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核盘菌致病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核盘菌致病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姜道宏教授领衔的湖北省“作物真菌病害及其安全控制研究”创新团队在植物病原真菌核盘菌致病机理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权威学术刊物《PLOS Pathogens》2016年2月在线发表了学术论文“A small secreted virulence-related protein is essential for the necrotrophic interactions of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with its host plants”。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吕学良,通讯作者为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程家森副教授。核盘菌引起的作物菌核病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真菌病害,“作物真菌病害及其安全控制研究”创新团队多年来致力于核盘菌致病和菌核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核盘菌是一种典型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核盘菌的致病机理研究中,以往报道均集中于细胞壁降解酶和草酸毒素等在核盘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该论文报道了核盘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的一种新模式,研究发现核盘菌中存在一个效应因子SsSSVP1,SsSSVP1基因缺失后核盘菌致病力明显降低,深入研究表明SsSSVP1可以攻击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呼吸链上的保守成分以利于核盘菌侵染,这与核盘菌具有广泛寄主范围的特性是一致的,研究结果为菌核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连接: http://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05435

相关知识

向日葵核盘菌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及品种抗病机制研究
核盘菌Ss160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初探
科学家揭示病原真菌核盘菌提高对十字花科植物致病力的新机制
Nature Commun. | 病原真菌核盘菌提高对十字花科植物致病力的新机制
不同温度下4株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致病力
我室研究团队在作物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陈建群教授课题组在植物抗病基因起源与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蔷薇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
休闲所花卉创新团队在绣球花远缘杂交生殖障碍机理揭示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网址: 核盘菌致病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28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真菌对植物有哪些危害具体的?真菌
下一篇: 地衣(Lich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