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如画概念及其在环境美学中后果.doc

如画概念及其在环境美学中后果.doc

如画概念及其在环境美学中后果

如画概念及其在环境美学中后果   摘要:如画概念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被西方环境美学家所关注。但是经过两个世纪的演变,今天的环境美学家对于如画的理解,已与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有着天壤之别,却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如画概念有相似之处。中西美学对如画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引起两种非常不同的后果。   关键词:如画;环境美学;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5—0010—04   由于环境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西方美学中的如画(picturesque)概念。在18世纪英国,如画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可以与优美、崇高并列。只是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如画概念才逐渐淡出美学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美学家们对自然、景观、环境的兴趣日渐浓厚,于是有人开始追溯到如画概念,因为它与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观念直接相关。但是,在西方环境美学中,如画所蕴含的思想,通常被当做反面教材来批判。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两个世纪之后,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观念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今天的环境美学家关于自然美的见解,与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的看法,可谓天壤之别。对此,卡尔松、柏林特等环境美学家已经做出精彩的论述。但是,我这里的兴趣并不在古今之争,而在中西之别,即通过如画概念的分析,来揭示中西环境美学的差异。   在中西美学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概念能够像如画和picturesque这样,刚好对应起来,形成绝配。它们的字面含义,都是像画或者像画的一样。然而,这种巧合也容易引起误读,误导我们忽略它们之间的重要差异。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它们的含义做一些考察和整理,以便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据罗斯为《美学百科全书》撰写的如画辞条,作为美学范畴的如画,是18世纪后30年在英国确立起来的(P511—515)。在将如画概念由日常语汇转变为美学概念的过程中,吉尔平、普利斯和赖特三人起了重要的作用。   吉尔平首先将如画与优美区别开来:优美的特征是光滑,如画的特征是粗犷;如画是用来评价绘画的,优美是用来评价现实中的事物??。对此,吉尔平列举了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一幢帕拉第奥建筑可以说是十分优雅的。它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它的装饰物的妥贴,以及建筑整体的对称,都是高度令人愉快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画到画面上,它就会变得刻板拘谨,而不再令人愉快。如果我们还希望给它以如画之美,就必须用大锤而不是小锥:我们必须把它打掉一半,破坏另一半的表面,将破碎的部分堆成一堆。总之,我们必须将一幢光整的建筑变成一片粗糙的废墟。如果让画家在这两个对象之间做出选择,他会毫不犹豫选择废墟。”“再如,为什么没有人画优雅的花园?它的形状令人愉快,各种东西的组合也很和谐,还有弯曲优美的小路。所有这些都是真的。如果只是限于自然之中,这种整体的光整是对的,但是,在绘画中它就会令人生厌。将平整的草地弄得凸凹不平,种上粗犷的橡树替代花丛,让地上满是车辙,零星散落一些石头和灌木,总之,要将它弄得杂乱而不是平整,这样你就会把它变成如画的。”   尽管吉尔平主张如画是绘画追求的一种风格,但是他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推荐具有如画风格的自然风景。发现具有如画风格的风景,是18世纪英国旅行者的一个特殊嗜好。   在吉尔平的基础上,普利斯???于如画概念做了更加清楚的界定。借助博克将优美与崇高区别开来的理论,普利斯将如画确立在优美与崇高之间,其特征是粗犷、突然变化和没有规则。普利斯说:“如画好像处于优美与崇高之间。由于这个缘故,如画经常恰当地与优美和崇高相配,甚至甚于优美与崇高相配。当然,如画也能完美地与优美和崇高区别开来。首先,就优美来说……它与如画建立在完全相反的特性上:优美建立在光滑之上,如画建立在粗糙之上;优美建立在逐渐变化之上,如画建立在突然变化之上;优美建立在年轻和新鲜的观念之上,如画建立在年老甚或衰亡的观念之上。”“有一些根本因素将如画与优美区别开来。同样如画也可以与崇高区别开来。尽管如画与崇高共有某些特征,但是它们在许多根本点上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它们产生于完全不同的原因。首先,幅员辽阔是引起崇高感的强有力的原因,但是如画与尺寸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一点上如画也与优美不同),既可以在最小的东西中发现如画,也可以在最大的东西中发现如画。崇高建立在惊愕和恐惧的原理之上,它从来不会落入轻松或者玩乐的事物之中;如画的特征是复杂和变化,它既可以适合于庄严的事物,也可以适合于玩笑的事物。无限是引起崇高感的最有效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无边的海洋可以引起惊愕的感觉;如果要赋予某物如画的特征,就一定会摧毁产生崇高感的原因,因为如画差不多必须建立在边界分明的形状和安排的基础之上。”   由于引入了博克的理论框架,普利斯对如画概

相关知识

阿诺德·伯林特 | 《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美学与环境
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的新拓展
环境美学论文赏析八篇
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植物文化艺术内涵及其美学功能探析
陈望衡: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当代转化
花开如画,美丽绽放
新书速递丨《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出版
第一章园艺产品及其市场营销概念模板课件.ppt
1966年,英国学者卡尔松,《当代美学及其对自然美的遗忘》一文,正式开启了西方环

网址: 如画概念及其在环境美学中后果.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84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孟子环境美学思想(大学毕业范文)
下一篇: 环境美学视域下的宋代梅审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