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微生物、植物耦合的水体治理与盐碱化湿地修复综合技术

微生物、植物耦合的水体治理与盐碱化湿地修复综合技术

项目简介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成本少、耗能低、效果好的生物-生态新技术,即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富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降解、富集其它有毒有害污染物,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生长对藻类的抑制作用,使水体中藻类数量降低,提高水体透明度,达到化害为利、净化水质的目的,实现水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针对不同生态环境污染,从现场环境中筛选和构建具有高效污染修复的水生植物- 微生物群落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强、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和对原有生态环境没有威胁等优点。

应用范围

北京大学工学院从选育耐盐碱性植物新品种入手,研究并优化不同盐碱程度下植物组合、配伍模式,构建盐碱环境植被快速恢复技术。筛选高效耐盐功能菌,利用耐盐功能菌接种技术,进一步发挥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作用,加快盐碱环境改良进程。形成以生物为主,盐碱环境改良与污水治理同步进行,实现盐碱改良—污染治理—生态重建系统综合技术的集成的盐碱化湿地的修复与改良综合技术体系。

项目阶段

北京大学工学院以多年对微生物的研究积累,将微生物与水体植物相结合,已经完成难降解有机磷化合物微生物——植物耦合净化体系理论模型构建,建立了对有机磷农药和难降解有机物(壬基酚等)具有高效分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群(同时可以作为微生物菌剂应用在水环境以外的如土壤环境的修复中)筛选、培育,开发了从相应污染环境筛选具有有机物吸收或降解功能的水生植物的技术。微生物-植物耦合水体污染治理技术比原有单一的微生物净化方式提高70% 的效率。同样,用生物的方式治理土壤的盐碱化,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调节土壤中的水气温状况,改变土壤结构与特性,改善有益微生物生存繁衍的环境。通过生物措施改良的盐碱地脱盐持久、稳定,且有利于水土保持以及维持生态平衡。

知识产权

已申请相关专利。

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联系方式

邮箱:kjkfb@pku.edu.cn

相关知识

农业土壤盐碱化修复治理研究进展
水体的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水体“新生”!揭秘水体生态修复“五花八门”的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对水环境治理的影响
ESB——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2020年生态生物方法水体修复技术
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滴灌技术在啤酒花大田上的应用及盐碱化治理问题
土壤修复技术: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

网址: 微生物、植物耦合的水体治理与盐碱化湿地修复综合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84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实收246.65公斤 我国耐盐碱
下一篇: 花店团购装修作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