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初探

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初探

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4期园艺博览

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初探

祝洪海

张伟*

(河南省商丘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以切花菊良种小菊带腋芽的茎段、幼花蕾位外植体,进行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初代培养试验的2种激素6种不同浓度处理,均能诱导外植体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带腋芽的芽段腋芽分化率最高的

分化率为83.3%;而花蕾诱导分化率最高的组合为MS+6-BA3.0mg/L+NAA0.1mg/L。培养42d组合为MS+6-BA2.0mg/L+NAA0.2mg/L,

后,愈伤组织块的直径超过1.0cm,丛生芽数达到12 ̄15个。

关键词切花菊;小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

中图分类号S682.11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4-0015-02

菊花原产我国,属于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国内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小菊是当今花卉市场流行的优良切花菊品种之一。其特点是小分枝多、色彩鲜艳、各色品种俱全、产量高、耐贮运、花期长、适应性广,远观近观效果均佳,深受人们的喜爱。生产上大多数采用脚芽扦插繁殖法,不仅繁殖系数低、周期长,而且细菌感染严重、品质退化。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优质花苗。菊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国外Ben-Joacov等最早(1972)进行了研究。Earle等又研究了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不同水平对其生长的影响。国内裘文达(1982)、唐巍(1993)又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为批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旨在为采用生物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并进行大批量生产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

供试材料来自新乡县合河乡温室大棚栽培的植株。取生长健壮的一年生中上部带腋芽的茎段、幼花蕾。1.2方法

1.2.1外植体准备。将采集的带腋芽的茎段、幼花蕾作为外植体,去掉部分叶片及花蕾上的鳞片,用小毛刷仔细地洗刷,在流水中冲洗30min,冲去粘附在再用洗衣粉浸泡10min,

装入烧杯内,在接种上面的污物,再用无菌水冲洗2 ̄3次,室内放入75%的酒精浸泡30s,而后置于滴入2 ̄3滴吐温-80的0.1%HgCl2溶液中浸泡8min,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4 ̄5次,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表面上水分,以备接种用。1.2.2具体操作。整个接种操作过程是在接种室的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超净工作台(接种前超净工作台应提前20min,打开并用紫外灯灭菌)的表面,用75%的酒精喷洒灭菌。稍等片刻,点燃酒精灯,然后再开始接种。用预先灭过菌的镊子、解剖刀或剪子将其带腋芽的茎段在培养皿上切成1.0 ̄1.5cm,花蕾剥去鳞片后纵切成两半。把镊子在75%的酒精溶液中蘸一下,并在酒精上灼烧,注意时间要适当,不能过长,以免在夹取外植体材料时将其灼伤。接种时,培养皿

作者简介祝洪海(1954-),男,大学文化,高级农艺师,现从事蔬菜生

产与科技推广工作。*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5-19

的瓶口应倾斜对准酒精灯火焰的方向,距离要适当。外植体要垂直于培养基,接种材料与培养基接触的深度要掌握好,切忌过深。接种时动作要迅速,封口要扎紧。接种用的镊子操作者的手接种前必须用肥皂彻底清每用1次灭1次菌。洗,再用75%的酒精药棉擦拭干净。1.2.3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将外植体材料置于不同处理培养基配方中,具体培养基及接种材料情况见表1。

表1切花小菊与激素处理及外植体接种情况

处理W1

W2W3W4W5W6CK

培养基组成∥mg/LMS+6-MS+6-MS+6-MS+6-MS+6-MS+6-MS

BA1.0+NAA0.1BA2.0+NAA0.1BA3.0+NAA0.1BA1.0+NAA0.2BA2.0+NAA0.2BA3.0+NAA0.2

接种外植体数∥个茎段花蕾66666666666666

共设置7个处理,CK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6瓶,其中带腋芽的茎段与花蕾各3瓶,每瓶2块材料,重复3次。

培养皿为100mL三角瓶,上述各培养基蔗糖3%、琼脂0.8%,pH值为5.8。接种后将培养基在培养室内培养,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8 ̄10h/d,光照强度为1800Lx。外植

体培养7d后,茎段上的腋芽开始萌动,21d后萌发许多绿色小芽,同时在其茎段切口处(生物学下端)可以看到长出了浅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继续培养42d后愈伤组织的直径>1cm以上,同时萌发出许多莲座状的丛生芽。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培养基对带叶芽的茎段诱导分化的影响

初代培养时不同处理培养基对茎段腋芽发生的数量、愈伤组织及丛生芽的生长势等影响是不同的(见表2)。茎段

伴其生长继续腋芽在接种7d后就萌发生长而且速度较快,

培养21d后,发现茎段切口处已形成愈伤组织,同时腋芽的幼芽叶腋间开始发生绿色小芽,之后渐渐形成丛生芽。由表2可以看出,W5对茎段腋芽分化率发生的效果最好,分化率达83.3%。6-BA的质量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其腋芽分化,而NAA的质量浓度从0.1mg/L提高到0.2mg/L时,腋芽分化率有上升趋势;在生长势上,表现有所加快,但长势弱。在不加任何激素的情况下只利于生长而不利于或形成少量的愈伤组织。

15

相关知识

北方切花非洲菊的繁殖方法及温室栽培技术
兰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pdf
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花卉
兰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菊花“满天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负责人:周根余)
树莓组织培养快速繁育体系研究
红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切花菊灰霉病抗性评价体系建立及防治技术初探
绣球花的植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网址: 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初探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39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切花月季嫁接苗繁育技术
下一篇: 花店里卖的康乃馨切花能扦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