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LjCYC1基因转化非洲紫罗兰及CFL基因转化仙客来、春兰×大花蕙兰杂种的研究

LjCYC1基因转化非洲紫罗兰及CFL基因转化仙客来、春兰×大花蕙兰杂种的研究

【摘要】: 花型和花期是观赏植物的重要品质特征。非洲紫罗兰、仙客来和兰花是比较受人们欢迎的三种花卉。非洲紫罗兰虽然花色丰富但花型比较单一;而仙客来与兰花,特别是兰花,它们的营养生长期较长,若能得到花型和花期改变的新品种,定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CYC基因主要参与控制花背腹轴不对称性,而LFY基因在花转变和花期调控以及花序和花发育各阶段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LjCYCl基因(百脉根CYC同源基因)转入非洲紫罗兰,CFL(黄瓜LFY同源基因)转入仙客来和春兰×大花蕙兰杂种,研究它们对花发育的影响,以期获得花型与花期改良的花卉新品种,进而为其它花卉和经济作物花型与花期的调控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非洲紫罗兰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对非洲紫罗兰的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2、PCR检测表明LjCYCl基因转化效率优化后为16.67%,是未优化时的3倍以上。进一步的GFP和RT-PCR检测证明基因已整合到非洲紫罗兰基因组中。3、转基因非洲紫罗兰植株花的表型变化主要有:(1)花的对称性明显改变,由辐射对称变为两侧对称,出现频率为14.3%;(2)部分花萼变成花瓣,出现频率为。7.1%;(3)花萼数目由原来的5或6枚减少为4枚,出现频率为7.1%;(4)花瓣向花冠基部裂开,形状发生变化,且花瓣数目减少,出现频率为57.1%;(5)雄蕊花瓣化或退化,出现频率为17.1%;(6)雌蕊退化或柱头分裂,出现频率为11.4%;(7)在转基因株系中有两个株系部分花的颜色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紫色变为粉红色。4、建立了以仙客来叶片、叶柄和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的遗传转化体系。抗性植株经PCR检测表明转化效率分别为3.14%、0.35%和1.67%,进一步的RT-PCR和GUS检测证明CFL基因已整合到仙客来基因组中。5、探讨了春兰×大花蕙兰杂种的遗传转化方法。以原球茎为转化材料,通过Hyg筛选培养。抗性原球茎及植株经GUS染色与PCR检测后,初步证明CFL基因已整合到兰花基因组中。将筛选90d的抗性原球茎恢复培养4个月后,转入花芽诱导培养基中,50d后逐渐有花芽形成,至150d时,花芽形成率按瓶数统计可达75%,按苗数统计可达5%,而相同条件下的野生型苗花芽形成率按瓶数统计仅5%,按苗数统计仅0.7%。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1290318664393818112

1 戴艺民;林江波;王伟英;邹晖;吴水金;林一心;农杆菌介导的蓝色基因转化中国水仙[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2 陈莉;周连霞;马锋旺;梁东;华智锐;转MnSOD基因仙客来植株的获得及其对高温胁迫的抗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陈之林;段俊;曾宋君;梁承邺;叶秀粦;原球茎为转化受体的农杆菌介导石斛遗传转化[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郑立明;庞基良;春兰×大花蕙兰杂种试管苗开花现象[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年03期 5 赵万苓,姜世平,付新生,朱永莉,杨奎姝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查尔酮合酶基因导入仙客来[J];分子植物育种;2005年04期 6 马月萍,陈凡,戴思兰植物LEAFY同源基因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5年05期 7 廖飞雄,张春荣,李玲发根农杆菌对非洲紫罗兰的转化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8 王利琳,梁海曼,庞基良,朱睦元拟南芥LEAFY基因在花发育中的网络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J];遗传;2004年01期 9 柴明良,金斗焕农杆菌介导的蝴蝶兰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J];园艺学报;2004年04期 10 赵东利,陈红波,聂秀菀,王新宇,郑国锠超声波辅助处理对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苦豆子遗传转化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3期

1289887717202591744

1289887145204383744

相关知识

大花蕙兰育种研究进展
花色相关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兰花遗传转化研究
农杆菌介导的TFL1基因转化菊花的研究
兰花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类黄酮3',5'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矮牵牛的研究
植物开花基因FT的遗传转化及其参与开花调控的研究
植物抗病防卫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烟草的研究
月季的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大豆抗病相关基因SR1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F3’5’H基因对菊花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

网址: LjCYC1基因转化非洲紫罗兰及CFL基因转化仙客来、春兰×大花蕙兰杂种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21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几种名贵洋兰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
下一篇: 山上的兰花与下山的兰花:传统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