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对鲜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既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又充满了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对鲜花》的曲调是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使乐句得到了扩充。《对鲜花》四段歌词最后一个字与各段的数字相押韵,如“一”与“里”、“二”与“耳”、“三”与“山”、“四”与“刺”。歌词中共提到了四种花,即“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而“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满身刺”分别是这些花的主要特征之一。通过演唱这四段歌词,丰富和发展儿童的自然知识,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对鲜花》,通过歌曲《对鲜花》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并了解一些花卉的知识。
2:能背唱歌曲的第一段,同时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并演唱。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韵律操《你笑起来真好看》
师:大家都见过五颜六色的花吧,下面我们欣赏一组画的图片,(多媒体)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自由回答......)
2、师:你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师:什么报春信?(迎春花),什么花似雪花?(梨花),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大家说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与花有关的歌曲《对鲜花》(课件)。
二、新歌教学
1、讲解“对唱”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对鲜花》。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歌曲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听赏歌曲《对鲜花》(课件)
师:下面,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这首歌曲,听听歌中是怎么说的。教师播放录音《对鲜花》
师:谁能说一说歌曲中是怎样说的?(学生回答)
3、介绍歌曲中唱到的花:
师:大家说的真不错,歌曲中唱到了菱角、凤仙花、山茶花,还有蔷薇花,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花吧,多媒体出示花卉图片(菱角、凤仙、山茶,蔷薇花)教师介绍这些花。
菱角,菱角又名水栗、菱实,五六月开花,在夜里开放,白天而合上,随月亮的圆缺而转移。
凤仙花,又称指甲花,花色多变,园艺品种很多。
山茶花,又名茶花,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
蔷薇花,又名白残花,花香味很浓,花香诱人,花瓣中可提取芳香油,其价值高于黄金,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
4、学唱唱歌谱。(教师分句教唱一遍)
5、按节奏朗读歌词。
6、师: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再听一遍这首歌曲(课件),在听前,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在演唱“什么”的时候,要加重语气,有要难道对方的心情,在演唱“瞒不了我”的时候,要唱出得意的心情。(教师范唱歌曲)
7、师:下面,请大家和老师学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弹琴,分句教唱 3遍)
8、会了吗?(会了)请随老师的琴声演唱一遍第一段。大家唱得非常好,能不能背唱一遍,(能)请大家闭上眼睛演唱,不能偷看大屏幕。(学生背唱一遍)那么你们能不能把歌曲的 2、3、4段也演唱一遍呢?(能,学生演唱)。好,我们从第一段开始,每段之间都没有间奏。
9、师:大家唱的非常好,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你们能用对唱的形式把歌曲的第一段演唱一遍吗?(能)好,那哪个组唱问句?哪个组唱答句,请大家随老师的琴声演唱,注意前奏。
10、用 LA模唱歌曲第一段。
10、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进行演唱。
三、编创歌词
1、师:大家唱得非常好。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什么是对唱,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为歌曲《对鲜花》续编歌词。我给大家 2分钟的时间讨论。(教师到各组查看)
2、师:好了,时间到,哪个小组说一说,并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出来。(学生回答并演唱,四个小组都唱过来)
3、看来,大家对“花”的了解还是真多,希望大家下课后在继续编创好吗 (好)
四、拓展延伸
欣赏歌曲《猜谜谣》和《刘三姐》中的山歌对唱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汉族民歌《对鲜花》,还了解了一些有关花卉的知识,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每个地域、每个民族有着非常浓厚的音乐气息。像我们山东有民歌《沂蒙山小调》,安徽有黄梅戏《对花》等等。那么,还有很多民歌在等着大家去慢慢发现,去了解!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下课!(教师放歌曲《对鲜花》,学生走出教室)
《对鲜花》课后反思:
《对鲜花》是我国北方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小调,“对”是一唱一答的演唱形式,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竞赛性,极富生活气息。从课堂反馈的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大发挥,师生配合也较默契,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较高。感觉器官也是积极的,不同目的、不同任务的“听”与“唱”使学生活跃在学习的前沿,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基本理念。课从一开始就从精美的图片入手,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同时也为后面的创作教学提供了素材。创编歌词进行表演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积极大胆进行音乐创作,同时也特别注重全体学生的参与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及时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怡当的评价,鼓励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孩子们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本课在强调北京民默的风格特点上做了较好地途释和探讨,课后我意识到,其实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其相同点,教师应借北京民歌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以开阔视野,感受中国民文化的无限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唐睢不辱使命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三年级《花钟》第1自然段微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教材参考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花球朵朵》教学设计.docx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复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经典单元测试题
小学体育花球啦啦操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教学设计
园林景观之花坛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单元分析 青岛
网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对鲜花》教学设计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0515.html
上一篇: 中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 |
下一篇: 我公司园林分公司,有租赁花卉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