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庆现场介绍薇甘菊的危害。
编者按
外来物种入侵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据统计,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防范、遏制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建设。我市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登记在册的有30种,常见的有薇甘菊、清道夫、红火蚁等。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与防治》系列报道,反映我市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现状,增加市民对薇甘菊、清道夫、红火蚁等部分外来入侵物种的了解和防范,敬请关注。
薇甘菊自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因其遇草覆盖、遇树攀援的习性,让被它覆盖的植物缺乏“光照”而死,因此有“植物杀手”之称。它不仅危害马尾松、杉木、大叶桉等绝大多数的林木,还危害香蕉、茶叶等经济作物。它的迅速蔓延对农业、林业造成较大影响。连日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近距离认识薇甘菊,并了解其防治情况。
■ 文字/ 阳江日报记者 陈海涛 见习记者/余姗珊
■ 图片/阳江日报记者 梁文栋
连片狂长的薇甘菊对农作物、林木危害很大。
生长速度快
茎节一天能“疯长”20厘米
“山头那一片都是薇甘菊。”9月19日下午,记者跟随阳春市林业局林业工程师钟子庆,来到阳春市春城街道蟠龙村的一片桉树林。他指着桉树林底下一整片连绵覆盖于地面的植物,称那就是薇甘菊。
薇甘菊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在我国最早于1919年在香港被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广东沿海地区,20世纪90年代在珠三角地区大规模发生,2004年首次在阳江市内被发现。如今,薇甘菊已经遍布全市。
钟子庆告诉记者,如今在废弃的房屋前后、丢荒地、沟渠边,均能轻易看到薇甘菊。“人退它进。”他指着山脚下一块春砂仁种植地告诉记者,种植地因缺乏管理已丢荒,很快被薇甘菊包围。
薇甘菊有两种繁殖方式。一种方式是有性繁殖,通过种子播种。薇甘菊的种子细小而轻,且带有冠毛,易借风力、水流、动物、昆虫以及人类的活动远距离传播。无性繁殖是另一种方式,通过茎节长根营养繁殖。薇甘菊的茎节极易出根,深入土壤吸取营养,所以营养茎可以进行旺盛的营养繁殖。
薇甘菊的特性之一是生长速度快。“在生长迅速期,薇甘菊的茎节一天最多能生长20厘米。”钟子庆说,它喜光、好湿、好肥土,一旦在泥地扎根,便能迅速生长,强势覆盖比其低矮的农作物和林木,抢占阳光、水分和土地肥料。因其生长速度快,故薇甘菊有“一分钟一英里杂草”的别称。
据了解,阳春市于2007年在三甲镇一个农场的橡胶树林里首次发现薇甘菊,10年后它的踪迹几乎遍布整个阳春市。据阳春市林业局普查数据,去年薇甘菊在阳春整个区域发生分布面积达3.9万亩。
危害性强
抢占地盘绞杀其他植物
薇甘菊以“缠绕死亡”为杀手锏,可匍匐变身“地毯”,也可顺藤蔓对树木甚至整个树林形成覆盖,直至它铺满这片土地。正因此,薇甘菊给其他植物和生态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林木种植户钟子金从2004年开始在蟠龙村荒田垌种植桉树,上述提及的桉树林便为钟子金所有。他告诉记者,这片桉树林共有600亩,如今已有300亩林地被薇甘菊“侵袭”。
“种植桉树时需要将地表的杂草全部清除干净,裸露出地皮,而这正符合薇甘菊的生长条件。”钟子金说,林地无论清理得多干净,只要有风把薇甘菊种子吹过来,很快就会重新长出成片的薇甘菊。如果不尽快清除,薇甘菊“地毯”就会铺满整个山地。今年7月,眼前这片桉树林砍伐了一批树木。当这批树木被搬运出去,腾出了地表的位置,薇甘菊立刻爬了上来。短短2个多月,它已抢占地盘。
树有多高,薇甘菊就能爬多高。被缠的树不能正常生长,较小的树甚至会被折断。因薇甘菊蔓延造成的损失,钟子金已算不清。以往每次见有薇甘菊疯长的趋势,他都要请四五个工人带着机器上山来清除薇甘菊。今年,他打算使用一种专门治理薇甘菊的新药,算上人工,每亩薇甘菊的治理成本为400元。也就是说,300亩遭遇薇甘菊入侵的林地,一年下来的治理费用要12万元。
在与蟠龙村相邻的金坪村,一片丢荒的石榴果树种植地上,薇甘菊沿着树木攀援而上,又在树顶上交织。钟子庆用力地扒拉开一丛薇甘菊,只见由于长期照不到阳光,石榴树的叶子颜色暗淡,形状细小。“这棵石榴树估计不出一个月时间,就会被薇甘菊‘杀’死。”钟子庆表示,这块地丢荒一年,便被薇甘菊占领了。
持续整治
抓住有利时机灭杀薇甘菊
近年来,市林业局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宣传薇甘菊防控工作。同时,对相关林业人员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薇甘菊测报、防治等相关工作的业务培训,薇甘菊防治初见成效。
市市区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园林管理人员均接受过培训,认识薇甘菊并了解其危害,只要见到薇甘菊都会将其连根拔除。目前,全市20多个公园内的薇甘菊治理都在可控范围。
阳春市河口镇金堡村的澳洲坚果种植户黎创告诉记者,由于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让他对薇甘菊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所以他和工人在巡山时一旦发现薇甘菊,即刻将其“铲除”。目前,其果园里薇甘菊的发生面积正逐年减少。
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10月是薇甘菊开花期,正是灭杀的好时机,届时我市将防治1.71万亩林地的薇甘菊。此外,该局将薇甘菊监测网格细化到山头地块,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加强弃耕地、失管种植区、水源区、房前屋后的薇甘菊防治,结合土地流转和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复耕,种植乡土树种,尽量减少薇甘菊对原生植被的开发破坏。同时,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新造林尽快郁闭成林。
据悉,薇甘菊目前有4种常用的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可使用灭薇净、森草净、草甘膦、紫薇清和薇草益净等化学药物进行喷杀;生物防治——使用田野菟丝子可寄生并治死薇甘菊;生态防治——种植遏制薇甘菊生长的速生树种;人工防治——人工将上树薇甘菊藤本从基部剪短,待干枯后清除藤本。
阳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工作人员表示,薇甘菊强大的繁殖和传播能力,使得已经治理薇甘菊的区域经常重复发生,想要彻底清除薇甘菊还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他建议,市民在公园、路边、房前屋后等场所发现薇甘菊,可将其连根拔起放在没有土壤的地方,杜绝根茎“着地复生”。
知识链接
薇甘菊叶片对生,呈三角状或心形,叶柄基部有托叶,叶边缘有粗齿浅波形锯齿;茎细长,圆柱形或管状,有浅沟及棱,茎上有白色短毛,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
薇甘菊幼苗初期生长缓慢,但随着苗龄的增长,其生长随之加快,茎节极易出根,伸入土壤吸取营养,故其营养茎可进行旺盛的营养繁殖。每年的3至8月为薇甘菊生长旺盛期,9至10月为花期,11月至翌年2月为结实期。从现蕾至盛花期时间大约5天,开花后5天完成受精,再过5至7天种子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知识
外来植物入侵变“杀手”
薇甘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防治微甘菊 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你知道有哪些“植物杀手“吗?
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外来入侵杂草综合防治技术——薇甘菊
薇甘菊的防治方法
【农业科普】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黄埔区薇甘菊防治有效开展!切实控制扩散蔓延
广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明显 薇甘菊持续受控
网址: “植物杀手”薇甘菊遍布全市,如见到可这样铲除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1022.html
上一篇: 屯昌:强降雨过后 农技人员深入田 |
下一篇: 台风“康妮”警报拉响!徐汇各街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