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古代瓶花艺术的理论流传。
若是溯源中国古代的瓶花艺术,《瓶花谱》绝非开创之作。中国古代民间素有爱花、种花、赏花、摘花、赠花、佩花、簪花的习俗,由这些习俗演绎成丰富多彩的瓶花技艺。《诗经·郑风·溱洧》、《南越行记》(汉陆贾)、《荆州记》(三国陆凯)、《南方草木状》(晋嵇含)、《古今著》(晋崔豹)、《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花九锡》(唐罗虬),还有众多野史、杂记、笔札、诗词等,共同描述了中国传统瓶花艺术的发展史。关于瓶花的起源和演变、理论和实践、观念和风尚、经验和著述,可以从这些记载里勾勒出来。民间风俗、佛前供花和宫廷装饰是几种主要的插花形式。
总的来说,宋元时期瓶花艺术完全兴盛起来,至明代则形式齐全、理论成熟、体系完备。宋代比较重要大文献有《分门琐碎录》(温革)、《乾淳起居注》(周密)、《山家清事》(林洪)、《格物粗谈》(苏轼)、《物类相感志》(苏轼)、《种艺必用》(吴怿),它们从多个方面记载瓶插技艺,或剪裁搭配,或滋养护理,或赏鉴品评,或总论花道,或专论某种花卉的插供,为明代花艺活动提供参照和突破的范本。
不过,这些作品毕竟对瓶插艺术理论缺乏综合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而偏重于花材的处理、瓶花养护,显得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只有到了转俗成雅的明代,大量文人雅士涉足瓶花,瓶花成为了此期主流形式,其构图布局、花材容器、品鉴赏玩所透露的美学原则,受到当时王阳明心学、复古思潮的影响,结合了“理”、“象”、“气”、“数”等概念,建构起了完整而周延的花艺理论体系,并以清、疏、淡、远为主要的审美旨趣;相比元代沿袭宋代传统,明代插花艺术出现新变,突出点就是远离政治场域而营造一个纯粹的审美场域。
在这个纯粹的审美场域里,文人雅士们息心养性,以花会友,炫其才华,耀其清雅襟怀,把瓶花活动引入学术领域,致使瓶花艺术专著相继问世。高濂《瓶花三说》、陈诗教《灌园史》、王路《花史左编》、王象晋《群芳谱》、文震亨《长物志》、张谦德《瓶花谱》、袁宏道《瓶史》、王世懋《花疏》、孙知伯《培花奥诀录》、屠隆《山斋清供笺》和《考槃余事》、方以智《物理小识》,还有作者不详《百花藏谱》、《花间碎事》等,都是此期花艺学重要著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的瓶花艺术
【美学插花】中国古代的瓶花艺术
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三部名著介绍
《瓶史》是一部经典性的插花艺术理论专著,它的作者是谁()?
插花艺术理论的经典之作《瓶花三说》· 高濂
中国传统插花——“瓶花”艺术文化渊源
略说中国传统插花——“瓶花”艺术文化渊源
《瓶史全解》——瓶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 读书
探究中国古代花艺,它的艺术与发展,及其分类与特点
瓶花谱 瓶史
网址: 中国古代瓶花艺术的理论流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7303.html
上一篇: 酒瓶插花最简单易学的造型和配色技 |
下一篇: 哈佛大学音乐系教授亚历山大·雷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