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大豆是两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员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X,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

大豆是两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员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X,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56 题号:15925322

大豆是两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员用放射性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 X,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抗病植株占 50%。已知控制大豆子叶颜色基因在 1 号染色体上(BB 呈深绿色, Bb 呈浅绿色,bb 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科研人员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F1 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  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

(1)大豆抗花叶病与不抗花叶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R、r 控制,科研人员在进行上述两组杂交实验之前就已判断出抗花叶病基因为

_____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其理由是

_____


(2)基因R、r

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1 号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_____


(3)实验一 F1 中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F2 成熟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


(4)若上述实验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种,想要快速且简便地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品种,应选用实验一的

_____

(填“亲本”或“F1”)中表现型为

_____

的大豆进行

_____

,所得种子中,子叶深绿的即为所需品种。
(5)现有一株白花(dd)突变大豆,用该突变株作父本,与 10 号三体(其产生含有 1 条或 2 条 10 号染色体的配子活性相当且受精后均能发育)紫花纯合子杂交,再选择 F1 中的三体与突变株回交得到F2:
①若 F2 中紫花∶白花=

_____

,则基因d 不在 10 号染色体上;
②若 F2 中紫花∶白花=

_____

,则基因d 在 10 号染色体上。

更新时间:2022/05/29 09:21:26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现有某雌雄同株植物(2n=24)的纯合品系甲(BBdd)和纯合品系乙(bbDD),二者杂交的后代会表现为部分不育现象,果穗的结实率低。另有一品系丙,丙与甲或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可育。研究发现,该植物的可育与部分不育性状由上述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b、d基因在个体中共存导致部分不育。
(1)测定该植物基因组的遗传信息需要测定

______

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品系丙的基因型为

______

。品系丙与品系甲杂交获得F1,F1与品系乙杂交获得F2,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


(2)已知表现型为部分不育个体的果穗结实率为50%,且结实情况与所结籽粒的基因型无关,则上述F2所有个体的自交后代中,可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

,可育个体中纯合子占

______


(3)已知该植物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相关基因用T、t表示。请利用纯合品系甲(BBddTT)和纯合品系乙(bbDDtt)设计实验验证T、t基因与上述育性相关基因都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

______

【推荐2】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其植株较小,用一个普通培养皿即可种植4~10株,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每个果荚可着生50~60粒种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干信息,写出拟南芥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是

____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利用拟南芥进行人工杂交实验时,授粉前需对母本进行的处理为

______

______


(2)拟南芥种皮颜色(A/a)深褐色对黄色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已知某黄色种皮个体(aa)的2号染色体上导入了抗除草剂基因,科研人员让其与深褐色种皮的个体(AA)杂交,从杂交获得的F1中筛选出抗除草剂的个体,与未导入外源基因的黄色种皮个体进行测交,F2中发现10%的个体表现为种皮深褐色且抗除草剂,试分析其原因为

_____________

。若让F1中筛选出的抗除草剂个体自交,F2中获得种皮深褐色且抗除草剂的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从一批经过诱变处理的野生型拟南芥中筛选出一株突变株,想探究突变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研究者将突变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若F1

_______________

,则突变性状为显性。
(4)拟南芥雄性不育系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实验室分离到两组纯合雄性不育拟南芥株系nefl和rvms-1(分别用株系N、株系R表示),两种株系的不育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为隐性突变所致。研究表明株系R经低温处理可以恢复育性。请利用株系N、R设计杂交实验来推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只写实验方案)

________

【推荐3】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药用珍禽,其体内含有丰富的黑色素。乌骨鸡肤色越深其整鸡的药用价值越高,同时乌骨鸡蛋也是药膳保健佳品,因此,乌骨鸡乌肤的品质与产蛋率均是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获得养殖所需理想鸡种,研究人员用川南乌骨雄鸡(深乌肤)与产置率高的浅肤雌鸡做亲本进行杂交;F1中雄鸡均为浅乌肤,雌鸡均为深乌肤。现已知乌骨鸡肤色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基因型表现型B-ZdZd、B-ZdW深乌肤(含黑色素最多)B-ZDZ、B-ZDW浅乌肤(含黑色素较多)bbZZ、bbZW浅肤(含黑色素最少)

(1)乌骨鸡肤色的遗传遵循

____________

定律。 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依次为

____________


(2)让F1中雌鸡与亲本雄鸡交配,得到的为F2, F2的肤色为

____________

。若让F2自由交配,后代雌鸡中深乌肤个体所占比例为

__________

。上述杂交结果表明,适当引入浅肤鸡种后,既可保持后代乌骨鸡的乌肤性状,又可提高

__________


(3)研究人员选育出439只纯合深乌肤乌骨鸡单独饲养,发现有4.3%的个体由初生时的深乌肤变成浅乌肤,而绝大多数鸡仍保持初生时的深乌肤性状。由此推测,乌骨鸡乌肤性状的形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知识

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采用幼叶、...
黄豆,又称大豆(2N=40),其花为两性花,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原产我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黄豆不但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加工后
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相对性状.Ⅰ.下图为利用玉米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1)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填编
植物的花药与花粉培养
拟南芥(2N=10)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自花传粉,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研究。其植株较小,用一个普通培养皿即可种植4~10株,从发芽到开花约
大豆(2N=4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1)某大豆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对S、s和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
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子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某植物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其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对感病显性,高茎对矮茎显性.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若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抗病矮茎新品种.需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等处理.以进行人工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课件01)

网址: 大豆是两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员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单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花叶病(简称抗病)植株X,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963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
下一篇: 某自花且闭花受粉植物.抗病性和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