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虫:越冬代,4月中旬至5月上旬;第一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
(2)卵:第一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
(3)幼虫:第一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8月中旬至10月上旬。
(4)蛹:第一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8月上旬至8月中旬,越冬代:10月上旬至第二年4月上旬。
2.普查监测地点在美国白蛾幼虫网幕期进行调查,每代普查2-3次。要逐村、逐路、逐沟渠对每个林带林网、片林、村镇机关院落、村庄四旁树木进行地毯式普查,做到“镇不漏路,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树,树不漏网幕”,确保将全部虫情都能有效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除治。
3.调查树种
美国白蛾主要喜食树种,包括杨、榆、桑、臭椿、山楂、杏、法桐、白蜡、核桃、泡桐、紫叶李、樱桃、苹果、樱花、枫杨等;一般喜食物种,包括柳、桃、梨、刺槐、柿、紫荆、丁香、葡萄等。
(1)蛹期调查。一是在老树皮、乱石堆、墙缝等越冬场所,采集越冬蛹100-300个;而是在老熟幼虫下树化蛹前,在树干下,部围草诱集或从野外采集200-300个老熟幼虫饲养化蛹,调查蛹的羽化情况、寄生率和死亡率。
(2)成虫期调查。用黑光灯、性诱剂进行诱捕,调查、确定发生期。
(3)卵期调查。野外采集10块卵块,调查每块卵粒数,观察孵化日期、孵化数量,计算孵化率。
(4)初龄幼虫网幕期调查,以交通干道、村、居民区、企事业单位为调查点,每点要抽查100-300株树木(片林300株以上),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计算有网株率和平均每株网幕数。第一代幼虫网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二、三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二)加强检疫监管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加强检疫监管。积极开展产地检疫,把疫情扑灭在货物或苗木调运前。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的作用,加强对从黑林镇调出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查,发现携带美国白蛾的必须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加强对货物集散地、集贸市场的检疫检查和复检,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三)防治方法
要抓住“三个时机”(第一、二、三代幼虫危害期)“四个环节”(成虫羽化期、卵期、幼虫网幕期和下树化蛹期),采取剪除网幕、灯光诱杀、地面和飞机喷洒无公害药剂、释放周氏啮小蜂、绑草把、人工捕捉成虫、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杀蛹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重点抓好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幼虫网幕期防治工作。
1、剪除网幕。在各代美国白蛾幼虫未扩散前(3龄前),要组织发动人员用高枝剪除网幕,集中销毁。同时用充分发挥监测防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及时除治,有效降低虫口密度。重点要剪除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网幕。
2、杀虫灯诱杀。在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期,在村庄四旁、林带及片林内,相隔400米左右,将杀虫灯悬挂树上2-3米处,挂灯处要求无高大障碍物,每天从下午7时次日6时开灯诱杀。
3、地面喷药防治。在幼虫3龄前,使用1.8%阿维菌素1500倍、苦参碱15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液、48%噻虫啉2000-3000倍等进行喷雾防治(为增加防治效果,可用灭幼脲与阿维菌素类或与聚酯类等速效性强的药剂混合使用)。或用5倍柴油稀释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也可利用1.8%阿维菌素(或菊酯类)与柴油按1:4的比例,在天气晴朗无风的日出前后和傍晚前后使用烟雾机喷施烟雾防治。
4、生物防治。
(1)释放天敌昆虫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选择气温20℃以上的无风天气,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按美国白蛾幼虫和周氏啮小蜂1:3的比例,进行放蜂,每代放1-2次。释放方法:把寄生柞蚕蛹放入草把中、挂在树枝、沾粘在树干上。
(2)在幼虫网幕期,喷施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使幼虫感染病毒,造成幼虫病毒流行,进而杀死幼虫。
(3)在初龄幼虫期使用Bt生物杀虫剂800倍液喷洒防治。
5、绑草把。对于庭院周围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利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的特点,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绑起来,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天换远程草把,将蛹拣出,集中烧毁。
6、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防治。对于高大的孤立木和城区的行道树,在初孵幼虫期,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45度角打孔,打孔数量一般胸径10厘米以下打1个孔,胸径每增加5厘米增加1个孔。注药量视树干大小而定,平均每厘米注药0.5-1毫升。常用药剂有氧化乐果、吡虫啉等。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镇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镇长宓守峰同志任组长,成员包括农技中心、农经中心、卫生院、派出所主要负责人及各村支部书记。主要负责研究、协调、解决美国白蛾除治过程中的问题,帮助调集所需人员、物资和设备。办公室设在农技中心,办公室主任由镇人武部长于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实施应急防控工作;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组织美国白蛾防治方案的制订;向镇政府及其有关单位报告、通报美国白蛾发生情况及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发布有关信息等。
(二)健全责任制度
1、落实防控责任。各村支部书记是美国白蛾防治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动员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及解决防治中的具体问题,抓好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定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责任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各村对区域内的美国白蛾防控负总责,镇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积极作为。农技中心要当好参谋助手,加强疫情监测,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
2、疫情报告制度。对美国白蛾疫情严重的村,要立即报告镇政府和镇农技中心,启动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并逐级上报市、区级林业主管部门。
3、联防协作制度。在防治过程中,各村、各单位要加强信息交流,实行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联防联治,采取专业队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机械防治与人工防治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防治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防治标准,确保地毯式、全覆盖防治,不留防治死角,确保防控成效。
4、防控工作报告制度。在美国发生防治期,各村要将各项保障措施落实、疫情监测、防治进度等情况报镇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镇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对每天上报的情况要及时汇总,适时印发《美国白蛾防控简报》,对各村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5、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推行“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被责令限期除治森林病虫害者不除治,农技中心可以代为除治,由被责令限期除治者承担全部防治费用。
6、强化督导检查制度。镇政府将派出督查组对重点时期与关键环节进行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虫情隐患,要限期除治,确保美国白蛾防治措施落实到位。要按照《连云港市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对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落实、隐瞒疫情造成扩散蔓延和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技术保障
科学制定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生制剂等先进实用技术;聘请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和业务培训,普及调查和防治知识,切实提高村和有关单位虫情调查员和防治骨干的科技水平。
(四)资金物资保障
各村和有关单位要多渠道、多层次筹备资金,财政所要把防控经费列入预算,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加强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配足、配齐防治器械、防治药品及专业防治队伍,建立长效防控机制,全面提高防控美国白蛾的能力。
(五)加强宣传培训
充分利用广播、培训、出动宣传车、明白纸等形式,普及美国白蛾防控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该虫害危害的严重性,提高全社会参与查防美国白蛾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多种形式,层层进行防控技术培训,为基层培养“防治能手”、“赤脚医生”,使他们成为农户身边离不开的技术员。
相关知识
赣榆区人民政府
小农水哺育现代大农业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一)
县区动态
江川区人民政府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呈贡区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花十条”措施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
金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平县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芳菲四月“鲜花与梦想”一同绽放 2023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开幕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扶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
网址: 赣榆区人民政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311.html
上一篇: (1)赤眼蜂与棉铃虫的关系是 . |
下一篇: 2020年高考生物绝密必修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