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朱强, 周媛, 田丹青, 葛亚英, 潘晓韵, 潘刚敏. 浙江省花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60(9):1617-1619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90941
Permissions
Copyright©2019, 《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
《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 所有
作者简介:朱强(1963—),男,浙江萧山人,助理研究员,本科,从事花卉栽培与应用工作,E-mail:512668974@qq.com。
花海是自然界中通过花卉构成的具备有一定规模的美丽景观。钟莹等[1]描述花海主要指的是在乡村或者郊区, 一定季节大面积种植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景观。随着发展的连续性, “ 花” 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 比如具观赏价值的果序或者叶片[2]。夏宜平等[3]则建议花海的定义为:自然或人工成景的盛花植物景观, 在人的视线范围内, 呈现出色彩绚丽、开阔壮观、整体感强的景象。
“ 花海” 近年来十分受人们青睐, 国内以“ 花海” 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也受到人们的追捧, 然而花海项目大热的背后问题重重, 了解分析这些问题对于促进花海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现状
1.1 花海景观的数量
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的号召下, 全国各地的花海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浙江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气候、人文和旅游等资源优势, 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以杭州湾海上花田、余杭径山千花里、嘉善云澜湾四季花海、金华武义花田小镇、宁波丽盛玫瑰庄园等为代表的花海景观项目应运而生, 吸引了大批游客。根据浙江省林业厅2018年4月公布最终评选结果, 杭州植物园等100个景点(单位)被评为“ 浙江最美赏花胜地” 。其中杭州29个、宁波7个、温州12个、嘉兴6个、湖州7个、绍兴6个、金华15个、衢州6个、舟山3个、台州4个、丽水5个。数量众多, 类型丰富, 一年四季花期不断, 是浙江省花海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体现。
1.2 花海景观的分类
省内的花海景观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原生态的自然花海, 即体现景观资源型的花海景观; 二是利用原有农业大地肌理或利用花卉种质资源开发观光旅游的生产, 即生产、观光相结合的花海景观; 三是以人工花海为主题发展休闲旅游的观光型花海景观。
原生态的自然花海一般位于自然环境优越的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 是最有特色和价值的。例如松阳浙南箬寮原始景区杜鹃花海, 不仅树形美观, 花大艳丽, 而且依着山势地理特色自成一片惊艳壮观的花海景观。此类自然花海景观养护成本低、不易被复制模仿, 可持续性强。
生产、观光相结合的花海景观, 能提高观赏植物的经济价值。例如云和梯田的油菜花, 一层层如链似带, 从山脚盘绕到山顶, 放眼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铺满梯田, 层峦叠嶂、连绵起伏, 十分耀眼, 花谢后还可以收种榨油, 是具有经济效益的花海景观。
人工花海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 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人工花海是人工种植的人为景观, 多选择在城市郊区或近郊乡村承包地块, 大面积地建植花海, 在花期吸引人们前去观光。
1.3 人工花海建设的案例
人工花海建成之初一般成效显著, 然而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则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云和县紧水滩镇石浦村2015年由政府出资规划种植了百日草、马鞭草、硫华菊、醉蝶花等近百亩花海, 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赏花, 五一期间每日游客量更是突破万人大关, 短短三天就吸引了近4万余游客到此观赏。但由于花海的养护成本高, 又没有相关的产业链, 经济回报较低, 所以到了2017年政府不再投资时, 这个花海也就没办法维持了。缙云县笕川村于2016年5月成功打造“ 花海+小火车” 农旅融合项目(图1); 花海经济首战告捷后, 吸引社会资本, 创新发展灯光秀、婚纱摄影基地; 发动村民认股众筹, 开发了儿童乐园、摩天轮等游乐项目, 再次吸引游客眼球[4]。由此可见, 花海其实是一个平台, 应集吃、住、行、娱乐、购物、赏花等要素为一体, 能够开展亲子、拓展、科普及婚纱摄影等多种项目, 才能使游客“ 有冲动” 进行二次消费, 并最终实现服务与运营的品牌化。
随着经验值的积累, 设计者们开始重视起园区的规划和长期发展问题。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花海千花里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图2), 不仅根据远山近水的地理特色营造良好的赏花视觉效果, 而且提供鲜花采摘、观赏、特色鲜花饮、鲜花宴、鲜花护肤品等鲜花全产业链多感官体验。武义的花田小镇则主打时尚、浪漫、亲子的项目特色, 除了精心规划约13.3 hm2的五彩花田之外(图3), 还将建设东方羊角村、瑞士牧场、环球汤谷、爱琴岛、科茨沃尔德之乡、萨比萨比营地等休闲亲子项目, 以5 A级景区标准打造武义田园休闲养生旅游领航者、长三角亲子旅游目的地、国家养生养老示范基地。
2 问题
近年来人工花海发展速度过快, 很多项目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大量的模仿和速成使得项目初期景象壮观, 效果轰动, 但后期发展困难。
2.1 同质化严重
同一时期内, 各地的花海景观相似度高, 植物选配大多是郁金香、波斯菊、硫华菊、醉蝶花、向日葵、百日草、马鞭草等, 规划设计简单, 景观效果单调, 缺乏特色, 容易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旅游是一个对核心吸引物有着很高要求的行业, 即使是色彩绚丽的大片花海, 如果各地都高度雷同, 也很难长久发展。
2.2 花海旅游的模式过于单一
省内一些小型花海运营模式主要是单纯的赏花, 仅靠收门票赚取收入, 效益相对低下, 缺乏配套的休闲游乐和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只依靠看花的旅游项目无疑是失败的, 容易被其他的景点模仿和超越, 对游客的吸引力也非常短暂。花海作为推动旅游的一种方式, 必须涵盖食宿、游乐、休闲等内容, 给游客一个全程轻松舒适的体验, 方可长期发展下去。
2.3 花海养护成本高, 可持续性差
目前大多数的花海景观主要种植一、二年生花卉, 其观赏效果往往盛极一时, 但在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 要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较为精细的养护管理, 还需要连年播种更替, 成本较高。
3 策略
3.1 完善休闲观光的配套设施
花海只是起到吸引人流的作用, 要实现盈利, 关键要留住游客, 让游客进行二次消费。因此, 完善配套设施, 让游客在吃、住、玩、赏等方面体验良好,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建设最基本的游客服务中心、餐厅、商店、酒店民宿等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服务人员, 有助于景区的安全规范化管理; 其次景区内平面图、导向牌、景观步道、观景台、座椅的配备等能大大提升游客的赏玩体验; 建成儿童乐园、温室展厅、采摘园、婚庆基地等可以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让游客在欣赏花海美景的同时, 还能体验多样化的休闲游乐项目。
3.2 提升园区景观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 对花海景观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突破传统, 丰富花海景观的结构层次, 突出空间的变化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尽量使用多年生植物材料, 包括宿根、球根、木本、野花, 或者说可自播繁衍花卉, 使之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降低养护成本; 建设主题景观园区, 如观赏兼药用植物园、芳香植物园、观赏草园区; 充分利用或改造地形地势, 如缓坡、梯田等, 丰富景观空间变化; 利用花雕、花墙等景观小品进行立体景观设计, 克服景观的单调性; 在周边种植一些乔木、灌木、地被植物, 进行多层配植, 丰富景观层次; 建设观景步道、观景台、观景塔、热气球、观光马车等, 丰富观景视角和游览线路。
3.3 发展花卉衍生配套项目
可以开发一些花卉相关的衍生项目, 如养生项目、加工体验项目、旅游项目、文化展示等。现代社会生活压力日益增加, 养生保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开发芳香疗法、色彩疗法、森林浴、氧浴等正好切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发掘花卉为主题的加工体验项目, 如香包、书签、花茶制作、盆栽养植, 可大大增加家人、朋友间的互动交流。旅游项目可发展摄影类项目, 如婚纱照拍摄、摄影比赛, 亦可作为婚礼、酒会等场地租赁, 结合不同主题的花卉景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文化展示上的发掘, 可以针对花海特色品种开发“ 花节” , 结合当地文化展示及美食, 达到吸引顾客, 扩大宣传的效果。
4 小结
花海旅游是近年来国内生态休闲的热门产业, 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依靠科技创新和文化植入, 构建起田园花海美丽休闲经济产业链, 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大势所趋。花海市场目前处于优胜劣汰的整合调整时期, 唯有不断改革创新, 丰富经营模式, 提升经济效益方可立于时代潮头, 成为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钟莹, 黄德湫, 赖璟怡.相关知识
浙江省花卉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pdf
浙江省花卉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我县园林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56.pdf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和对策.doc
我国花卉出口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丽江花海景观产业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
丽水市种苗与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对城市园林中有害生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廊坊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网址: 浙江省花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43713.html
上一篇: 冬天适合养什么花? |
下一篇: 冬季花海适合种什么花卉?怎么种植 |