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亚科—青篱竹总族(三):刚竹
10.刚竹属
刚竹属(学名:Phyllostachys),是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状竹类。地下茎为单轴散生,偶可复轴混生。竿圆筒形;节间在分枝的一侧扁平或具浅纵沟,后者且可贯穿节间全长,髓呈薄膜质封闭的囊状,易与竿的内壁相剥离;竿环多少明显隆起,稀可不明显。竿每节分2枝,一粗一细,在竿与枝的腋间有先出叶,有时在此2枝之间或粗枝的一侧再生出第三条显著细小的分枝,竿下部的节最初偶可仅分1枝。竿箨早落;箨鞘纸质或革质;箨耳不见乃至大形;箨片在竿中部的竿箨上呈狭长三角形或带状,平直或波状或皱缩,直立至外翻。末级小枝具(1)2-4(7)叶,通常为2或3叶;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下表面(即离轴面)的基部常生有柔毛,小横脉明显。花枝甚短,呈穗状至头状,通常单独侧生于无叶或顶端具叶小枝的各节上(如生于具叶嫩枝的顶端、新生的开花植株或同一花枝再度开花时,则此等花序及小穗之变化极大,均不宜用作分类的依据),基部的内侧托以极小的先出叶,后者之上还有2-6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苞片之上方是大形的佛焰苞2-7片,在此佛焰苞内各具1-7枚假小穗,惟花枝下方的1至数片佛焰苞内可不生假小穗而有腋芽,花枝中不具假小穗的佛焰苞则常早落,致使花枝下部裸露而呈柄状,其腋芽于花枝上部的佛焰苞及其腋内的小穗枯谢后,还可继续发育成新的次生花枝或假小穗;佛焰苞的性质在许多方面与竿箨或枝箨相似,纸质或薄革质,宽广,多脉,有或无叶耳及鞘口繸毛,叶舌截平或弧形,有时两侧多少下延,具呈叶状至锥状的缩小叶(即退化的小形绿色叶片);假小穗的基部近花枝的一侧常有一膜质具2脊的先出叶,有时此先出叶偏于假小穗基部的一侧时则背部仅有1脊,先出叶上方还有呈颖状的苞片,苞腋内亦可再具芽或次生假小穗;小穗含1-6朵小花,上部小花常不孕;小穗轴通常具柔毛,脱节于颖之上与诸孕花之间,常呈针棘状延伸于最上小花的内稃之后,此延伸部分通常无毛,其顶端有时尚有不同程度退化小花的痕迹;颖0-1(3)片,其大小及质地多变化,广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5至多脉,背部常有脊,先端锥尖,有时也有极小的缩小叶;外稃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呈短芒状或锥状,7至多脉,背脊不明显;内稃等长或稍短于其外稃,背部具2脊,先端分裂成2芒状小尖头;鳞被3,稀可较少,椭圆形、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位于两侧者其形不对称,均有数条不明显的细脉纹,上部边缘生细纤毛;雄蕊3,偶可较少,花丝细长,开花时伸出花外,花药黄色;子房无毛,具柄,花柱细长,柱头3,偶可较少,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近内稃的一侧具纵向腹沟。笋期3-6月,相对地集中在5月。
(2)分布情况
本属50余种,均产于中国,除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外,全国各地均有自然分布或有成片栽培的竹园。尤以长江流域至五岭山脉为其主要产地。仅有少数种系延伸至印度、越南,日本和朝鲜的本属植物均系早年由中国输入。欧洲、北非及北美也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引入栽培,并且成为若干种的模式产地。由于经济价值大,世界各地凡是本属植物能生长的地方,几乎都已有引种。
刚竹属植物系中国竹亚科中,经济价值最大,种类众多的1属,除著名的毛竹(南竹)长期以来已有大面积栽培外,其他许多竹种因不同的用途而广泛栽培于农村或城市庭园中,尤以浙江省的种类最多,在该省又以安吉县最为集中。解放后经政府倡导,华北地区不断地引种本属某些竹种,多能生长良好,但要注意防旱,尤其出笋时不可缺水。
(3)主要价值 ①景观价值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姿态优美,生命力强,在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天津、河南、北京等省市引种表现良好。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竹子可广泛用于,公园、庭院、厂区等。也用于绿化边坡、河畔、山石。早园竹成本较低,而绿化效果好,栽植当年即可体现非常好的观赏价值。深受各地景观工程的喜爱。
②食用价值
竹笋味道鲜美、产量高、出笋时间早,亦为优良笋用竹。
③其他价值
竹材可劈篾供编织,整竿宜作柄材、晒衣竿等。
(4)桂竹(刚竹)
桂竹(学名:Phyllostachys reticulata)又名刚竹,散生竹,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生长海拔高度在海拔1500米以下。发笋期在约三月至五月。
其种加词“reticuluma”意为“网纹的”。
①生长环境
桂竹抗性较强,适生范围大,能耐-20摄氏度低温,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山坡下部、盆地、丘陵和平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
分布较广,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至长江以南各省区。湖北省红安县产此竹,其北部山区几乎都有。从武夷山脉向西经五岭山脉至西南各省区均可见野生的竹株。早年引入日本。
②主要价值
a.经济
竹秆较粗,中型竹之最。竹材坚韧、篾性好,用途广,仅次于毛竹。可作竿用、棚架、农具柄、伞柄等;编织制作各种农具、家具生活用具等;也适宜造纸,为优良的材用竹种。
b.观赏
桂竹冠常年碧绿,是西北地区南、中部造林、绿化美化的优良竹种。
c.药用
【性昧功能】味甘,性寒。解毒,除湿热,祛风湿。
【主治用法】治咳嗽,气喘,四肢顽痹,筋骨疼痛。适量食用。治小儿痘疹不出,用竹笋煮粥吃。
(5)毛竹
毛竹(学名:Phyllostachys edulis),原产于东亚,是属于禾本科竹子的一种。中国分布自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1737年引入日本栽培,后又引至欧美各国。
①生长习性
毛竹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因此,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0℃,年降水量为1200--1800毫米。对土壤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种,既需要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发育的中、厚层肥沃酸性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分布多,生长良好。在土质粘重而干燥的网纹红壤及林地积水、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在造林地选择上应选择背风向南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酸性砂质土或砂质壤土的地方。
毛竹林的林下植被有油茶、拎本、姜子、鹅掌楸、山矾、悬钩子、紫金牛、柔毛绣球,还有木荷,丝栗拷等,草本植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和蕨类植物如里白、铁芒箕等。有时,毛竹亦与杉木、马尾松、长柄水青冈、头状四照花等组成各种类型的混交林。在这些混交林中,毛竹一般居于第二层,L层为形体较高大的马尾松等。
②主要价值
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经营好的竹林,除竹笋等竹副产品外,每亩可年产竹材1500-2000公斤。
(6)水竹
水竹(学名: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
①生长习性
水竹性喜温暖湿润和通风透光,耐荫,忌烈日曝晒。光照充足的环境,耐半阴,不耐寒,华东地区露地稍加保护可以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稍粘的土质为宜。生长在河岸、湖旁灌丛中或岩石山坡。
水竹喜温暖湿润和腐殖质丰富的粘性土壤,耐阴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5℃。
②地理分布
水竹原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南北各省均见栽培,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野生的遍生鄂东山区各地。水竹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大湖、河流边缘的沼泽中。沿江各县农家多栽于宅旁,蕲春、黄梅、浠水等县甚多,常供盆栽观赏或作插花切叶。
③主要价值
水竹全身是宝,不但是工业原料之一,而且用途广泛。竹笋味鲜甘甜,竹编器具和工艺品美观、耐用,燃烧后能产生竹油、竹炭。竹油香气浓郁,可用作妆品的配料等。竹炭用于烤火、打铁、建筑涂料。水竹还有许多药用价值。水竹竹材韧性好,栽培的水竹竹竿粗直,节较平,宜编制各种生活及生产用具。著名的湖南益阳水竹席就是用本种为材料编制而成的;笋供食用。
a.观赏价值
水竹,易管好养,可水植也可盆栽,干净雅致,清隽潇洒,具有盆景风度。它适宜书桌、案头摆设,若配以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具天然景趣。南方露地栽植,适宜溪边、假山、石隙点缀。水竹茎挺叶茂,层次分明,秀雅自然,四季常绿,是室内清供佳品,亦是切花的好材料。因此深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可以在花盆中土养,也可在盛水的容器中水养。水养法可用湖水、河水、井水、天落水、沉淀24小时的自来水,最好是电解离子水中酸性水,忌用矿泉水。瓶内可放数粒彩色玻璃球或鹅卵石,以使瓶子稳定重心,增加美观。
b.使用价值
水竹有净化环境的价值。水竹在生活污水中培养10 d后,污水中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92%、70%和73%,其中水竹对N、P的吸收量分别占净化量的55%和53%。种植风车草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对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为64%、47%、74%和74%,与不种植物的人工湿地相比,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8%、19%、14%和13%。
水竹还可以用来制作凉席。水竹质纤细,喜荫凉、爱潮湿,吸水性能特别好,所以竹体清凉。破篾编席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特点和长处。人躺到水竹凉席上,汗水被竹丝吸收,体温随着下降,使人感到徐徐清风席上来,汗水渗进竹丝,竹丝更加温润清凉。因此,使用年久的水竹凉席散热收汗性能更好,越睡越凉。水竹还可以当做拼图,切成不同形状,摆不同的图案。另外,水竹叶榨汁后的汁液,可当做浅绿色染料,用来画画。
(7)美竹
美竹(学名:Phyllostachys mannii)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分布甚广,分布于中国黄河至长江流域以及西南直到西藏的南部,原产于国外印度,1938年由江苏宜兴海会寺引入美国栽培。
①生长环境
美竹的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多生长在山坡、丘陵,土层深厚、疏松、湿润的各种土壤;也能在干燥瘠薄的土壤、石粒土壤及山崖上正常生长。能耐-20°C左右的低温及短时间流水的浸渍。
②主要价值
美竹秆通直,材质坚强柔韧,篾性好,经久不裂,为上等农具用竹和篾用竹。用作家具、钓鱼竿、晒竿、帐竿及编织凉席、筛、筐等。美竹茹、竹枝、竹叶可以作药。笋味略涩,可食。美竹的适应性、抗逆性强,耐寒耐旱,是西北地区中部,造林、绿化、美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竹种。
竹秆挺秀,枝叶繁茂,娟秀可爱。可片植成林,美化庭院空地,是观赏竹种。
(8)篌竹
篌竹(学名:Phyllostachys nidularia)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
①生长环境
篌竹适生黄壤、红壤、黄棕壤和河流冲积土。篌竹能耐干旱和水湿,因而在土壤瘠薄的山坡地、河溪旁及沙滩地上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呈酸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
②分布范围
篌竹西缘达云南昭通永善海拔1000-1300米的滇东北中山山原区。篌竹垂直分布上限在东部浙江天目山可达1200-1500米、西部四川和贵州可达1800米以上,分布区北缘的秦岭、桐柏山和伏牛山仍可达1000米。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黔中地区也人工引种成功。四川东部和重庆东北部、贵州东北部、浙江西北部和安徽南部山区等地是篌竹的相对集中分布区。
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南、湖北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多系野生。模式产地在意大利。
③主要价值
篌竹竹材柔韧、尖削度小,耐腐,细竿可作篱笆、粗竿可劈篾编织成农具。竹材纤维较长、纤维素含量较高,是上好的纸浆原料。竹笋笋味鲜美,鲜食或加工成保鲜笋和干笋制品俱佳。植株冠幅窄而挺立、叶下倾、体态优雅,笋箨纹路明晰、色泽各异,是道路绿化和庭园置景的上选竹种。寄生竹叶的竹黄菌能镇痛消炎、治癌护肝,具有悠久的民间应用历史与现代临床应用潜力。竹林鞭系发育、集结于土壤近表层,是营造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的重要树种之一。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竹亚科—青篱竹总族(四):紫竹
【植物界全系列】竹亚科—青篱竹总族(二):箭竹
【植物界全系列】树兰亚科—树兰族:竹叶兰
【植物界全系列】菊科—管状花亚科
【植物界全系列】菊亚科—向日葵族(三):大丽花
180.【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旋覆花族(二):花花柴
201.【植物界全系列】菊亚科—紫菀族(二):雏菊
【植物界全系列】豆科—蝶形花亚科:相思子
【植物界全系列】管状花亚科—菜蓟族(三):菜蓟
【植物界全系列】蝶形花亚科—车轴草族:紫雀花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竹亚科—青篱竹总族:刚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5238.html
上一篇: 园艺师的基本职责(精选5篇) |
下一篇: 2024年花卉园艺师证报考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