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关于治理北京大气污染的建议

关于治理北京大气污染的建议

关于治理北京大气污染的建议

1998年以来,北京市连续实施一系列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较之科学发展的要求,北京的空气质量尚有很大差距。必须痛定思痛,下大决心,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大气污染,营造健康宜居环境,为率先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表率。

一、北京空气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

依据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011年北京市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中仅S02年均浓度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NO2和PM10分别为国家二级标准的1.38倍和1.63倍。此外,卫星遥感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达到70ug/m3以上,远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值35ug/m3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10ug/m3。2011年秋季,北京市灰霾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PM2.5污染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舆论压力与日俱增。从世界城市范围来看,北京市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是世界主要城市平均水平的10倍、1.5倍、6倍、6倍左右。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首份全球城市空气污染报告,报告指出:2010年北京市PM10年平均浓度为是WHO推荐标准的6.2倍,在91个国家1082个城市中排名居1035名。

二、影响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因素

北京市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有限的地理空间承载了过量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能源消费量及其他人类活动。目前北京市能源消费量约为7000万吨标煤,其中2010年煤炭消费总量达到2700万吨,占总能源比例超过30%。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00万辆,且单车排放水平较高,达不到国IV标准的大约有270万辆。除此之外,北京市的城市布局、三面环山的地理特征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北京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北京的能源需求、机动车保有量还将持续增加,新的环境问题也将不断涌现。而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的心理预期不断提高、对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可以预见,空气质量改善所面临的压力与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两者之间的矛盾将愈演愈烈。

三、关于治理北京大气污染的六条建议

必须充分认识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坚定的决心、较高的标准、有力的措施,治理和改善首都空气质量,为建设宜居城市奠定环境基础。建议: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现“零”污染产业门槛。禁止新建燃煤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石化和煤化工等重污染项目,新建其他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项目必须采取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以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企业的落后产能,制定适合北京市产业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定期发布落后产能淘汰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第二,对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制度立法,推进“零”煤炭消费。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纳入即将制定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确立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的法律地位。研究制定煤炭总量控制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年度分解目标、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并将任务落实到各区县、具体部门及高耗煤企业,把煤炭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2015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500万吨,2020年前实现“零”煤炭消费。

第三,实施机动车保有量总量控制,逐步推广“零”燃油汽车。采取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调节手段,控制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高新车排放标准,新增公交车必须达到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对新增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执行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并配套供应相应标准的车用燃油。继续淘汰老旧车辆, 2015年底前,力争淘汰全部黄标车及其他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共40万辆。到2025年,初步实现“零”燃油汽车,即电动汽车和交通目标。

第四,推进结构调整和绿色建筑,逐步实行“零”裸地管理,控制自然扬尘污染。加快首都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逐步退出耗水农业和裸地种植。争取2020年之前实现“零”水和“零”裸地农业。建立最严格的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实行城市绿地承包制度和自然生长保育制度,到2020年实现市区“零”裸地目标。

第五,编制首都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立即编制北京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划定城市发展的“环境红线”,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明确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将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放在同等地位,使规划在北京市城市发展、污染防治过程中发挥前置统领作用。建立规划编制、实施、协调、评估、考核及惩罚等具体制度,建立城环总规与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之间的衔接机制。

第六,建立京津冀空气质量网,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在产业发展上,根据大气环流特征,规划京津冀产业布局,形成资源互补,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污染防治上,成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专门协调机构,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和实施区域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京津冀区域燃煤总量和钢铁、水泥、石化等重污染行业的产能总体规模,实施统一、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农工党北京市委会)

农工党中央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中央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 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农工党中央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农工党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农工党中央",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知识

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
关于加大扬尘治理力度,提高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提案的答复
大气污染原因和环境监测治理技术研究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
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北京首创清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联合国环境署:北京大气治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借鉴经验 — 新京报
大气污染防治口号
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培训
黄山市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网址: 关于治理北京大气污染的建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10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服刑=住宾馆,任爱军案牵出93名
下一篇: 河源: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