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湖北省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湖北省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16年17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湖北省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袁沫汐   邹玲   林爱文   朱弘纪   开通知网号

【摘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一个重要的遥感参数,能够准确地反映植被覆盖程度和植被生长状况、生物物理化学性质及生态系统参数的变化,其时序数据也已成为基于生物气候特征开展大区域植被和土地覆盖分类的基本手段。基于2001—2012年MODIS-NDVI数据,利用趋势分析法以及线性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湖北省植被年际变化趋势、月变化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研究该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2年来,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良好,其中鄂西北及鄂南地区NDVI值较高为0.82,鄂中东部城市NDVI值较低为0.13;2001—2012年间年均NDVI整体呈增加趋势,增速1%/10a;植被覆盖度基本不变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2.8%,大致符合我国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可知,降水量对湖北植被NDVI年变化起有重要影响;逐月NDVI与月平均气温及月降水量的回归分析表明,降水和气温对生长季不同月份的植被NDVI影响明显不同,同时呈现一定的滞后性。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云;孙应龙;姜月清;万君;黄河流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年11期 2 李孟蔚;樊子菡;常清;王大勇;赵永强;米晓楠;杨倩;栾青;黄河中游典型干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3年01期 3 张晓莹;何毅;赵蕾;2000—2020年我国五大国家公园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自然保护地;2023年03期 4 万君;曹云;柳晶辉;气候和地形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夏季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分析[J];环境生态学;2023年08期 5 刘朔;杨建勇;蔡凡隆;基于Landsat 8的若尔盖县沙化监测区NDVI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22年01期 6 孙颖;易浪;尹少华;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协同治理[J];经济地理;2022年04期 7 胡尔查;王晓江;铁牛;洪光宇;苏和;张艳楠;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归一化指数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2年14期 8 舒骏生;蔡奕;罗标;基于NDVI的湖南省国家级公益林2004—2018年时空变化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20年03期 9 田梦琦;周建中;张勇传;贾本军;陈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植被覆盖对气候的响应[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1年04期 10 禹倩业;张静静;高莎;基于RS与GIS的伏牛山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分析[J];河南科技;202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阳;杨峥屏;钟鸣;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珠三角植被覆盖时空格局变化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C];202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樊翔;露天矿区重建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 2 潘涛;东北地区过去三百年(1700s~2010s)冬季LUCC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年 3 刘英;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年 4 刘玉燕;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 5 严登明;那曲流域草地演变对产汇流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6 杨震;草原矿区煤炭开采扰动识别及其变化过程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静怡;湖北省生态脆弱性及其时空格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2年 2 李楚婷;丹江口市维管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 3 戴静怡;湖北省生态脆弱性及其时空格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2年 4 赵方;榆林市荒漠化动态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 5 卢韩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川西高原植被碳利用率变化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21年 6 张良省;近四十年来黄河生态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NDVI变化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 7 胡昕利;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 8 李爱心;植被EVI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D];重庆大学;2020年 9 郑雯丹;宁夏灵武市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因素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年 10 张辰华;秦岭地区气候多尺度变化及其与NDVI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2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昭生;黄玫;闫慧敏;王军邦;岳溪柳;1982-2006年加纳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影响[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01期 2 刘斌;孙艳玲;王中良;赵天保;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对作用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1期 3 白文龙;张福平;倪海燕;刘焱序;刘宪锋;关中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1期 4 何月;樊高峰;张小伟;柳苗;高大伟;浙江省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2年14期 5 杜灵通;田庆久;宁夏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中国沙漠;2012年05期 6 张戈丽;徐兴良;周才平;张宏斌;欧阳华;近30年来呼伦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年01期 7 余振;孙鹏森;刘世荣;中国东部南北样带主要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不同时间尺度的差异性[J];植物生态学报;2011年11期 8 刘咏梅;李京忠;夏露;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动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陈洪滨;范学花;2009年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年03期 10 何彬方;冯妍;吴文玉;范伟;安徽省近十年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沫汐;邹玲;林爱文;朱弘纪;湖北省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6年17期 2 张光祖;田睿;周尧治;藏东南两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气候因子与地形因子对其影响的对比研究[J];高原农业;2024年03期 3 简太敏;王小丽;沙金燕;关于宁夏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J];北京农业;2015年34期 4 周金霖;马明国;肖青;闻建光;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7年05期 5 赵晶晶;戴晓爱;岷江上游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J];测绘;2020年04期 6 饶品增;王义成;王芳;三江源植被覆盖区NDVI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草地学报;2021年03期 7 曹洋;熊康宁;董晓超;肖华;全明英;关岭-贞丰石漠化治理示范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中国岩溶;2018年06期 8 李亚飞;刘高焕;澜沧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资源科学;2012年07期 9 冯娴慧;曾芝琳;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特征与变化趋势的自然驱动力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年09期 10 王亭月;2010—2018年辽宁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丽娜;西安近10年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1 新一代气象卫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C];2016年 2 杜子璇;陈怀亮;刘忠阳;师丽魁;刘伟昌;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宋志宏;基于植被抑制法的植被覆盖区岩性分类[A];2023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五十八 全球变化大地测量与遥感、专题五十九 地震大地测量学[C];2023年 4 綦聪;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计算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22年 5 王瑞军;张春雷;王永军;近20年辛安泉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三)[C];2023年 6 闵毅;黎睿;赤水河干流水沙变化及其与植被覆盖关系探讨[A];第十一届防汛抗旱信息化论坛论文集[C];2021年 7 李巧;张艳娇;陶洪飞;姜有为;马合木江·艾合买提;杨文新;三屯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三)[C];2021年 8 李芙蓉;Gaillard Marie-José;Sugita Shinya;曹现勇;Herzschuh Ulrike;赵艳;许清海;贾鑫;王伟铭;安成邦;陈发虎;黄小忠;李月从;李育;刘鸿雁;孙爱芝;姚轶锋;郑卓;中国北方全新世植被覆盖定量重建[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9 王非;博、精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鹿琳琳;李新武;1986-2009年北京市植被覆盖变化遥感估算[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萱;植被覆盖和降雨变化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赵方博;锡林郭勒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关键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3 刘洋;新疆中天山地带草原植被覆盖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4 于璐;京津风沙源区植被覆盖变化归因及其对地表气温的影响[D];山西大学;2023年 5 王海梅;锡林郭勒地区气候变化规律与植被覆盖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韩贵锋;中国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潘冬荣;祁连山地区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草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价[D];兰州交通大学;2022年 8 杨虎;植被覆盖地表土壤水分变化雷达探测模型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9 汪锦;基于时空贝叶斯的植被覆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 10 姜萍;1982-2015年中国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D];兰州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勇;川西高原近20年植被覆盖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20年 2 孔次芬;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勇;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时空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杨尚武;黄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植被覆盖变化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媛媛;地形和气候对陕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异的影响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 6 蒋智;经济发展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7 苏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泽辉;九江市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因子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9 张卓;2000-2013年甘南州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力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10 弓致奇;大兴安岭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我市森林、植被覆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徐徐;大气变干减缓植物生长[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张立学;新疆植被覆盖面积呈增加趋势[N];新疆日报(汉);2006年 4 记者师巧梅、通讯员潘继鹏;去年全疆植被覆盖总体好于前4年[N];新疆日报(汉);2012年 5 记者 张梦然;60%的土地变化与人类直接活动有关[N];科技日报;2018年 6 记者 滕艳;遥感技术洞悉植被覆盖区地质信息[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蕾 编译;中国植树造林推高植被覆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年 8 赵晓展;黄土高原植被覆盖进入第2次迅速提高期[N];工人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杨东;全省9年新增绿植万余平方公里[N];辽宁日报;2015年 10 记者 陈玉文 王玉琢 通讯员 张君;准格尔旗开采区植被覆盖成活率达100%[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相关知识

近20年天津地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oc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中国草原区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黄淮海地区植被生长季变化及其气候变化响应
1999—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呼伦贝尔草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秦巴山区夏季NDVI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雅鲁藏布江流域近18年来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太白山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气温的响应
河北省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网址: 湖北省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31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盆栽花卉养护基本常识
下一篇: 土壤呼吸组分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