日报;2021年 2 记者 张晓晨;推进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儿化改造 惠及更多老年人和幼儿群体[N];广西政协报;2023年 3 见习记者 高倩荷;优化环卫“硬件” 美化公共空间[N];中山日报;2024年 4 本报记者 吴娜;北外斯洛伐克教师维克多:“北京的公共空间质量非常高”[N];北京日报;2024年 5 记者 何淼 通讯员 林小婷;打造宜居静美公共空间[N];中山日报;2024年 6 记者 王绍芬;“漫游昆明 重拾公共空间”活动在昆举行[N];昆明日报;2024年 7 本报记者 崔曜 实习生 王雅柔;巧打“数字牌” 两江四岸公共空间更安全[N];重庆日报;2023年 8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胡瑰玮 实习记者 朱馨月;公共空间在成都蓬勃生长[N];成都日报;2023年 9 记者 吴浩;沧州拓展百姓绿色公共空间[N];河北经济日报;2023年 10 本报记者 王大鹏;扮靓公共空间 打造宜居城市[N];日照日报;2013年

相关知识

基于健康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南京市青龙片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上邨规划为例
基于“源—汇”景观调控理论的水源地面源污染控制途径——以天津市蓟县于桥水库水源区保护规划为例
“改造式”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以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为例
微气候视角下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植物景观营造
注重乡村美学营造,美化公共空间激活新兴产业更助推自治共治
观光农业园中亲子景观设计研究——以登封市五彩观光农业园为例
缀花草坪景观营造研究——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
浅析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墙报】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体系研究等 | 城市设计①

网址: “乡愁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以大冶市上冯湾村规划为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69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城市河流宽度对居住环境微气候影响
下一篇: 北方花城!各色时令花卉将于五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