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病育种
第一节 植物抗病育种概述
植物抗病育种 原理和方法与通常植物育种相同, 但在抗病性 判定和转导方面有所侧重。
2
一、抗病育种 进展和问题
人类利用植物抗病性防治病虫害 历史非常久远, 在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觉和抗病性 遗传性质被确定以后, 现代抗病育种工作才逐步发展起来了。
“基因对基因”规律 发觉又促进大家研究合理进行抗病育种 策略, 深入研究抗病性 机制。利用远缘杂交和诱变育种技术开拓了大量新抗源, 扩大了抗病育种 范围。自70年代后期逐步兴起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 把处理植物抗病性问题列为关键目标之一。
抗病育种 历史证实, 选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最经济有效 方法。
3
其次, 植物抗病育种工作还存在以下有待处理 问题:
1.长久以来, 关键农作物病害 抗病育种, 关键使用了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过敏性坏死反应类型), 因为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 抗病品种 抗病性“丧失”现象愈益突出, 大大缩短了抗病品种使用年限。
2.伴随农作物产量水平 提升和农田生态条件 改变, 新病害不停出现, 许数次要病害也渐趋严重, 甚至演变成关键 病害问题。
一、抗病育种 进展和问题
4
3.需要立刻改变抗源单一化和品种单一化 局面。抗病育种过程中往往偏重使用少数优良抗源, 在生产中因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等原因又偏向大面积推广‘少数优良抗病丰产品种, 结果造成了抗源和品种单一化(遗传种质单一化)。抗源单一化有利于毒性小种 快速繁衍, 加速了品种抗病性变异, 往往造成病害大流行。
4.有些病害因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小, 难以育成抗病品种。
5.植物抗病性多与不良农艺性状连锁, 抗病材料往往产量较低, 农艺性状较差, 农家品种和远缘材料这一矛盾尤其突出 。
一、抗病育种 进展和问题
5
二、抗病育种 目标
抗病育种目标必需兼顾品种 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有时对品种 品质、抗逆性, 植物学性状等还会有特殊要求, 也需要包含在育种目标中。
(一)育成品种 主攻目标和兼抗范围
(二)对所利用 抗病性类型要有明确 选择
(三)合理确定抗病性程度
(四)预防降低亲本品种原有 背景抗病性和减弱亲本群体 遗传基础
6
第二节 植物抗病性种质资源
抗病种质资源, 即抗源, 是植物抗病育种 原始材料。系统地搜集、保留、评价和研究抗源是抗病育种工作最关键 基础建设。在育种目标确定以后, 育种 成效往往取决于育种材料 目标性状及其遗传特征, 所以选择适宜 抗源至关关键。
7
一、种质资源(即抗源)类型
(一)地方品种 在长久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 各地 原始地方品种积累了丰富 抗病性。
(二)改良品种 中国育成 改良品种和由国外引进 改良品种综合性状好, 多含有抗病效能高 主效抗病基因, 又易于经过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转移抗病基因, 所以是目前利用最多 抗源。
(三)近缘植物 栽培植物 近缘属、种含有高度 抗病性和抗逆性, 有极大 潜在应用价值。
8
一、种质资源(即抗源)类型
(四)抗病中间材料 已经有 种质资源经加工和创新后所得到了可直接用于育种 抗病新物种、新类型。抗病中间材料 起源关键有以下三个路径:
1.种内杂交
2.远缘杂交
3.诱发变异
9
二、抗病种质资源 搜集
前苏联学者瓦维洛夫(N, )在对植物种质资源 系统考察和深入研究 基础上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并认为在作物 原产地, 存在大量有价值 变异。菇可夫斯基深入提出在植物与病原物 共同起源中心存在丰富 抗病类型。
10
植物抗病育种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抗病育种课件
植物抗病育种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4章选择育种
抗病育种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第1章 育种目标PPT课件
第11章 抗病育种
花卉育种技术培训课件
棉花抗病育种
育种学课件
植物抗病育种.ppt 文档全文预览
网址: 植物抗病育种课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8856.html
上一篇: 特殊育种目标是指对某一具体植物为 |
下一篇: 13王卉——植物抗病性的机理和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