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态文明教育之花绽放校园

生态文明教育之花绽放校园

  近年来,云南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美丽云南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综合性作用,把生态文明素养作为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来培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以科普宣传等为载体,让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进实践,以生态滋养生命,让生态文明教育之花绽放校园。

  在青少年中培植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主题绘画、生物多样性主题自然笔记、扎染、剪纸、废旧物品制作的文创作品……连日来,由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教育厅主办,云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2022年“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青少年生态文明书画作品巡展活动在昆明市经开区实验小学、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昆明市盘龙小学、昆明市文林小学等学校开展。活动共征集到作品9225件,评选出获奖作品1913件,并精选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融入书画作品中,让学生们从富有创意的书画作品中汲取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推动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增强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共识,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们认识了很多珍稀濒危物种,懂得了很多保护环境的知识和办法。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大家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昆明市经开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廖靖瑶说。

  在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昆明市盘龙小学,同学们用易拉罐做的灯笼、废旧金属丝做的松鹤盆景、椰子壳鸟窝、塑料袋时装、科普手抄报等作品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围绕同学们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话题,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进行了专题讲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云南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起,云南省每年围绕不同主题面向全省大中小学开展系列征集活动,并以征集活动为契机和平台,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助力普及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未来,也呼吁广大师生和家庭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争当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行动自觉

  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需要环境潜移默化,也需要有形的提醒。学校除了注重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还需要于细微之处下功夫,唤醒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围绕这一目标和思路,云南省部分中小学开展了深入探索。

  2021年6月,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垃圾减量·从我做起”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标志着我省绿色低碳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全面启动。该项目着力通过宣传垃圾减量的意义及做法,提升全体师生对垃圾减量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形成主动分类、正确分类、持久分类的氛围和习惯。同时,以学校带动家庭、带动社会,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把生态文明场景和氛围融入校园教育,昆明市盘龙小学充分发挥各校区优势,分年级、分主题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保护生态环境,践行低碳生活”的意识,激发少年儿童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 垃分一起走”为主题的科普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以亲子互动的方式,开展纺织品垃圾精细分类、塑料垃圾精细分类和纸类垃圾分类等活动,丰富家长和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教育效果。

  “每一名师生都成为生态参与者、科普记录者。”昆明市文林小学通过构建山水生态、生态学习场,让学生们体验、实践、探索和感悟人与自然的联系,让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生根发芽。

  为落实《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省教育厅支持互满爱人与人国际运动联合会(瑞士)云南代表处启动实施欧盟互满爱云南低碳学校试点项目。该项目将在昆明市14个县(市、区)开展培训、宣教活动,覆盖600所学校和7万名师生,建立600个学校的碳排放数据库,支持50所低碳先锋学校制定并实施减排计划,实现减少15%碳排放目标。2020年,项目在昆明市盘龙、五华、呈贡3个区建立250个学校碳排放数据库,并选择20所学校作为第一批低碳先锋学校,实施碳减排计划。

  昆明市经开区实验小学前有马料河生态湿地公园,后有景致优美的观山公园。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下,“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宣传”“绿色+科技”“绿色+活动”的“绿色+N”应运而生,在学校丰富的人文教育中渗透绿色思想,以水、土、气为中心,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生态学习链。

  “我们把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各学科和各项教学活动中,用孩子们的视角和笔触,形成大量丰富的作品,培养孩子们的生态文明素养。通过参与此次活动,我们的孩子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小手牵大手,一起为建设我们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陆鑫说。

  让生态文明实践融入教育教学

  自去年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意见》以来,我省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推进,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创新上用心思,在质量上做文章,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课堂,让绿色、和谐、文明、团结理念走进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学生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了解掌握更多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激发保护自然、建设绿色家园的自觉,争当美丽中国建设行动者。

  近日,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昆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青凝青年”2022年云南省青年社会组织“青社领航”项目——“小树苗”撑起绿色我先行志愿服务活动在昆明市海口林场和南滇池沙滩公园开展。活动中,青年团员带领少先队员及其家长在林业展览馆了解营造林技术、森林抚育等林业业务涉及的知识、技术和法律法规,了解海口林场在坚守生态保护红线,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工作成效。

  在油橄榄树展览馆,少先队员从一幅幅老照片和一件件旧物中,了解了油橄榄树的由来和种植过程,感受在艰苦条件下,一代又一代的林业人几十年如一日绿化荒山的故事。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们还来到南滇池沙滩公园开展“守护母亲湖·滇池流域增殖放流”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尾鱼苗在一趟趟的爱心接力中跃入水中,畅游滇池。

  近年来,云南省全面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七彩云南·美丽校园”云南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校园行活动。积极支持开展生态文明课程建设,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开展“节水、节电、节粮”“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节水节电周”“节粮周”“节约校园倡议书”“光盘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学校”,全面推行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充分利用青少年宫、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植物园、动物园、湿地公园、自然博物馆等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传承等,组织开展适合本地的、有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校园、社区、周边城市、农村开展调查、劳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生动形象的教育。在团(队)活动和节日活动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有效途径,开展“圆梦蒲公英”等生态文明教育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参观学习、交流互动、体验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逐渐养成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相关知识

宝安教育系统持续加强生态教育聚力共建文明家园——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校园开出绚丽之花
惠州市博罗县第五小学:文明之花绽放校园 艺术硕果香飘万家
蔷薇花信•寻找 ④ | 走进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江苏泗洪中学
汲取自然教育养分 培育生态文明之花
道永心宁,予之美好!品闻青岛永宁路小学的“花样”文明校园
各地各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参与者和推动者
南京启动江心洲生态岛试验区创建
让“劳动育人”在校园落地生花——东莞市凤岗益田实验小学生态劳动教育纪实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校园植物科普教育及网络建设初探
加强生态教育 创建绿色学校——安徽省太和县第三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网址: 生态文明教育之花绽放校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3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桥西区中山华府海棠苑幼儿园被评为
下一篇: 千余名小学生走进柏泉空港湿地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