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花的学校》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手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符合实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地下的学校”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雷云拍着大手”既指(表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又指(深层意思)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下列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A.比喻 B.比喻、拟人 C.拟人 D.夸张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我们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xī)。门前,翠竹掩蔽;屋后,欢跳着山……
山溪里,飘着歌声。
竹林间,荡着笑语。
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朵在谛(dì)听。顿时,琅(láng)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xù)语……
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学校里。
一阵春风吹进竹林。青青的竹子,干壮叶密;春笋破土,拔地而起。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山间的新笋(sǔn),天天向上。
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
(本文作者李先轶,选入时有删改)
6.下面对文中出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板路(用石板铺成的路) B.晨曦(早晨的阳光)
C.谛听(仔细地听) D.絮语(大声地叫喊)
7.照样子,根据提示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
屋后,欢跳着山溪……(从文中再找出一个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竹笋和孩子长得很快。
B.竹笋和孩子们都是在大山里长大的。
C.山里孩子的身体都很强壮。
D.孩子们好比新生的竹笋,天天向上,茁壮成长。
9.读到“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符合实际。因为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明写花朵暗写风
2.指不自由的读书生活。
3. 自然界的电闪雷鸣 雷云对花孩子们的热情欢迎
4.有了雨的滋润,花朵才能自由自在地生长、开放。
5.C
【分析】1.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花的学校》选自《新月集》,《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也是他众多散文诗的第一本。《花的学校》以孩子天真的口吻向妈妈描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读着诗,似乎看见在十八世纪末,一位年青的父亲,在雨后的绿地上,听着孩子欢快的声音,一脸慈祥。整首诗洋溢着向往自然的热烈,折射着美妙童心的幻想和憧憬,同时也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亲情。诗句在灵动童心的引领下,把我们带进神秘恍惚的仙境,让人浮想联翩。原句是“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的跳着舞。”这样写是符合实际的,花是因为风而动,作者明写花朵暗写风。
2.考查了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
联系“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可知,“地下的学校”比喻不自由的读书生活。
3.考查了句子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雷云拍着大手”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既指(表层意思)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又指(深层意思)对花孩子们的热情欢迎。
4.考查了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因为有了雨的滋润,花朵才能自由自在地开放。
5.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阅读句子“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可知,这句话把“花儿”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6.D
7.顿时,琅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
8.D
9.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在山林中快乐地嬉戏玩耍,林间飘荡着他们欢快的笑声、叫声……
【分析】6.本题考查字词理解。
A项,石板路:指在路基上铺上一层石板的道路,是我国古代高等级的道路。
B项,晨曦:意思是黎明后的微光。
C项,谛听:仔细地听
D项,絮语: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
D选项理解不正确。
7.本题考查找拟人句。
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让被描述的事物具有人的某些性格、情感、动作、神态等,把它人格化了。
文中的拟人句有:山溪里,飘着歌声。
竹林间,荡着笑语。
顿时,琅琅书声从窗口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
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画线句子运用比拟的手法,表达作者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和祝福,希望孩子们可以像山间新生的竹笋,天天向上,茁壮成长,因此选D。
9.本题考查写句子。
本句中的“红领巾”指孩子们,想象一下,孩子们是怎样在林间玩的,他们会做什么,说什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把句子写生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阅读理解题(含答案).docx
一盆长春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园艺专业讲课视频第7集 园艺产品的生物化学(一).mp4在线下载
2018届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散文阅读 (1) 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练习题(含答案)(24页)
《土壤化学肥料学》知识考试题(含答案).pdf
落叶大乔木,法桐夏季修剪技巧要点
《花的学校》拓展阅读
第49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展望
2024年第五届插花花艺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网址: 第2课《花的学校》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5374.html
上一篇: 学校的花坛作文400字(精选7篇 |
下一篇: 花坛适合撒什么花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