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木的图像史:一个解读中国古代花木文化的视角

花木的图像史:一个解读中国古代花木文化的视角

  作者既为美术史出身,却为何取用“花木画”,而非为美术史界更为熟悉的“花鸟画”一词。对此,作者曾撰文解释道:

  花木画不仅在题材风格上有自己独特的方面,更重要的是,花木文化与宫廷、贵族、士人、僧道及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相较于其他画科,花木画承载了更为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意涵。(《何谓花木画?——唐宋元时期花木画之独立与兴盛》)

   可知作者始终是在花木文化演变的语境下,对花木图像进行观照。故而《寓兴》的撰写初衷,并不仅仅是进行一项与山水画史、花鸟画史、人物画史等相似的专史研究和写作,更是试图从美术史的视角出发,以花木图像为对象,开辟关于花木文化研究的新路径。这应当也是书名取用“图像史”而非“绘画史”的原因所在。(图4)

  书中对花木图像的选择与真伪、优劣辨析,反映出作者鲜明的治学特点,正如其所言:“考察作品真伪是本书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笔者尽可能地选用曾经寓目且认为可信的画作。”(《寓兴》,第4页)这也为进一步研究预留出了空间。就探讨花木文化而言,图像艺术价值的高低或许并非最为关键的因素。除卷轴画外,如屏风、瓷器、漆器、书籍、丝织品、家具等媒材上的花木图像,因与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或许能够从中解码出更多的文化信息。将视野扩展至日用品中的花木图像,亦应对探讨不同阶层花木文化间的角力与融合有所助益。

  《寓兴》一书,提示出古代花木图像与花木文献的浩繁、相关研究领域的多种可能性,及图像资料在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价值。读罢令人不免产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成果,揭示和建构出中国古代花木文化的大厦,并在更广泛的研究领域中对图像资料进行开掘与利用。

  值得一提的,还有作者文风的朴素、明晰,及书籍用纸、装帧的精美考究。相信无论是专业的美术史、文化史学者,还是单纯喜爱古代绘画、花草树木的读者,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带上本书,于寻访花木时对读,不失为乐事一桩。

相关知识

花木的图像史:一个解读中国古代花木文化的视角
前史与异域:另一种视角的欧洲植物学史
花木文化琐谈150:中国花木文化发展历程精简史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堂、廊、亭、榭等建筑的位置非常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天空、山水、花木等..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堂、廊、亭、榭等建筑的位置非常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天空、山水、花木
花木大余文化造型花卉产品受追捧
聚焦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鄢陵县举办花木产业发展论坛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出版:博物学真的火了?
花木栽培技术
花木盆景杂志

网址: 花木的图像史:一个解读中国古代花木文化的视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5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鉴别成化瓷器不得不掌握的几点
下一篇: 老祖宗花了5000年将分餐制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