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除具有观赏价值之外,还是一种实用植物,具有养肝明目、美容养颜、调整血质、延缓衰老、抗癌等功效,还可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可食用、茶用和药用。
我国自古就有食用菊花之说,最早可见于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清代的陈士铎认为大剂量食用菊花可以延年益寿,“夫菊得天地至清之气,又后群卉而自芳,傲霜而香,挹露而葩,而花又最耐久,是草木之种,而欲与松柏同为后凋也,岂非长生之物乎。但世人不知服食之法,徒作茶饮之需,可惜也。”可见食菊的妙处。
我国酿造、饮用菊花酒也有悠久的历史,“菊花酿酒可延年,两鬓丝丝烧鹤发”,这是著名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酒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于菊花茶的饮用更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菊花的药用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第一本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把菊花列为上品并这样写到:“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这主要是因为菊花含有大量的菊甙、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B1、氨基酸等活性成分,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血压。
食用菊
别名:真菊
食用菊以广东为主要产地,主要品种有蜡黄、细黄、细迟白、广州红等,主要作为酒宴汤类、火锅的名贵配料,流行、畅销于港澳地区。近几年,在北京、天津、南京、广州、武汉等地,也日渐成为时尚。
在小榄、北京、开封等城市中,都存在“菊花宴”。“菊花宴”以小榄最为出名,却以北京的“菊花火锅”最为尊贵,当年慈禧太后品尝“菊花火锅”后,备加赞赏,尔后“菊花火锅”由清宫传出,从此声誉鹊起,传遍全国。菊花脑,则为江苏南京地区老百姓喜爱的菜蔬,通常用于作汤或炒食,具有清热明目之功效。
菊花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果蔬无法比拟的作用,是上等的保健蔬菜。但食用菊花,一定要弄清楚菊花的品种,并不是所有的菊花都适合食用,如果不加选择的、不适当的食用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尤其是儿童、孕妇及体质弱的老年人慎用。
食用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是入肴佳品。吃法很多,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焖、蒸、煮、炒、烧、拌皆宜,还可切丝入馅,做汤、涮锅、软炸、熬粥等,味道鲜美可口,清香怡人。
茶用菊
茶用菊经过箱窨、囤窨、堆窨等窨制后,茶叶的吸附性与花卉的吐香性互为吸附,形成花茶,极受人们欢迎。也可将菊花直接泡水饮用,例如,近年盛行的“胎菊王”。茶菊泡出的茶水,不仅具有菊花特有的清香,而且还可以达到清火、养肝、明目的功效。
茶用菊出名的品种有浙江杭菊、河南怀菊、安徽滁菊、亳菊、贡菊、野菊花和藏彩菊等,近年北京生产的“京菊”等菊花茶也逐渐走向市场。
北京茶菊
2006年,北京首次在延庆四海镇大面积种植自主培育的茶用菊花。种植的茶菊新品有三类,一是花瓣长而厚的大菊:玉龙、京菊、玉人面;二是小如米粒的米菊:金米1号、2号、3号;三是含苞未放的胎菊:玉台1号。北京茶菊9月下旬就可进入盛花期,比杭白菊、贡菊等南方菊花品种花期早1个多月。
产地:延庆县四海镇,海拔在700米以上,其凉爽的气候,充沛的降雨量,是众多花卉生长繁育的良好场所。此地种植的茶菊,可以真正做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有机绿色标准。
特征:花头圆润饱满、花瓣多而厚,抗性强、病虫害少、口感好,营养也非常丰富。泡茶后汤色澄清,甘醇微苦。
杭白菊
别名:千叶玉玲珑、小汤黄、小白菊
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品种之一,是中国驰名的茶用菊。
产地:浙江省桐乡市(杭白菊的产地不是杭州),尤其以桐乡石门镇的杭白菊种植面积最大,生产加工厂家也更为集中。
特征:盛开的杭菊中间有深色花心,花型大,是经过蒸熟后晒干的,看起来是粘在一起的饼状;尚未盛开的杭白菊花蕾,采摘后直接烘干,一般称为胎菊,胎菊是杭白菊中的上品。
贡菊
别名:徽菊、黄山贡菊、徽州贡菊、七月菊
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中国药典”誉为“菊中之冠”、“民族瑰宝”。
产地:原产于安徽歙县。现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及休宁县兰田、南塘等地的坡地上,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
特征:菊色白、蒂绿、花心小,均匀不散朵,柔软芳香,味甘微苦。是新鲜菊花直接烘干而成的菊花茶,冲泡时间长了茶汤会变为绿色。
滁菊
别名:白菊、甘菊
安徽省著名药材,名列全国四大药菊(杭菊、怀菊、滁菊、亳菊)之首,属药、茶两用佳品。清朝光绪元年被朝廷纳为贡品,故有“滁州贡菊”之称。光绪年间《滁州志》曾记载“甘菊产大柳(今南谯区大柳镇)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现代实用中药》评价“安徽滁州产者最清凉,不苦不甜,白菊中以此为最良”。
产地:安徽滁县。
特征:是菊花中花瓣最紧密的一种。单瓣色白,味甘为上。花蕊金黄,花瓣玉白,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
亳菊
是《中国药典》中以“亳”字命名的中药材之一,2014年被中国农业部登记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淮河以北的药用菊花均与亳菊有亲缘关系,如山东的济菊,是在清朝时引自亳州;祁菊据《祁州药志》介绍,也是移自亳菊或怀菊的产地。
产地:安徽亳州。
特征:白色或黄白色,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气清香,味甘、微苦。
怀菊
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之一。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怀庆府河内县令范照黎在他的《怀药诗》中写道:“乡村药物是生涯,药圃都将地道夸。薯蓣(山药)篱高牛膝茂,隔岸地黄映菊花。”从这位父母官的诗中可以看到,200多年前的怀川大地,到处都有老百姓种植怀菊的药圃。怀菊蚕沙枕历史上也久负盛名。
产地:主要产于河南北部焦作地区(武陟、温县)。
藏彩菊
别名:洋菊花
由于长在高山云雾中,吸山水之灵秀,乘日月之精华,无污染,集观赏及饮用为一体,无论单饮还是配茶叶共饮,清香四溢。
产地:西藏高原的高山峻岭之中
特征:藏彩菊泡水后立即收缩成含苞待放状,经久耐泡。只要在杯中放入1-2朵七彩菊,用水浸泡2-3秒钟,茶汤立即有了甘甜的味道,且连续浸泡一天仍有菊花的香甜。
药用菊
现代临床医学也证明,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都有很好的疗效,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
药用菊通常指黄菊和白菊。我国药用菊花现有8个产区,长江以南产区的杭白菊、贡菊是以饮用为主,而长江以北产区的滁菊、亳菊、济菊、祁菊、怀菊、泸菊、川菊等均以药用为主。野菊花的药用效果也很好。
不同种类的菊花,功效略有不同。
降火用滁菊: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如果出现嗓子发干、头晕脑胀等热伤风症状时,喝一些滁菊可以缓解。
明目用贡菊:贡菊清肝明目的作用突出。用贡菊泡茶时再加一点枸杞,是电脑族的护眼良方。
清咽用杭菊:杭菊花朵较大,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杭白菊味道更甘美一些。与贡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也容易脱落。咽喉肿痛时,喝杭菊茶清热利咽的效果较好。
消炎用野菊花:野菊花朵小而黄,寒性重一些。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明显,对缓解生疮、牙痛、口臭都有效。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喝野菊花,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
美容用藏彩菊:由于长期生长在海拔几千米的地方,除了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还有独特的美容奇效,长期饮用对女性面部美容有很好的疗效。但孕妇不宜饮用。
相关知识
食用菊花
食用菊花种植技术
【第十届北京菊花文化节】菊花的文化内涵
菊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菊花怎么吃
HJ花境设计小课堂——有哪些可以食用的花卉
菊花烘干技术,菊花干燥箱创造出极致的菊花干燥体验
花类中药中哪些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
让菊花绽放“美丽经济”
2018年中国食用与药用花卉种植面积及出口统计分析「图」
7种“养生花”,漂亮又好养,家中养一盆,食用价值高
网址: 食用菊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714.html
上一篇: 香港陶艺家:巧手捏得牡丹开 |
下一篇: 牡丹花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