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写笔记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高呼与可图》卷(故宫博物院藏)是石涛墨竹画的代表作,画家在5.18米的长卷上表现了山野之竹渭川千亩的气势,在构图、笔墨上皆有独到之处。此图采用“推蓬窗”式的构图,墨竹仅取中下部截景,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卷首先是嫩竹幽篁,继而是苍劲之竹及巨石,再以细竹和竹笋结束,众竹干或挺直平行或倾斜交叉,枝叶或繁密茂盛或稀疏开阔,位置布局自然生动,气势恢宏。此图多用湿墨,竹叶聚集处水墨氤氲,并搭配以干笔浓墨,笔...
2021-06-22 10:29:12 1人喜欢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紫茄好作家常饭,还有王瓜佐席珍。早韭晚菘成四美,蛎螯议已谢门人。”诗中称紫茄、王、早春新韭、秋末晚菘(白菜)为家常饭之“四美”,蛎螯充口亦为杀生,故已谢绝门人送此物。(p205)
2021-06-22 10:19:07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明陈淳、徐渭在水墨写意花木画上有重要突破,拓展了水墨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徐渭将笔墨与个人性情融合在一起,开启了水墨大写意的试验和探素。石涛、八大山人、弘仁均擅画写意花木,他们进一步将笔墨试验与个人性格、情感相融合,并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p201) 6月19日徐渭展归来,织田信长问: “好看吗?” “书法好过绘画。” “他自己也这么说。” “草书和行草太好了!” “疯癫状态下写的,我猜。” “我信了。” ……...
2021-06-21 11:08:49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石榴树之一枝自左上斜出,一表皮裂开的石榴果悬垂枝上。露出的浆果、枝、叶、石榴皮皆以色笔蘸墨写出,无轮廓线,表现石榴皮的墨、色相互混融,突出了由青变红之状态,虽为色墨游戏,然犹不失形似;(p138) 蔬果类题诗突出了采摘的乐趣和食用时的味觉体验,如“剥子寒溅齿,用皮清写诗”(石榴)p140
2021-06-16 18:26:13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倪瓒称写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5,强调抒发逸兴。倪《梧竹秀石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以淡笔渴墨写竖立湖石后一浓一淡两竿竹挺立而起,竹少枝而竹叶之结组则被重视,构图简洁,笔法萧散,竹后另绘梧桐树干,以渴笔写出,叶以淡墨挥染,苍润淋离。据画家自题,此图是写寄“仲素孝廉”的,画家并题诗曰:“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声入坐寒。想得此时窗户暖,果园扑栗紫团团。”(p117...
2021-06-16 06:05:10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文同墨竹 仲仁墨梅 苏轼画竹只是文人墨戏,其表兄文同则专门以画墨竹见长。画竹虽不自文同始,但是文同确立了墨竹画的基本技法和规范,并在与苏轼的唱和、品鉴中形成了墨竹画的理论,使墨竹成为绘画的子门类。文同(1018-1079),……修筑“墨君堂”,并有诗称:“嗜竹种复画,浑如王掾居,高堂倚空岩,素壁交扶疏。”可见他画竹建立在对竹长期观察、喜爱的基础上,并受到了素壁上竹影的启发。(p68) 《墨竹图》轴(台北故宫博...
2021-06-15 03:26:39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马远之子马麟于南宋理宗朝供职画院,其《层叠冰绡图》轴(故博物院藏)绘三梅枝自画右斜出,构图疏简雅致,梅枝凊癯瘦劲,枝头梅花或含苞或怒放,开放的花瓣皆呈层叠状。此图本幅左侧有宋宁宗皇后杨氏题“层叠冰绡”四字,“冰绡”即薄透如冰、洁白如雪的丝绸,形容梅花之精美、华贵,如同是用薄透洁白的丝绸剪出来的一样。本幅上另有杨氏题诗:“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赐王提举。...
2021-06-14 20:13:18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從更深層次的理念來講,徽宗朝宮廷花鳥畫注重詩意的表達和寓興,以及花木、禽鳥之搭配在律歷四時和精神特質(如富貴、幽閒等)上的契合。(p34) 徽宗宮廷獨立的花木畫現已無存,只能從花鳥畫中一窺當時花木圖像之大體風貌。《芙蓉錦雞圖》軸(故官博物院藏,圖1。6)有徽宗款花押、鈐印和御題詩,應是畫院高手的代筆作品。圖中描繪的芙蓉花、菊花皆盛開於秋季,與徽宗題畫詩中「秋勁拒霜盛」句相契合,突出了其不畏霜寒的品格...
2021-06-14 18:49:42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中唐花木花之独立 折枝花之创立,对于中唐花木画之独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唐朝名画录》誉边鸾“近代折枝花居其第ー”,徽宗御府藏边鸾"《折枝李实图》一""《写生折枝花图》一",可见折枝花是独立的绘画题材。折枝通常与全株相对,如《唐朝名画录》记边鸾作“折枝草木”的同时,亦称他画《玉芝图》“连根苗之状,精极”,此即全株。故知折枝是相对全株来说的,系取其枝或数枝之意。(p18) 15
2021-06-14 18:10:08
May (Add color to your life)
北宋徽宗朝官廷编撰的《宣和画谱・花鸟叙论》称: 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其中强调一幅好的花鸟画需要具有“寓兴”的特质:绘牡丹、芍药需突出富贵之态,画松竹梅菊要体现幽闲之情,都是将人的情感或品格迁移、投射到花木之上。…… 中国古代花鸟画中的寓兴,是指在所画物象上寄寓、投射人的情感、品格,既可以是象征...
2021-06-13 14:19:36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寓兴:花木的图像史
相关知识
彭莱评《寓兴:花木的图像史》|可爱深红爱浅红
花木的图像史
花木的图像史:一个解读中国古代花木文化的视角
花木的图像史,是观赏也是情感的迁移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太庙国学讲坛公益讲座 “万紫千红”花木的图像史
什么“人间富贵花”,美得过南宋宫廷花木画?
基于叶片图像多特征融合的观叶植物种类识别
观赏园艺(花卉与观赏树木)排行榜
花瓶图像的沿革与功能
宋画中的“容器插花”图像研究(70页)
网址: 寓兴:花木的图像史的笔记(10)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7133.html
上一篇: 中国传统花卉图案的传承和创新应用 |
下一篇: 拈花拾草(三十一)一枝红艳露凝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