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传染疾病预防小贴士
近来,天气多变,我们不光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同时还要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现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家长们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关注并配合做好预防措施,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
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人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身体酸痛、头痛、疲劳等症状,大多数人可在一周内康复。近期流感样病例(ILI)以0-14岁人群为主。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感染;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节假日期间尽量少去人群聚集、通风不畅的场所;
(4)居家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清洁消毒;
(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6)咳嗽、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
(7)及时带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8)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抵抗力;
(9)孩子如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诊,并报告班级老师,配合学校采取防控措施。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只有一到两天。值得注意的是,感染诺如病毒后的临床表现和感冒相似,这也是它被称为肠道流感的原因之一。诺如病毒发作时,患者有发烧、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幼儿发病以呕吐为主,成人则以腹泻为主,表现为24小时内腹泻可达4至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肿。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诺如病毒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2-3天即可恢复。
//预防措施:
(1)生活中尽量多喝温开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2)尽量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活动,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4)孩子如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诊,并报告老师,自觉在家隔离。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咽部,口腔黏膜。以粪便、口腔、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主要侵袭1~7岁幼儿,潜伏期3~5天。
//防疫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为宜,再辅助一些清淡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一旦发现症状应尽快就医,并报告老师,配合学校采取防控措施;
(5)自觉在家隔离14天,痊愈后持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才能返回校园。
手足口病
每年的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症状为发高烧,体温多在38°C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
(1)家里经常开窗通风2-3次;
(2)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利用流水冲洗双手;
(4)5岁以下的幼儿可选择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
(5)每天给孩子进行自检,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诊;
(6)自觉在家隔离14天,痊愈后持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才能返回校园。
疫情当前,请您配合
1、有到过疫情地旅居史的幼儿及家长,请立即向社区、老师报告,并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到附近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做好居家隔离。
2、如往返其他中高风险地区,幼儿家长要如实报告班级教师,做到不漏报、不瞒报、不谎报。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前往空间密闭、人群聚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在医院、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相对密闭的场所,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纸巾等进行遮挡。
4、配合老师做好每日幼儿及家长的体温检测与上报。如家人或孩子出现体温≥37.3℃,或有发热、腹泻、呕吐、干咳等疑似症状的,请及时就医,并将情况如实上报班主任,不隐瞒,谎报病情。
5、近期非必要,家长不要带幼儿离深,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接触。
6、如特殊情况需要离深,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提前向幼儿园报备。返深时,需向幼儿园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并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方可进入校园。
一起学习正确洗手方法
孩子喜欢用手去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小手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患,必须注意及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疾病。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这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知识
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预防秋季传染病小贴士,和雅少年快来学一学!
预防疾病演讲稿(4页)
常见儿童疾病预防指南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4年9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呼吸系统疾病的季节性预防.pptx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季节性过敏
我院邀请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家兵开展专题讲座
季节性流感疫苗问答
网址: 季节性传染疾病预防小贴士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0173.html
上一篇: 【慢性病防治】小贴士 |
下一篇: 秋季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