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依托“寿光模式”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高原夏菜长势喜人

依托“寿光模式”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高原夏菜长势喜人

  原标题:依托“寿光模式”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红古区花庄镇高原夏菜长势喜人

  红古区花庄镇高原夏菜长势喜人

  初春时节,生机勃勃。在花庄镇党员致富带头人甘宪明的温室里,他正忙着采摘水果西红柿。拳头大小的西红柿,皮薄汁多,满满小时候的味道。在红古区花庄镇千亩温室里的番瓜、西红柿、陇椒等高原夏菜生机勃勃、长势喜人。记者了解到,目前花庄镇有设施农业2210亩,其中日光温室726座1160亩,塑料大棚732座1050亩,依托“寿光模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也让这里的高原夏菜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今年,花庄镇高原夏菜主要以红笋、娃娃菜、番瓜、西红柿等蔬菜种植为主,以散花、西蓝花、菜花、圆生菜等蔬菜种植为辅,种植面积共达到19000余亩,其中红笋、娃娃菜、番瓜、西红柿等种植面积达到12000余亩,散花、西蓝花、菜花、圆生菜等种植面积达到7000余亩。以红笋为例,春节前可进行种植,生长周期约100天,平均亩产1.2万斤,主要销往广州、重庆、上海、西安等地。

  在花庄镇河嘴村,村民王善富正在自家种的红笋地里忙活,地里的红笋叶穿透覆盖的地膜,正显示着它蓬勃的生命力。“我们今年种了3.5亩红笋,红笋抗病力优越,收入可观。而且这几年政策确实好,扶持多,收入也比以前好。再过一个多月,第一茬红笋就能上市,到时定能卖个好价钱。”王善富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道。

  在村民苏承虎家中,他共有6亩4分地,其中的大部分都种植了红笋。说起这两年高原夏菜的走势,苏承虎也是满满的喜悦:“这两年高原夏菜在南方畅销,特别是红古的红笋,价格也比较好,所以我们这80%以上都种红笋,价格高、收益好、销量稳定。”

  走进花庄镇的一个个大棚里,一片片绿油油的景象映入眼帘,高原夏菜喜人的长势也让农民心生喜悦。花庄镇党员致富带头人甘宪明告诉记者,从以前的一个大棚收入一两万到现如今的一个大棚收入五六万,农民不仅仅在收益上获得了提高,更是收获了更多的技能。而甘宪明现在就是周围乃至红古地区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高原夏菜长势正喜人,但这也正是花庄镇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个方面。花庄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花庄镇将依靠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自身资金、信息等资源优势,把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产供销有机衔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以有机观光农业、生态休闲采摘、乡村旅游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集农资电商销售、冷链气调保鲜及高端有机农产品加工、有机农产品线下实体体验区全产业链模式,继续探索“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党建引领模式,建成一批果蔬采摘园、农耕体验园、休闲观光园,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让现代化农业发展迸发出新的魅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通讯员 于 虎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2022-03-24兰州市西固区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联姻”推进特色农业蓬勃发展 2022-03-24兰州市永登县多措储备调运农资确保供应正常 2022-03-25兰州什川春耕种下增收希望 2022-03-25兰州榆中:产业兴旺“生金瓜” 农民增收好春景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相关知识

关于《红古区花庄镇总体规划(2019
勇当创业领头雁 致富不忘惠乡邻
花庄镇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改造提升项目启动
山东寿光联通大数据助推“菜乡”农业二次革命
农业结构调整
花庄镇乡村振兴产业规划(2021―2025)
榆中县创建“三新”集成技术 打造高原夏菜种植产区科学施肥增效示范片
菌稻(菜、花、烟)轮作套种生产发展模式——大田县菌—菜—花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红古苗木花卉 专门装扮兰州
竞秀区夏庄村兰花种植基地:2024年春节的幸福之花盛开在即

网址: 依托“寿光模式”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高原夏菜长势喜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72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业智能化病虫害防治与智慧农田:
下一篇: 2018年丹东市种植结构调整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